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師範大學國學中心

按照學校的規定,學校相關學院的教師,以“雙聘制”的形式,自願參與國學中心的教學科研工作。 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學術文獻編纂委員會、中國辭賦學會秘書處設在西北師範大學國學中心。 國學中心還與澳大利亞南天大學、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台灣嘉南科技大學儒學研究所、西安文理學院國學研究所簽定了學術合作意向書。

2012年6月,西北師範大學成立了國學中心,整合本校文學、歷史學、哲學史、考古學、藝術史等領域的學術力量,聯合校外有關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共同開展以典籍文明為重點的國學研究和人才培養。著名學者饒宗頤、袁行霈、傅璇琮、程毅中、趙逵夫先生應邀擔任國學中心學術顧問。國學中心主任、副主任分別由伏俊璉教授、楊曉斌副教授擔任。
按照學校的規定,學校相關學院的教師,以“雙聘制”的形式,自願參與國學中心的教學科研工作。同時國學中心將和省內外、國內外學術界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和合作,與相關學術團體和文化事業單位建立協作關係。中心已經啟動的項目有:“伏羲文化大典”(10冊),“二十世紀賦學論著選粹”(第一輯20冊)、“中華賦”(42冊),編輯出版“長安與敦煌”叢書。教學和人才培養方面,面向全校本科生開設“國學與華夏文明”公選課、同教務處聯合舉辦“隴原國學講堂”,正在同有關方面協商招收“國學與華夏文明”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學術文獻編纂委員會、中國辭賦學會秘書處設在西北師範大學國學中心。國學中心還與澳大利亞南天大學、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台灣嘉南科技大學儒學研究所、西安文理學院國學研究所簽定了學術合作意向書。與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澳門大學南國人文研究中心、蘭州商學院、河西學院、天水師範學院、蘭州城市學院的合作也已開展。
西北師範大學有110年的辦學歷史,國學一直是優勢學科。從1939年國立西北師範學院獨立建置以來,一大批國學大家在這裡任教:譚戒甫、黎錦熙、黃文弼、何士驥、劉國鈞、羅根澤、李恭、馮國瑞、李嘉言、張舜徽、王汝弼、閻文儒、顧學頡、趙蔭棠、金少英、常書鴻、楊伯峻、郭晉稀、彭鐸、鄭文、金寶祥、王俊傑、匡扶、洪毅然、郭厚安、李鼎文、陳守忠等,都是學養深厚、在中國現代學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學者。他們留下了豐富的國學著作,為西北師大的人才培養、國學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改革開放以來,經過以趙逵夫教授為代表的新一代學人的發憤努力,西北師範大學的國學學科得到了長足發展,在先秦文學與文化、敦煌學、簡牘學、詩賦學、中國戲劇史、西北史地、隴右文學與文化等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就。甘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和古代東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資源寶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