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翰青

袁翰青

袁翰青(1905-1994),有機化學家、化學史家和化學教育家。長期從事有機化學研究、中國化學史研究以及科技情報研究的領導和組織工作,中國科學史事業的開拓者。袁翰青和應禮文合編的《化學重要史實》是為化學教師和青年學生編寫的化學史料,這本書寓教育於科學發展史中,不但傳授了科學知識,還對於讀者理解基本知識、擴大視野,以及對青年進行思想和品德教育起了積極的作用。袁翰青指出,中國煉丹術無論在實驗操作技術的發明或無機藥物的套用方面,都為近代化學做了一些開路工作。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1905年9月7日 出生於江蘇省通州(今南通)。1919-1925年 在南通師範學校學習。

1925-1929年 在清華大學化學系學習,獲學士學位。

1929-1932年 在美國伊利諾大學化學系學習,獲哲學博士學位。

1932-1933年 任美國伊利諾大學化學系助教。

1934-1939年 任南京中央大學化學系教授。

1936-1941年 任《化學通訊》經理編輯。

1938-1945年 當選為中國化學會第六屆至第十二屆理事會理事。

1939-1945年 任甘肅科學教育館館長。

1945-1950年 任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和化工系主任。

1949-1982年 當選為中國化學會第十六屆至第二十屆理事會常務理事併兼任第十六屆、十八屆理事會秘書長。

1950-1952年 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科學普及局局長。

1950年8月 當選為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

1952-1955年 任商務印書館總編輯。

1955年 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55-1956年 任中國科學院西北分院秘書長。

1956年 任中國科技情報研究所研究員、代理所長、顧問。

1987年3月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授予榮譽委員稱號

1994年3月2日於北京去世

出生

袁翰青袁翰青

袁翰青1905年9月7日出生於江蘇省通州(今南通市)的一個職員家庭中。父親袁助之希望把自己的子女培養成為知識淵博的人才。因此,袁翰青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南通

縣立第一高等國小完成學業後,隨即就讀於著名的南通師範學校。1925年以優秀的成績被清華大學化學系錄取。1929年大學畢業時,被公派到美國深造,就讀於伊利諾大學。他的導師是美國著名化學家亞當斯(R.Adams),長期從事有機化學研究,是美國國防研究委員會和國家發明局的成員,先後培養了袁翰青、錢思亮、邢其毅、蔣明謙、陳光旭、張錦、李景晟等七名中國學生。在學習期間,袁翰青通過研究,發現了聯苯衍生物的變鏇作用,對立體化學和異構現象的研究做出了一定貢獻。1932年獲伊利諾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助教。

1933年底

1933年底,袁翰青懷著一顆報效祖國的赤子心,回到國內,被聘為南京中央大學化學系教授,講授有機化學、化學文獻、高等無機化學等課程,並繼續進行有機化合物變鏇作用的研究,這是他在國外研究工作的延續。為了發展我國邊緣地區的科學、教育和文化事業,袁翰青於1939年來到大西北的蘭州市,擔任甘肅科學教育館館長。針對當時西北地區教育落後的情況,他在科學館內創建了實驗室,供當地中學生做實驗,使學生們能夠聯繫實際地學習書本知識,對於提高教學質量起了重要作用。1944年,袁翰青在蘭州參加民主科學座談會(九三學社的前身),是科技界知識分子為發揚民主和振興科技事業而成立的組織。

抗日戰爭勝利後,袁翰青回到北京,被聘為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還擔任了化工系主任,為學生講授有機化學、化學文獻等課程。此外,他還在北京師範大學和輔仁大學兼任教授,講授化學史等課程。他在北京大學任教期間,正值國民黨反動派殘酷鎮壓人民革命和愛國學生運動的白色恐怖時期,他同情學生的遭遇,積極參加反對國民黨統治的各種活動,因此被當局列入黑名單,不能住在家裡,只好在沙灘北京大學教學樓內藏身。

袁翰青袁翰青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為了發展新中國科學知識普及工作,任命袁

翰青擔任文化部科學普及局局長。在任兩年,他積極宣傳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廣泛組織各種活動,為開展科普事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1952年,我國高等教育開始有了較大的發展,需要一整套理工科教材,袁翰青又調任商務印書館總編輯,負責組織編寫和出版這套教材,對提高教學質量起了重要作用。1955年,他擔任中國科學院西北分院秘書長,在蘭州負責籌建分院。同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6年,為了發展科技情報事業的需要,袁翰青調中國科技情報研究所任研究員。新中國成立後的短短七年內,由於工作需要,袁翰青先後四次調動工作,但他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總是愉快地服從,並盡力做出成績。

