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髮佯狂

披散頭髮,裝作瘋狂。古時作為一種避世全身的行為。

名稱:被髮佯狂
拼音:pī fà yáng kuáng
解釋:佯:假裝。披頭散髮,假做顛狂。多指古時避世超俗的狂士。
出處: 《史記·宋世家》:“箕子被髮佯狂而為奴。”
示例:
王子比干,非不知箕子~以免其身也,然而樂直行盡忠以死節,故不為也。 《淮南子·齊俗訓》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三回:“(伍)員、(羋)勝相隨前進,來到梅里,城郭卑隘,朝市粗立。舟車嚷嚷,舉目無親,乃藏羋勝於郊外,自己被髮佯狂,跣足塗面。”
披散頭髮,裝作瘋狂。古時作為一種避世全身的行為。
《韓詩外傳》卷六:“ 比干 諫而死。 箕子 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殺身以彰君之惡,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為之,不祥莫大焉。’遂被髮佯狂而去。”《史記·宋微子世家》作“被發詳狂”。 漢 趙曄 《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 子胥 之 吳 ,乃被髮佯狂,跣足塗面,行乞於市。”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