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德奎

"D.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袁德奎,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力學系,計算流體力學專業研究員,博士導師

主要學歷

博士學位:天津大學,2004年
碩士學位:天津大學,1997年
學士學位:天津大學,1994年

研究方向

1)河口、海灣和河流水動力和水環境問題的數值模擬
2)近岸、沿岸區域的波浪運動及其與結構物的相互作用

講授課程

1)流體力學(本科)
2)計算流體力學(本科)
3)環境流體力學(研究生)
4)水波動力學(研究生)

學術成就、獎勵及榮譽

河流、海洋水環境數值模擬及其套用. 2004年度天津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排名第二.

主要科研項目及角色

國家及省部級基金

1. 水沙環境中重金屬遷移轉化模型及其解析解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8/01-2010/12, 編號: 10702050), 項目負責人.
2. 分層三維潮流模型並行算法研究. 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 (2007-2009, 編號: 07JCYBJC07500), 項目負責人.
3. 海岸帶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管理模型研究. 海洋經濟規劃實施的科技推進平台與運行項目 (2006-2007, 編號: 06KJPT02), 項目負責人.
4. 深水數值仿真實驗水池.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青年基金 (2002-2004: 編號: 2002AA639610), 項目負責人.
5. 天津近岸海域水交換及底泥通量研究. 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2006-2008), 排名第二
6. 渤海灣天津海域海水淡化環境影響分析、評估及總量控制研究. 天津市科技支撐計畫項目 (2007-2009), 排名第四
7. 河流、海洋水環境數值模擬. 天津市科技發展計畫項目 (2001-2003) , 第二完成人.
8. 半圓型防波堤波浪力的計算方法. 交通部規範項目 (1999-2001), 第三完成人.
9. 渤海綜合整治天津方案及其關鍵基礎問題研究. 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2001-2003), 第三完成人.
10. 典型海岸帶生境修復與經濟協調發展整體方案研究.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專題項目 (2002-2005), 第四完成人.
11. 近岸海域潮、波、波流共同作用下污染物遷移轉化規律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1999-2002), 第九完成人.
12. 淺水波對排海污水輸移擴散規律影響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1998-2000), 第六完成人.

國際合作項目

13. 污染點源的擴散對近岸海域水質的影響. 與英國Cardiff大學合作研究, 英國皇家協會資助 (2002-2005), 第四完成人.
14. 污染物在渤海中的行為預測. 與英國Cardiff大學合作研究,英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委員會資助 (1998-2001), 第四完成人.
15. 渤海灣水質模型研究. 與英國Bradford大學合作研究, 英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委員會資助 (1995-1998), 第五完成人.

教育部高校建設項目

16. 複雜流動數值模擬. 天津大學211工程 (2003-2006) , 第二完成人.
17. 近岸海域生態環境和富營養化研究. 天津大學211工程 (2003-2006) , 第二完成人.
18. 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實驗室. 天津大學985項目 (2001-2003), 第二完成人.
19. 沿海城市水環境生態修復基礎研究. 天南大合作項目 (2002-2005), 第六完成人.

工程諮詢項目

20. 東海大橋工程波浪場數學模型論證分析.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交通部第三航務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委託 (2002), 項目負責人.
21. 天津港內外水域水交換特性和水環境預測. 天津港集團公司委託 (2006-2007), 第二完成人.
22. 上海洋山港深水港區潮流泥沙動床數學模型試驗. 交通部第三航務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委託 (2006-2007), 第二完成人.
23. 珠海和通港務有限公司高欄港區石化公用碼頭波浪數值模擬試驗. 珠海和通港務有限公司 (2004), 第二完成人.
24. 神華集團黃驊港外航道整治工程波浪數值模擬研究報告. 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 (2003-2004), 第二完成人.
25. 天津市梅江南居住區人工湖流場數值模擬. 天津市松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委託 (2001), 第二完成人.
26. 長江口航道整治工程二期整治建築物結構設計波浪要素推算. 長江口航道建設有限公司委託 (2000), 第二完成人.
27. 三亞白排國際客運深水碼頭新建工程人工島波浪場數值模擬. 海南省三亞港務局委託(1998), 第二完成人.
28. 珠海港波浪場數值模擬. 廣東省珠海港務局委託 (1998), 第三完成人.