參加各項政治活動

袁翰青為人正直,要求進步,非常關心國家大事和國際形勢,並積極參加各項政治活動。他曾歷任第一至第七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委員,第六與第七屆常務委員。他還長期擔任中國化學會秘書長,常務理事、理事,以及會刊《化學通訊》的經理編輯,為化學會發展做出過一定貢獻。

創立甘肅科學教育館

1929年,袁翰青從清華畢業後,被公派到美國留學,從師伊利諾伊大學著名化學家亞當斯,並於1932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研究助理員。在此期間,他潛心科學研究,成就了在立體化學方面的輝煌。1932年,日本軍國主義已經占領了我國的東三省,為了適應當時的形勢,教育部令南京中央大學等5校開設國防講座。應南大校長羅加倫之邀,1933年,他毅然回國,在中央大學任化學系教授,從事科研和教學。1940年11月,他又奉命調往西北蘭州,負責創建甘肅科學教育館。從此,他開始了長達6年的科學普及工作。到了甘肅科學教育館以後,袁翰青把建館宗旨確定為普及民眾科學教育。到任後,他主要做了4件事:設立科學陳列廳、放映科技知識電影、舉辦通俗科學講演、進行學術巡迴教育。

天文工作者李元先生曾著文詳細回憶了當時袁翰青精心策劃、支持的一次規模空前的日全食觀測活動:“1941年9月21日有一次罕見的日全食現象,我國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當時由張鈺哲率領的中國日全食觀測西北隊,正是在甘肅臨洮進行了中國境內有史以來第一次日全食的科學觀測。利用這一機會,天文工作者在當地放映科學影片,舉辦科普講演和日食圖片展覽,在蘭州和臨洮掀起了一次宣傳科學知識、破除愚昧迷信的科學普及高潮。”1944年春,袁翰青冒著戰火往返於重慶和蘭州,積極籌備、建議中國化學會、中國化學工程會、中華化學工業會在蘭州召開第二屆聯合年會。這是他在甘肅科學教育館工作期間籌辦的一次具有特殊意義的科學盛會。他歷來主張科學離不開普及,普及離不開科學,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相輔相成。這次科學活動正是他的這種主張的佐證。這次年會邀請到150多人,從昆明趕來的曾昭掄教授及其夫人俞教授、從重慶來的張洪沅教授等人的到來為大會增光添彩。袁翰青不僅組織甘肅科學教育館的工作人員撰寫科普文章,還請國外知名專家到蘭州作報告。1943年,他熱情接待了到西北考察的英國李約瑟博士等一行,並邀請李約瑟在館做了《國際生物化學的進展》的學術報告。後來,他又請來美國抗菌素專家在甘肅科學教育館做了關於盤尼西林的性能、套用及製造方法的報告,並當場口譯。1945年4月,袁翰青在中正公園四照廳做了題為《賽先生與德先生》的學術講演。他說,賽(科學)、德(民主)二先生對人類的貢獻有四方面:一是思想方法的改變;二是人生觀的改變;三是生產方式的改變;四是交通工具的改變。並說“自由與民主及近代科學發展之證明”,中國只有按此原則邁進,才能“走向現代化之途徑”。

科普事業

1946年後,他投身於民主革命的洪流,成為享譽全國的“北大三大民主教授”之一。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政務院在中央文化部設立了一個規模相當可觀的科學普及局,袁翰青被任命為局長。根據陶世龍先生講,科學普及(簡稱科普)一詞最早出現於1949年,科學普及局作為一個政府機構在中國現代史上也是第一次。在此期間,肩負如此重大歷史使命的袁翰青做了很多開創性的工作。無疑,蘭州科學教育館的經歷,對他建國初期的工作起了不小的借鑑作用。

