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曲要素

褶曲要素

組成地殼的岩層,受構造應力的強烈作用,形成一系列波狀彎曲而未喪失其連續性的構造,稱為褶皺構造。褶皺構造是岩層產生的塑性變形,是地殼表層廣泛發育的基本構造之一,褶曲是褶皺構造中的一個彎曲,是褶皺構造的組成單位。每一個褶曲,都有核部、翼部、軸面、軸及樞紐等組成部分。這些組成部分稱為褶曲要素。

褶曲要素基本概念

核部:指褶曲的中心部分。通常把位於褶曲中央最內部的岩層稱為褶曲的核。

翼部:指位於核部兩側、向不同方向傾斜的部分。

軸面:指從褶曲頂平分兩翼的面。軸面在客觀上並不存在,而是為了標定褶曲方位及產狀而劃定的一個假想面。褶曲的軸面可以是一個簡單的平面,也可以是一個複雜的曲面。軸面可以是直立的、傾斜的或平臥的。

軸:指軸面與水平面的交線。軸的方位表示褶曲的方位,軸的長度表示褶曲延伸的規模。

樞紐:指軸面與褶曲在同一岩層層面的交線。褶曲的樞組有水平的和傾斜的,也有波狀起伏的。樞紐可以反映褶曲在延伸方向產狀的變化情況。

褶曲類型

褶曲有兩種基本形態:背斜和向斜。

背斜褶曲是岩層向上拱起的彎曲。背斜褶曲的岩層以幫曲軸為中心向兩翼傾斜。當地面受到剝蝕而出露屬於不同地質年代的岩層時,較老的岩層出現於褶曲的軸部,從軸部向兩翼依次出現的是較新的岩層。

向斜褶曲是岩層向下四的彎曲。在向斜褶曲中,岩層的傾向與背斜褶曲相反,兩翼的岩層都向褶曲的軸部傾斜。例如,地面遭受剩蝕,褶曲軸部出露的是較新的岩層,向兩翼依次出露的是較老的岩層。

按褶曲的軸面產狀分類

按軸面產狀分類 按軸面產狀分類

(1)直立褶曲:軸面直立,兩翼向不同方向傾斜,兩翼岩層的傾角基本相同,在橫剖面上兩翼對稱,也稱為對稱褶曲。

(2)傾斜褶曲:軸面傾斜,兩翼向不同方向傾斜,但兩翼岩層的傾角不等,在橫剖面上兩翼不對稱,又稱為不對稱褶曲。

(3)倒轉褶曲:軸面傾斜程度更大,兩翼岩層大致向同一方向傾斜,一翼層位正常,另一翼老岩層覆蓋於新岩層之上,層位發生倒轉。

(4)平臥褶曲:軸面水平或近於水平,兩翼岩層也近於水平,一翼層位正常,另一翼發生倒轉。

(5)翻卷褶曲:軸面為一曲面。在褶曲構造中,褶曲的軸面產狀和兩翼岩層的傾斜程度常與岩層的受力性質及褶皺的強烈程度有關。在褶皺不太強烈和受力性質比較簡單的地區,一般多形成兩翼岩層傾角舒緩的直立褶曲或傾斜褶曲;在褶皺強烈和受力性質比較複雜的地區,一般兩翼岩層的傾角較大,褶曲緊閉,並常形成倒轉或平臥褶曲。

按褶曲的樞紐產狀分類

按褶曲的樞組產狀,褶曲可分為水平褶曲和傾伏褶曲。

按樞紐產狀分類 按樞紐產狀分類

(1)水平褶曲:褶曲的樞組水平展布,兩翼岩層平行延伸,如圖所示。

(2)傾伏褶曲:褶曲的樞組向一端傾伏,兩翼岩層在轉折端閉合,如圖所示。

當褶曲的樞組傾伏時,在平面上會看到褶曲的一翼逐漸轉向另一翼,形成一條圓滑的曲線。在平面上,褶曲從一翼彎向另一翼的曲線部分稱為褶曲的轉折端。在傾伏背斜的轉折端,岩層向褶曲的外方傾斜(外傾轉折)。在傾伏向斜的轉折端,岩層向褶曲的內方傾斜(內傾轉折)。從平面上看,傾伏幫曲的兩翼岩層在轉折端閉合是其區別於水平褶曲的一個顯著標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