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2006年3月16日,在西南大學組建後的第一次學科專業調整中,西南大學百年辦學歷史上一個具有悠久辦學歷史的年輕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的應運而生。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是由原西南師範大學政法學院和西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整合組建而成,而西南師範大學政法學院則是由1950年建立的西南師範學院政治課教學指導組不斷發展演變而來,西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則是由建立於1950年的馬列教研室發展演變而成。1961年開始招收政治教育本科學生,1981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04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學院簡介

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設有:政治系、哲學系、公共管理系和教師教育系。有哲學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政治學與行政學五個本科專業。有邏輯學美學2 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有哲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邏輯學重慶市重點學科,有邏輯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倫理學外國哲學中國哲學、美學、宗教學、科技哲學、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等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有邏輯與智慧型研究中心(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地),新農村建設與政府管理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國際問題研究所和宗教管理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現有全日制在讀博士21人、碩士研究生265人,全日制本科在讀學生1200人。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在65名教職工中,教學科研人員5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9人。教學科研人員80%以上具有博士、碩士學位,學緣結構合理。辦學設施先進,擁有現代化的電子政務實驗示範中心1個,多媒體課件演示室5個,圖書資料室面積達280�,藏專業書(報、雜誌)2萬餘冊(份)。學生學習風氣濃厚,班風優秀,98級思想政治教育班是2001年教育部和團中央命名的全國10個先進班集體標兵之一。學院黨委是2006年中共重慶市委命名的“先進基層黨組織”。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繼續教育教育培訓中心是學院服務社會的主要視窗,負責組織函授、網路遠程教育、成人脫產班等學歷教育,招收教育碩士、輔導員碩士、高師碩士等專業學位教育研究生。此外還舉辦研究生碩士學位進修班和在職培訓等非學歷教育培訓班。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將以創建一流的研究教學型學院和相關學科為發展目標。並按照這個目標,堅定不移地以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為中心,實現相關學科的有機結合,學術研究與套用研究的有機結合,規範性研究與實證性研究的有機結合,學術訓練和專業(在職)訓練的有機結合。積極加強與國內國際學術界和各級各類管理部門的聯繫、交流和合作,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集哲學、政治學、政府和公共管理於一體、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的重要研究基地,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和教育基地,各級黨和政府的決策諮詢基地,一流學術研究成果的產生基地。為黨和國家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學院院訓

博學篤行 明道立德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訓釋義
“博學”,古人常有提倡之。如孔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其學生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荀子說:“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為求博學,蘇秦引錐刺股,匡衡鑿壁偷光,葛洪借書苦讀,車胤練囊盛螢。
“篤行”,語出《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學、問、思、辨,落腳點是“行”。“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篤行”即古人所謂“踐履”、“事上磨鍊”。古人素重“篤行”,如朱熹主“知行相須”,王守仁主“知行合一”,顏元重“習行”,陳亮重“事功”。凡人無不有“行”,“篤”之則不易。
“明道”,語出《漢書・賈山傳》。關於“道”,《說文解字》說:“道,所行道也”,意謂“道”就是人們所走的道路。《易傳・繫辭上》說:“形而上者謂之道”。“明道”即明此二義之“道”。讀書千卷,若不明其道,雖多亦奚以為?滿腹經綸,若不行道,則何益?
“立德”語出《左傳》:“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指人當樹立德行風範,以垂後世。關於“德”,朱熹解釋說,“德”就是“行道而有得於心”。“立言”不易,“立功”更難,而其難上之尤難者乃“立德”。欲“立德”者須超越生死利害之計較,對於自己的言行有高度自覺,並時時處處以“道”自律,方可達致。
“博學篤行”、“明道立德”就是要求全院師生勤奮為學,廣泛吸納各門知識,篤實踐履,探索世間真理,感悟人生真諦,樹立高尚的德行風範,與西南大學“特立西南,學行天下”的大學精神、“含弘光大,繼往開來”的校訓緊密結合,“博學”和“篤行”道出了學院師生做事的準則,“ 明道”和“立德”言明了學院師生人生的態度。