袁翰青在擔任局長期間,強調要“把科普工作作為科學界的民眾性工作來搞”,他認為做好科普工作的關鍵是普及,普及的對象是廣大人民民眾,特別是工人、農民。當時科普局主要做了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召開座談會進行調查研究,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要求和建議;二是積極開展各種科普活動,進行實驗示範和組織、推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50年春節,在北京師範大學和平門老校址舉辦的“首都春節科學知識展覽會”。展覽分三大部分:自然科學知識、婦幼衛生以及從猿到人。展出12天,觀眾達10多萬人次,成為轟動首都的一大新聞。

袁翰青不但對本身的工作盡職盡責,而且對與科普有關的事情也傾注了極大的熱情。李元先生回憶說:“1951年9月天文界的朋友們聽說民主德國送中國青年一架小型的蔡斯天象儀,紫金山天文台張鈺哲台長來信囑咐我,用那架天象儀把北京天文館的籌建工作推動起來。”10月李元回到北京之後就去拜訪不久前訪問過民主德國的袁翰青,他告訴李元,德國送來的只是一架天象儀的模型。不過,他很樂意介紹李元去見吳晗市長,因為吳晗對建立北京天文館特別熱心,並當即與吳晗通了電話。在中國科學院、全國科普協會、北京市三方的共同協作下,北京天文館於1954年開始興建,1957年月建成開館。北京天文館的籌建過程一直得到袁翰青的關心和支持。

人生貢獻

袁翰青不僅對全局性的科普工作做出了貢獻,而且也十分重視科普寫作。科普創作貫穿了他的一生。1954年12月11日全國政協財政經濟組曾舉行報告會,請錢三強同志做了《原子能的套用》的報告。當時,和平利用原子能成為科技界十分關注的問題。作為政協副秘書長,袁翰青覺得應該讓更多的人了解有關原子能方面的知識,於是在北京做了一個有關原子能方面的科普報告,引起了不小的反響。1955年這篇文章發表在第四期的《新觀察》上,定名為《原子能的故事》。1958年為了打破美國等國家的核壟斷,我國開始研製以防禦為目的的核子彈和氫彈。對於科技水平相對薄弱的我國,除了掌握核心技術之外,還需要普及一些與此相關的科學知識。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袁翰青寫了《氟的工業製造技術》和《硼烷的製備》兩本書,於1958年出版。

《只有一個地球》是為1972年6月聯合國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大會提供實際的背景材料和概念性的基礎意見而準備的。這是一本對人類環境最完整的報告”,袁翰青被授權翻譯。在那樣的歷史條件下,翻譯這樣的書可能是科技出版界不多見的。袁翰青科普創作的一個重點就是身體力行,把普及科學和發展教育聯繫起來。1954年至1956年之間,他寫了《溶液》、《銅的故事》、《糖的故事》。《銅的故事》這本小冊子講述了銅在現代工業的重要性,銅的開採、冶煉、精煉,純銅與銅合金的區別以及不同的用途。銅在我國古代歷史中的光輝成就,以及我國采銅、煉銅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等。本書語言簡練、內容豐富,並配有一頁彩插——各種銅礦石圖,的確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工業常識小書。

他在1975年身患腦血栓之後,右半身偏癱。他決心把文革中耽誤的時間奪回來,堅持用左手寫字,在報刊上發表短文。在1980年到1988年,對中學教育十分關注的他在《化學教育》上連續介紹了26位世界著名的化學家,如拉瓦錫、道爾頓、門捷列夫等。以翔實的史料記述了這些科學家的生平、成就以及在歷史上起到的重要作用。他們的崇高理想、堅韌的意志以及為科學事業的犧牲精神和創新精神,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文章連載,受到眾多中學教師的歡迎,為他們課堂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人文成就

袁翰青遠在上世紀30年代就對化學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積累研究史料,以至後來成為中國古代化學史研究的權威。當他把科學研究的重點轉為研究化學史後,同時開展了科普創作。1937年發表於《化學通訊》第二卷第三期的《狄拜耶教授》就是他最早的科普文章。另外,同年發表的《列寧格勒之周期表碑》、《介紹一位西班牙化學家》也具有同樣的性質。1954年10月25日發表於《光明日報》的《含鎳白銅——我國古代的化學成就之一》就是這一時期他的科普作品的代表作。在這篇不長的文章中,他從學生們常用的白銅墨盒談起,指出“青銅和黃銅在我國很早就被利用了,在別的國家也利用得不算晚。惟有白銅這種合金是我國的特產,在歷史上成為輸出品之一”。他還指出,距當時不到一百年才有了用鎳做電鍍的原料,而我國利用鎳做白銅卻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了。1975年他半身不遂後最先想到的自己力所能及的業餘工作就是寫科普文章。他在《北京晚報》《百家言》專欄發表了《“科學”“技術”兩詞溯源》、《諾貝爾遺囑和諾貝爾獎》、《漫談X射線》、《“馬和”發現氧氣的問題》等短文,受到廣大讀者的傳閱和歡迎。

