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市第三十六中學

襄陽市第三十六中學

襄陽市第三十六中學位於襄城區勝利路峴山腳下,毗鄰中國化學工程總公司第六建築公司及襄陽市儀表元件廠。

基本信息

襄陽市第三十六中學創建於1998年9月,其前身是“中國化學工程總公司第六化建公司子弟學校”,同年被確定為襄陽市市級重點高中,2007年被命名為襄陽市市級示範學校。學校先後被評為襄陽市民眾滿意學校、襄陽市教育教學優質高中、襄陽市民主管理五星級學校等榮譽稱號。2007年被授予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理事單位。學校以精緻的校園、齊全的設施、文明的校風、一流的師資、出色的成績,被譽為襄陽峴山耀眼明珠,成為襄陽市“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的典範。

學校位於峴山之麓,漢水之濱,坐落在具有2800多年建城史的襄陽古城南門外一公里處峴山腳下,占地面積近3萬平方米,內設高中部和國小部。學校現有52個教學班,其中高中部近3000人,國小部近700人。所有教室均配有全省一流多媒體設備和廣播系統,男、女生公寓全部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2016年具有歐式風格的學生食堂被評為A級食堂。學校擁有一支思想素質好、業務水平高、教學能力強的優秀教師隊伍,專任教師189人。現有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1名,湖北省特級教師1名,襄陽市首席教育培訓師1名,襄陽市隆中名校長、名師3名,研究生56人,高級教師65人,省、市優秀教師57人。逾200人次在全國、省、市各類教學比武中頻頻獲獎,屢屢摘桂,其中優質課獲獎國家級5人次,省級28人次。

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全面發展”的辦學宗旨,實行“一主兩翼”培養模式(文理為主、藝體並進),堅定秉承“先以修身,終而自強”的辦學理念,形成了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高度重視德育教育,開設修身大講堂、學習大講堂,成立襄陽市首家“海玲班主任工作室”,每年舉行“18歲成人宣誓儀式”、“習家池遠足”、辯論賽、藝術節、運動會、球類比賽等活動,開辦業餘黨校和團校,設立獎學金,讓學生在實踐和體驗中獲得全面成長。學校自2001年首次高考以來,教學質量逐年攀升,連續12年本科過線率、重點本科上線率均居襄陽市市區重點高中前列,連續12年榮獲“襄陽市高考突出貢獻獎”。高考屢創奇蹟,本科過線率連續8年超過60%,抵近70%,學生“低進高出”提升率位居全市前列,以王國威、郭翠、楊俊傑等一批為代表的學生,在中考成績不突出的情況下勇奪襄陽市市區重點高中文、理科狀元;各類奧林匹克競賽有400餘人次榮獲國家、省、市級一、二、三等獎。一大批學生進入中國科技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名校深造,20年來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近萬名優秀人才。

學校加強了與重點高校、重點高中的交流與合作,是華中師範大學等重點高校優質生源基地。學校還與中國百強中學、省級重點高中-襄陽四中加強交流與合作,充分享受襄陽四中的優質教育資源,提升學校教育水平,儘快達到省級示範高中辦學水平。

卓越的辦學業績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為了讓市三十六中能獲得更快的發展,原襄陽市市長別必雄、原副市長虞國旗、原副市長丁亞琳、原市教育局李菲局長等領導多次到校考察並作出重要批示,認為原校區已不適宜學校未來發展,經多次考察,最後選址在原襄陽市機電工程學校峴山校區,按規劃2018年學校可整體遷入新校區。

新校區的改造按照省級示範高中標準進行規劃。市政府計畫投資近2個億,將新校區建成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的全省一流高中。新校區的建成,將為襄陽三十六中的發展帶來新機遇、注入新動力。學校將以創辦省級示範高中為目標,全方位提升學校品味,使之成為襄陽市一張靚麗文化名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