學院精神

至公至正 求真務實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精神釋義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以“做人做事做學問,盡心盡力盡責任”作為育人理念,在幾十年的辦學歷程中,凝鍊出“至公至正 求真務實”的學院精神。這一精神通過學院全體師生在“做人”、“做事”、“做學問”諸方面詮釋和體現出來。
“至公”就是學院師生歷來努力追求“最大的公”,在做人方面崇奉公理、信守公德;在做事方面公私分明、秉持公道;在為學方面持論公允、樹立公論;甘當人民公僕,立志“天下為公”;戰勝個人私意、貪慾,謀求社會公平、公正。
“至正”就是學院師生歷來努力追求“極致的正”,為人正直、作風正派;“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做事正當,舉止正確;敢於抵制歪風,勇於批判邪氣;捍衛社會正義,倡明人間正道,。
“求真”就是在做人方面永葆真心、飽含真情、拋棄“偽己”,顯現“真我”;在做事方面發言真率、行為真誠;在為學方面追求真相、堅持真理;崇奉真善美,鞭撻假惡醜。
“務實”就是做人實在,做事實誠;待人不可有虛情,處事不可存假意;求知擇實學,為學棄玄虛;理論聯繫實際,知識付諸實踐。

育人理念

做人做事做學問
盡心盡力盡責任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的育人理念是對西南大學校訓、西南大學精神和學院院訓、精神更鮮明具體的詮釋。它要求無論是學生和教師,無論做任何事(大事小事),也無論學問做多大,首先必須學會“做人”。凡做事,能做到盡心盡力,盡到自己的責任,方能無愧於心。為人師者,要常思自己對學生成長該盡的責任盡到沒有,是否已盡心盡力;求學者,當常想為國家、為社會、為家庭,只有發奮讀書,盡了心盡了力,擁有了淵博的知識,將來能夠用所學去回報國家、社會和家庭,才是盡到了自己的責任。)

學院領導

王文余 男,漢族,四川渠縣人,研究生,碩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院黨委書記。1986年7月參加工作,198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原西南師範大學政法學院黨委書記。2006年4月起任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主持黨委全面工作,分管黨委辦公室、工會、院教代會、學院校友會、院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學院黨建協調指導委員會,在職教職工和離退休教職工工作。
夏德全 男,漢族,四川鄰水人,研究生,碩士,副研究員,院黨委副書記。1989年7月參加工作,198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原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2008年3月起任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分管學院機關作風建設、研究生工作辦公室、研究生就業、研究生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學院研究生會、黨建和黨校工作。
海克軍,男,回族,寧夏固原人,研究生,碩士,助理研究員,院黨委副書記。2001年7月參加工作,1999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0年5月起任馬克思主義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分管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本科生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科生招生就業工作、成教學生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學院團委、學院學生會。
陳 躍 男,漢族,四川自貢人,研究生,碩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院長。1976年8月參加工作,198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原西南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2008年4月起任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主持學院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學科建設、財務、人事、外事、研究生招生和培養、實驗設備工作。
鄒順康 男,漢族,四川德陽人,研究生,碩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副院長。1991年7月參加工作。199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原西南師範大學政法學院副院長。2006年4月起任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分管繼續教育培訓部、函授、網路、成人脫產等學歷教育、在職申請學位教育、非學歷培訓,對外宣傳工作。
亢 犁 男,漢族,重慶北碚人,研究生,碩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副院長。1985年8月參加工作,198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原西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2006年4月任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2008年5月任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分管本科教學工作、研究生培養教育、科學研究和教師教育。
李 強 男,漢族,四川蓬安人,研究生,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副院長。1991年6月參加工作。198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8年4月起任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分管科研工作和學生工作。

科研機構

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所
邏輯與智慧型研究中心
新農村建設與政府管理研究中心
宗教研究所
宗教管理研究中心
國際問題研究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