主要成就

發現聯苯衍生物的變鏇作用

早年,袁翰青主要從事有機化學研究,1932年發表了“聯苯的立體化學——光活性2'-硝基-6'-羧基-2,5-二甲氧基聯苯及其鹽類的變鏇作用”一文。他發現,在銅存在下,使1-碘-2,5-二甲氧基與1-硝基-2-溴-3-甲酯基苯進行縮合反應,然後對產物進行皂化,可製得2'-硝基-6′羧基-2,5-二甲氧基聯苯。他研究了鄰位上帶有較大基團的光活性2'-硝基-6'-羧基-2,5-二甲氧基聯苯的變鏇作用,並用左鏇的番木鱉鹼、辛可寧或馬錢子鹼與這種聯苯衍生物作用,製成它們的鹽,經拆分後就可得到光活性的聯苯衍生物,發現它的鈉鹽在水中的外消鏇速率比游離酸在有機溶劑中的慢;以絕對乙醇為溶劑時,鈉鹽比游離酸容易消鏇,從而發現了聯苯衍生物的變鏇作用。

基團的極性影響

在“取代基對某些光活性聯苯的外消鏇速率的影響”研究中,袁翰青製備了五種5'位上帶甲氧基、甲基、氯、溴和硝基的2-硝基-6-羧基-2-甲氧基聯苯的衍生物,並對這些衍生物和2-硝基-6-羧基-2'-甲氧基聯苯的外消鏇速率進行了比較,還研究了5'位上帶有不同基團時對外消鏇速率的影響,和5' 位上的取代基的作用機理,發現5'位上帶氯或溴的游離酸比帶甲基或甲氧基的更穩定,但以帶硝基的最為穩定,從而提出了外消鏇速率受這些基團的極性影響的看法。

1935年後,袁翰青研究了2,2',4,4'-四溴-6,6'-二羧酸聯苯和N-苯磺醯基-8-硝基-1-萘基甘氨酸及其類似物的消鏇作用。他發現這類化合物較易消鏇,但在鹼中最不穩定,他還製得了前人未曾得到過的這種酸的左鏇體固體化合物。上述研究,對於發展芳香族化合物的立體化學起過一定的作用。

中國煉丹史探源

50年代,袁翰青開始進行化學史特別是中國化學史的研究,涉及的範圍相當廣,尤其對煉丹術的研究較為深入。袁翰青認為,中國開始有煉丹術是很早的,據《史記》記載,戰國時就有方士煉丹,但現存的最早的中國煉丹的著作則要算《周易參同契》,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煉丹著作。因此,該書的作者魏伯陽應該是留有著作的最早的煉丹家。從《周易參同契》的內容和魏伯陽所處的東漢時代背景,可以大體看出該書的意義。《易經》的思想具有辯證的動的觀點,到了西漢末年,利用《易經》來預卜吉凶的所謂“讖緯說”大為流行,魏伯陽一面承襲了“讖緯說”,一面接受了當時已經發展起來的煉丹術。他認為易經、道家哲學和煉丹方術三者是統一的,因此就寫出了三位一體的《周易參同契》,成為中國煉丹術的理論基礎。在這本書里,記述了中國最早的化學知識,例如汞容易和硫黃化合,生成硫化汞;黃金不易被氧化(“金入於猛火,色不奪精光”)等等。

