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環境保護協會

襄樊市環境保護協會,是2002年9月經襄樊市民政局登記註冊成立的一個民眾性、公益性、非贏利性的民間團體。襄樊市環境保護協會是湖北省首家民間環保組織,也是漢江流域唯一一家民間環保NGO。協會的宗旨是:團結和聯繫社會各界熱愛環境保護事業的人士,積極推進民間環境保護活動;開展環境宣傳教育,宣傳綠色生活,倡導綠色消費;為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動社會各階層民眾踴躍參與,促進社會經濟永續發展,造福子孫後代。

簡介

襄樊市環境保護協會,是2002年9月經襄樊市民政局登記註冊成立的一個民眾性、公益性、非贏利性的民間團體。襄樊市環境保護協會是湖北省首家民間環保組織,也是漢江流域唯一一家民間環保NGO。協會的宗旨是:團結和聯繫社會各界熱愛環境保護事業的人士,積極推進民間環境保護活動;開展環境宣傳教育,宣傳綠色生活,倡導綠色消費;為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動社會各階層民眾踴躍參與,促進社會經濟永續發展,造福子孫後代。

發展歷史

襄樊環境保護協會 襄樊環境保護協會

協會擁有團體會員57個,個體會員142人(不包括團體會員單位人員數),志願者2000多人。會員來自社會各條戰線,既有多年熱心環保事業並身體力行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有已退休的中學特級教師;既有全國、省級勞動模範,也有四十多年爬山涉水植樹造林的高級工程師;既有從事環保事業多年現已退休但仍願為環保事業奉獻晚年的公務員,也有在社會上有影響的民營企業家;既有關心環境的公安幹警,也有各新聞媒體熱心宣傳環保的年輕記者。
襄樊市地處南水北調中線調水的丹江水庫大壩以下的漢水(漢江)中游地區。漢江是長江的最大支流,流經襄樊市195公里,兩岸現有堤防長度221公里;境內流域面積17270.62平方公里,占襄樊市國土總面積的87.1%,占漢江流域面積的10.86%,全市580萬人口的90%以上居住在域內,因此,漢江流量的增減和水質的好壞,對我市工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等都會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漢江是我市人民的母親河。南水北調中線調水後,漢江下泄的水量將減少1/3左右,漢江水質形勢會更加嚴峻。
協會的口號是:關愛水資源,保護母親河。充分表達了志願者們願漢江永遠清澈的心聲。
我會是在保護母親河的活動中誕生的,成立以來,結合本地實際把切入點放在保護水資源上,工作重點也是保護母親河。在探索中前進,在前進中不斷提高,為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漢江母親河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我會把環境教育宣傳放在首位。在市教育局和市環保局大力支持下,在國內環保先行者的幫助下,先後免費舉辦了20期環境教育培訓班,計有713個學校、單位的1286位教師及各條戰線的環保志願者參加了學習。環境教育進校園、下農村、到社區428場次,向23萬多人面對面進行了宣講和圖片展出。利用各種時機,發放各種環保資料如我會編印的23000本地方環境教育宣傳手冊和12000份圖片、“環保從身邊做起50件小事”宣傳單5萬多份,發放環保購物袋2萬多個,贈發環保VCD光碟100多盤。在全市環境意識傳播中取得了實效,為喚醒民眾的環保意識起到了積極作用。
要保護母親河,就要了解母親河的全貌。我會在200多志願者中挑選出26位隊員組成了兩個環保小分隊,先後深入到漢江及其支流沿岸的污染源頭調查207場次,行程32410多公里。2003年和2004年4月,我會發起並成功組織了“徒步漢江襄樊段環保行”和“徒步唐白河(漢江最大支流)環保行”活動,對漢江襄樊段和唐白河跨流域水污染進行了實地調查、宣傳,起到了宣傳隊和播種機的作用。2006年10月及2007年7月,我會又兩次組織志願者進行了“探訪漢江源”環保行考察活動,與漢江上游社會各界進行了交流、互動,希望 上中游齊攜手,共保漢江母親河。
通過我們的努力,“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的環保理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襄樊人知道了環境問題就在身邊,“關愛水資源,保護母親河”已逐漸變成廣大民眾的自覺行動。我會成立了兩個村民水質監測小組和兩個學校水質監測小組;有許多學校、幼稚園已成為我們的團體會員,有許多教師、婦女、學生爭當環保志願者,許多人以能當環保志願者為榮,以能當上協會會員自豪。
作為民間環保NGO組織,是聯繫政府和民眾的橋樑和紐帶,是政府的一個重要補充,襄樊市環境保護協會時時刻刻注意爭取政府有關部門的理解和支持,所以不僅引起了廣大民眾的關注,也得到了襄樊市委襄樊市政府的重視,得到社會各界的肯定。
2003年襄樊市環境保護協會被評為襄樊市民間組織先進單位。
2004年元月6日,襄樊市環境保護協會獲得襄樊市環保世紀行組委會頒發的“2003年環保世紀行組織獎”,協會的“唐白河污染考察調研及治理對策”獲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5年,襄樊市環境保護協會獲阿拉善SEE生態滋根獎。同年,6月22日,襄樊市環境保護協會被評選為全省首屆“十大慈善公益之星”。11月2日,襄樊市環境保護協會榮獲2005年度“福特汽車環保獎”《環境教育項目一等獎》。12月16日出版的《南風窗》乙酉特刊刊登了《2005“為了公共利益”年度榜》,襄樊市環境保護協會的運建立榜上有名(被評為年度人物獎)。
2006年由世界銀行、國務院扶貧開發小組辦公室和民政部共同主辦的中國發展市場評選結果揭曉,襄樊市環境保護協會申報的“村民安全飲水工程”項目有幸榮獲一等獎。2006年2月,襄樊市環境保護協會獲襄樊市“慈善公益之星”稱號。由自然之友組織編寫的“環境綠皮書”《2005年:中國的環境危局與突圍》一書出版,其中的第三部分《案例》中,推介了“綠色漢江:民間推動解決跨界河流污染”。 2006年2月,綠色漢江和會長運建立分別獲襄樊市首屆十大慈善公益之星稱號。2006年4月,運建立獲得“地球獎”提名獎。
2007年3月,運建立被評為“2006感動襄樊十大人物”。
2007年12日1日,襄樊市環境保護協會運建立在襄樊市科協第六次代表大會上被評選為科普先進工作者,受到市人民政府表彰。
2008年4月18日,綠色漢江被授予 “襄樊十佳環保衛士”榮譽稱號。
幾年來,經過努力,協會爭取到有關國際資源組織的理解和支持,先後有世界銀行中國代表處、全球綠色資助基金(GGF)、加拿 大“公民社會項目”、NRDC向我會提供了資金援助。
保護母親河剛剛開始,儘管取得了一點點成績,這首先要感謝國內外NGO良師益友的幫助和政府的理解、支持,感謝資源組織的資助,更由於有了廣大志願者的努力和奉獻。前面的路還很長,我們大家還要攜手並肩、真心實意、身體力行,一步一個腳印,為保護母親河竭誠盡智,不斷把環境教育進行下去,倡導綠色消費,不斷地深入到山區、到漢水兩岸、到邊遠農村,發動公眾參與,保護環境、保護母親河要世世代代做下去。”
襄樊環境保護協會


會 址:湖北省襄樊市長征路22號(原110號)院內
郵 編:44100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