現代化學的觀點

袁翰青認為,晉朝的葛洪是一位更傑出的煉丹家,是中國煉丹術中承前啟後的人物,不但受到中國學術界的重視,世界研究煉丹史的學者也很注意考證葛洪的生平和著作。據袁翰青考證,最可靠的文字資料是葛洪本人在《抱朴子外篇》一書里的自敘,加上《晉書》里的《葛洪傳》。葛洪煉丹的基本理論是認為一切物質都可以變,這一點與現代化學的觀點是十分相近的。他認為,在誠心的要求和適當條件下,就可以變出最寶貴的仙丹和黃金。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在煉丹時做了許多化學實驗,製作了不少原始的實驗儀器,積累了大量化學知識。例如,他發現了“以曾青塗鐵,鐵赤色如銅”,曾青指藍銅礦或孔雀石(鹼式碳酸銅),把它塗在鐵的表面,便呈現赤色,猶如銅的顏色一樣。按現代的概念,就是鐵能從銅鹽中置換出金屬銅,葛洪在1500多年以前就具備這樣的化學知識,確實屬於化學界的先軀。

《道藏》

袁翰青還指出,中國煉丹術的文字記錄絕大部分都蒐集在道教的叢書—《道藏》里。由於在葛洪之後,從事煉丹的人大部分都是道教的道士或與道教關係很深的封建士大夫,因此,《道藏》的內容涉及煉丹操作方法者很多。例如,《太清石壁記》介紹煉丹方法;《丹房須知》描寫了煉丹的場所——龍虎丹台,它既不同於現在的廠礦,也不是化學實驗室,而是把煉丹的器具放在小土台上,再在上面放置金屬或土做的爐子,爐子裡有鼎或匱,煉丹的原料就在裡面發生化學反應,同時書中還描寫了古老的蒸餾器和研磨器;《石藥爾雅》解釋了煉丹家所用的許多藥物的隱名,對研究煉丹家的著作很有幫助;《金石簿五九數訣》講述煉丹所用的藥物、產地、提煉方法和鑑別真偽的方法。袁翰青指出,中國煉丹術無論在實驗操作技術的發明或無機藥物的套用方面,都為近代化學做了一些開路工作。是發展化學的先軀。

考證造紙術發明人

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對人類文化的重大貢獻,但是紙是誰發明的?這個問題一直有爭議。據《後漢書》中“蔡倫傳”的記載,蔡倫是我國造紙的創始人,但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說:“漢興,有紙代簡,至和帝時,蔡倫工為之。”北宋陳樵在《負暄野錄》中說:“蓋紙,舊亦有之,特蔡倫善造爾。”南宋史繩祖在《學齋拈畢》中也說:“紙、筆不始於蔡倫、蒙恬,但蒙、蔡所造,精工於前世,則有之,謂紙筆始此二人則不可也。”袁翰青認為,唐、宋學者的看法符合歷史實際情況和正確的歷史觀點,他根據考古學家發現的實物證據、史料和工藝發明規律來分析問題,指出:1933年黃文弼在新疆羅布淖爾的一個漢朝烽燧亭遺址里,得到一小張麻紙,同時出土者有黃龍元年(漢宣帝年號)的木簡,則這張紙應當是西漢的故物。1942年勞乾和石璋如在西北的額濟納河旁一個漢朝烽燧的廢址上做了發掘工作,得到一張有字的紙,請植物學家鑑定,確認是植物纖維做的。同時還得到一些記有年號的竹簡,最早的是永元五年(公元93年),最晚的是永元十年(公元98年)。即使把這張紙算是永元十年的遺物,那也比《後漢書》里所記的公元105年蔡倫造紙早了七年。

歷史的真實情況

袁翰青認為,許多古代的發明創造都是勞動人民從生產實踐中得到的,往往無法歸功於哪一個人。這些發明出現以後,經過一定時間得到某些人的總結,當然還可以在技術上提高一步。造紙術的發明也不會例外,推想起來,在西漢時,漂洗絲綿的工人很早便得到蠶絲纖維製成的紙,並用於書寫,這也說明了紙字是“系”旁的由來。蠶絲和植物纖維的物理性質相近,後來紙的原料就由動物纖維變為植物纖維,這是發展的必然。史書里記載的東漢宦官蔡倫以魚網為原料,把民間發明的紙加以改良,獻給皇帝,也是很自然的事,所以蔡倫只能是造紙術的改良者,而不是發明者。造紙術是廣大勞動人民智慧的產物。在蔡倫之前已經有紙,這樣的說法將更合乎歷史的真實情況。

獨到的見解

袁翰青在中國化學史研究的內容上,還有中國古代的陶器製造工藝,中國古代的煉銅技術,中國古代哲學中有關物質的理論,中國製糖的歷史,中國釀酒的歷史,歷代幾種重要本草著作中的化學知識等,也都有過詳細的考證,並發表了精闢而獨到的見解。

探討中國化學史研究的原則和方法

在多年的中國化學史研究中,袁翰青不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同時在如何開展研究工作上,也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他認為,研究工作應該遵循三方面原則。

第一,要有正確的歷史觀點,即必須具有辯證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點。對於化學史中每一件事實的論證和評價,都必須結合當時的社會條件來研究。如果我們以今天的豐富化學知識的尺度來衡量古人的成就,從而認為這些成就很微薄,並加以輕視,這就不合乎歷史觀點。例如,我們不能以今天的煉鋼水平與戰國時代的鐵器比較,而應該看到戰國時代的煉鐵技術確實改進了當時的農業生產。

第二,要將發展性研究與發明性研究同等對待。必須重視化學知識在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定程度的系統性,不能只是偏重研究發明創造的歷史,如造紙術和黑火藥的發明史。有好些科學知識和工藝雖不是我們祖先首先發明的,但在中國的發展一定也具有不同於別國的特點,我們應當同樣重視這方面的研究。例如,玻璃究竟是我們祖先發明的,還是從西方傳來的?這就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即使製造玻璃的方法是外來的,但我們在接受了這種技術之後,有過改進,這仍需加以研究。

第三,對史料必須審慎處理。研究中國化學史要十分謹慎,必須注意史料的可靠性和史實的真實性,孤言片句不足以構成有力的論證,而且也應該識別偽書的存在。在研究古代的化學工藝時,尤其需要用實物來證明。這三方面的原則不但使袁翰青本人在中國化學史研究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也使中國很多學者受益不淺。

重要建議

根據多年經驗,袁翰青還對今後中國化學史研究的方向和方法提出四點重要建議:

1.文獻的查考要與實驗室的工作相結合。有關中國化學史的參考文獻都是很有價值的資料,需要精細地加以整理。不過,僅僅憑藉文字的記載是不夠的。一則是有些記載過於簡略,不能以孤言片語做結論;二則古代所用藥物名稱分歧,難以完全確定它相當於現在的哪些物質,因此,查考了文獻之後,最好能用化學實驗證明。有關中國化學史的實驗工作有兩類:一類是根據古書里的方法,重複做一下實驗;另一類是古物的化驗。第一類工作可以拿煉丹為例,如《抱朴子內篇》里所敘述的煉丹法,不妨選擇幾種,在實驗室做一下,看看究竟得到什麼產物。煉丹家往往故意把方法記述得很複雜,有些方法也是假想的,可靠性不大,如果我們不經過一些實驗,單憑書本記載,是不能將煉丹家的成就很好地總結出來的。古物的化驗也是一項重要工作,它可以使研究工作深入,同時也為考古學家提供科學根據。

2.民間手工業的現有技術的調查研究,對中國化學史研究會有很大幫助。因為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阻滯了生產技術的改進,有許多今天仍在套用的手工業生產方法,和幾百年前的方法大同小異,例如4世紀的名著《齊民要術》里的釀酒法至今還在民間套用。由此可見,如果我們仔細地調查民間現有生產技術的詳情,拿來和古書的記載對照,是可以追尋出這項技術演變的輪廓的。袁翰青的建議已經在研究中國古代煉鋅方法中初見成效。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中描繪了古代煉鋅的工藝,其中有升煉倭鉛(即鋅)圖里所畫的罐的構造,但從圖中看不出當時使用的是蒸餾法,還是回流法,所以這個問題一直是一個謎。後來,在貴州、雲南一帶發現仍在沿用這種土法煉鋅,由於大家看到了煉鋅用的罐的實物,就可以判斷當年使用的是蒸餾法。

3.古代科學技術知識不像近代科學分類那樣嚴謹,一個關心自然知識的讀書人,往往對於好些方面都有著作或貢獻,如沈括的《夢溪筆談》,涉及到天文、數學、地質、地理、化學、礦冶等,我們決不好說沈括是一個天文學家,或是化學家。而研究自然科學任何一個部門歷史的人,都有參考《夢溪筆談》的必要。化學史與礦物學史或工業史是無法完全分開的,所以研究古代化學史的人不能忽視其他科學部門的歷史。

4.過去,資本主義國家研究科學史的人,對於中國的化學史料曾經做過一些工作,發表過一些論文,但他們對我國古代的情況往往不夠了解,觀點常常不正確,雖然如此,國外科學史家的實驗結果和對中國古文獻的解釋以及他們的某些意見,都還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熱心科普和教育事業

曾經擔任過文化部科學普及局局長的袁翰青,對於普及科學知識有著特殊的感情。他曾被選為我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首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他在科普方面的譯著有《溶液》、《糖的故事》、《銅的故事》、《氟的工業製造技術》、《硼烷的製備》、《只有一個地球》。

袁翰青還把普及科學知識和發展教育聯繫起來,1980-1988年,他在《化學教育》雜誌上介紹了26位世界著名化學家,如拉瓦錫(A.L.Lavoisier)、道爾頓(J.Dalton)、門捷列夫(Д.И.Менделеев)等。他以翔實的史料敘述了這些化學家的生平、成就以及在歷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文章中所描寫的科學家的崇高理想、堅韌的毅力以及為科學事業的犧牲精神和創新精神,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袁翰青和應禮文合編的《化學重要史實》是為化學教師和青年學生編寫的化學史料,這本書寓教育於科學發展史中,不但傳授了科學知識,還對於讀者理解基本知識、擴大視野,以及對青年進行思想和品德教育起了積極的作用。此書於出版當年(1989年)就獲得首屆全國科技史優秀圖書榮譽獎。

袁翰青熱心科普工作。晚年,他不顧年老體衰,仍然經常撰寫文章,他在北京晚報的“百家言”欄目刊出的“科學、技術兩詞溯源”、“諾貝爾遺囑和諾貝爾獎”、“漫談X射線”、“再談X射線”、“‘馬和’發現氧氣的問題”等,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

袁翰青特別關心青少年的成長,他於1983年給母校南通師範學校寫信:“母校對我青年時代的教育,是我一生從事科學事業的良好基礎,為表示對母校及南通市教育的一點資助,特將本人近年來微薄的積蓄人民幣五千元寄上,希望母校將贈款的年息購買工具書,贈送南通市的國小校。”國家科委主任宋健為此寫下了這樣一段話:“袁老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後來人一定要踏著前一代人開闢的道路,為發展中國的科學、教育事業貢獻出自己的畢生力量。”

主要論著

1 袁翰青.中國化學史的研究概況與參考資料.化學通報,1954,10:493-502.

2 袁翰青.周易參同契——世界煉丹史上最古的著作.化學通報,1954,8:401-406.

3 袁翰青.推進了煉丹術的葛洪和他底著作.化學通報,1954,5:239-244.

4 袁翰青.從道藏里的幾種書看我國的煉丹術.化學通報,1954,7:339-350.

5 袁翰青.中國化學史論文集.北京:三聯書店,1956.

6 袁翰青.蔡倫之前我國已經有紙了.中國輕工,1980,5:12.

7 袁翰青,應禮文.化學重要史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名人軼事

袁翰青與化學結緣頗有戲劇性。十幾歲就讀於南通師範學校時,在當時還很罕見的中學實驗室里,一堂化學實驗課,要求在一塊玻璃上面塗蠟,蠟上刻字,再在玻璃反面放個盤子,裝進硫酸加少許熒石,於是產生氟化氫,蠟被融化,玻璃上面就印上了字。

那一次,他印在玻璃上的是“努力”二字。

努力的袁翰青,後來考入清華學校化學系,留學美國伊利諾大學,回國先後擔任中央大學、北京大學教授,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然而1949年後,他逐漸淡出了自己的有機化學專業領域,被委以眾多行政管理工作。他的小女兒袁其采曾問過他:“你要是當初不回國,一直搞你的專業呢?”

袁其采並不諱言,自己內心裡替父親感到幾許遺憾。“我總覺得,搞科學的人不能搞這么多的社會事務”。

當時,面對女兒的問題,袁翰青只是笑笑,並沒說什麼。袁其采猜測:“可能覺得我幼稚吧,理解不了他們那輩人的想法。”

現在回望,袁其采承認,從1949年到1957年,父親雖然離開了專業,但乾的都是開創性的工作,“他自己可能不會感到遺憾”。

袁翰青先是出任中央科普局首任局長,商務印書館由滬遷京,他又擔任總編輯。1955年,他奉命負責籌建中國科學院西北分院,在科學院領導與他談話確定工作的第二天,他就出發赴任。1956年,第二個五年計畫把建立科技情報研究機構作為發展科技事業的一項重點工程,袁翰青被委派負責籌建中科院科學情報研究所,並擔任代理所長。

當選學部委員時,撰寫個人情況,袁翰青寫道:“無論哪一次工作調動,我都高高興興地接受,努力去做好……”熟悉他的人都說,努力,是他身上最本質的東西。

與之相伴的是好強,這使他樂於接受白手起家的開創性工作,生活中也同樣如此。家住北京東四,到燈市口買了床板,60多歲的人,偏不要車,自己扛回家。晚年身體有病,行動不便,一日到圖書館領圖書證,回家特別興奮,帶點兒孩子氣地向女兒炫耀:“我今天去圖書館,你猜,我領了個第一號!”

在女兒眼中,袁翰青身上有種文人氣質,感觸頗多,讀詩詞、看小說和電視時,也容易感傷。“但又不是帶著頹廢那種,他的內心是很堅強的。”袁其采說。

1957年的“反右”運動中,袁翰青被打成“右派”;“文革”中他又頂著“反動學術權威”的帽子,被輪番批鬥、隔離審查,直至送到河南勞動改造。根據他在幹校的簡單日記,3年中他放牛、餵豬、挖塘泥、修田埂、插秧、撓秧、參加一天18個小時的割麥大會戰,同時還要寫交代材料,接受批判。

他本喜歡蘇東坡的一句詩“事如春夢了無痕”,後來曾改易二字為“事非春夢豈無痕”。二字之易,給袁其采留下很深的印象。她覺得,父親所指,倒不是事業上的變動,對那些,他不應遺憾,“使他這樣感觸的,主要還是政治風雲的變幻”。

然而即使是在困境中,他身上的那種氣質,也能為生活點亮某些奇妙的情趣。袁其采還記得,自己結婚時,父親從幹校請假回家,儼然一副老鄉模樣,肩上挑著條扁擔,除物什外,還特地從河南挑回了煙花鞭炮。“其實他在幹校很苦的,年過花甲的人了,要換成我,肯定情緒低落。但是他回來,把歡樂帶給我們,也把對生活的熱愛顯示給我們”。

一次放牛時,袁翰青差點兒被牛頂死。回北京探親,他專門跑去買了一個小雕塑作為紀念。塑的是,牧童坐在牛背上,閒適地吹著竹笛。

憶及此事,袁其采的目光投向遠處,柔聲說:“這東西現在在我一個姐姐那兒……爸爸,在屈辱的情況下還有對生活的那種……”

目錄

第一章 早年時期

1.1 出生和學習

1.2 留學美國獲博士學位

1.3 結婚成家

第二章 開拓中國近代化學

2.1 課堂講授

2.2 撰寫論文

2.3 普及化學知識

2.4 參與並領導中國化學會

2.5 執掌編輯出版高校教材

2.6 當選中科院院士和籌建中科院西北分院

第三章 研究化學史

3.1 兩本著作

3.2 多篇論說

3.3 指明研究方向和方法

第四章 愛國家講民主

4.1 參加民主黨派

4.2 反蔣擁護共產黨

4.3 進入全國政協

第五章 開闢中國科技信息研究

5.1 創建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

5.2 遭受坎坷和波折

第六章 晚年

6.1 壽比南山

6.2 筆耕不輟

6.3 聲譽中外

6.4 流芳百世

附錄

F.1 袁翰青部分著述

F.1.1 關於研究我國化學史的幾個問題

F.1.2 近年來中國化學史研究工作的進展

F.1.3 漫談科技情報工作

F.1.4 科學普及工作的新階段

F.1.5 袁翰青同志的回憶——解放前九三學社在北平的活動

F.2 袁翰青生平活動年表

F.3 袁翰青科學論著目錄

作者簡介

凌永樂,北京化工大學離休教師,曾擔任基礎化學教學工作多年,專研化學、化工史,獲得高級職稱,作化學化工史研究生導師。翻譯俄文、英文和編著化學專業和科普讀物多部。中國化學會、科學技術史學會、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