代表性論著

期刊

1. 袁德奎, 鄭康, 聶紅濤, 2008(09). 水沙環境中重金屬遷移轉化模型的兩個解析解. 海洋技術, 27(3): 61-65.
2. Yuan, D., Sun, J., Li, X., 2008. Simulation of wetting and drying processes in a depth integrated shallow water flow model by slot method.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22(3): 1-10.
3. Yuan, D., Lin, B. and Falconer, R.A., 2008. Simulating moving boundary using a linked groundwater and surface water flow model. Journal of Hydrology, 349: 524-535 (SCI: 263LZ, EI: 080411053928).
4. Yuan, D., Lin, B. and Falconer, R.A., 2007. A modelling study of residence time in a macro-tidal estuary, 2007.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71: 401-411. (SCI:135TT)
5. Yuan, D., Lin, B., Falconer, R.A. and Tao, J., 2007. 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model for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diffuse and point source pollution on coastal waters.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 22: 871-879. (SCI:141SJ,EI:070610410077)
6. 穆迪, 袁德奎, 陶建華, 2006. 地理信息系統在渤海灣水體富營養化研究中的套用. 海 洋技術, 25(1): 73-77.
7. 張殿新, 袁德奎, 陶建華, 2005. 波浪、潮流數值模擬中的格線數字地形的生成及可視化. 港工技術, 2005(4): 5-8.
8. 聶紅濤, 袁德奎, 陶建華, 2005. 基於Boussinesq方程的數值波浪水池. 港工技術, 2: 6-8.
9. 袁德奎, 林斌良, 陶建華, 2004. 波浪作用下污染物的混合和離散. 水利學報, 8: 76-80. (EI: 04458452686)
10. Yuan, D., Lin, B., Xiao, H., 2004. Parabolic Wave propagation modelling in orthogonal coordinate systems.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18(3): 445-456. (SCI:850BN,EI:04498707916)
11. 袁德奎, 何磊, 陶建華, 2004. 平面二維流場中質點運動的可視化. 海洋通報, 23(5): 77-81.
12. 楊祖聲, 袁德奎, 陶建華, 2004. 波浪計算可視化的研究. 海洋技術, 23(1): 22-26.
13. Yuan, D., Tao, J., 2003. Wave forces on submerged, alternately submerged and emerged semi-circular breakwaters. Coastal Engineering, 48: 75-93. (SCI: 656VP, EI: 03127406520)
14. 袁德奎, 徐傑, 陶建華. 基於人工神經網路方法求解半圓型防波堤波浪力. 港工技術, 1: 1-3.
15. 袁德奎, 陶建華, 2002. 半圓型防波堤波浪力的計算方法. 中國港灣建設, 2: 11-15.
16. 袁德奎, 陶建華, 2000. 用Level-Set方法求解具有自由表面的流動問題. 力學學報, 32(3): 264-271.

會議

1. Yuan, D., Lin, B. Modelling beach water level fluctuations using an integrated ground- and surface water model.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anl Conference on 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ditors, S.S. Wang, M. Kawaharan, Nagoya, Japan, September, 2008, 1789-1796.
2. Li, X., Yuan, D., Sun, J., 2008. Simulation of water exchange in Bohai bay. Proceedings of 16th IAHR-APD Congress and 3rd Symposium of IAHR-ISHS, Nanjing, China, 1341-1346.
3. 袁德奎, 呂迎雪, 孫健, 陶建華, 2008. 用關聯矩陣研究天津港的水交換. 第二十一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暨第八屆全國水動力學學術會議暨兩岸船舶與海洋工程動力學研討會文集, 濟南, 922-927.
4. 袁德奎, 張殿新, 李小寶, 陶建華, 2007. 潮流數值模擬中兩種動邊界處理方法的比較. 第二十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文集, 太原, 273-278.
5. Yuan, D., Lin, B., Tao, J. and Sun, J., 2007. Pollutant transport and mixing in water wave field. Proceedings of 32nd Congress of IAHR, Venice, Italy, A1.a-004-O, 252.
6. Tao, J., Yuan, D., 2001.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wave forces on semi-circular breakwaters. Proceedings of the 1st Conference of Asian and Pacific Coastal Engineering 2001 (APACE2001), Dalian, China, 658-663.
7. 劉長根, 袁德奎, 陶建華, 2001. 淺水非線性水波的數學模型及其在工程中的套用. 第十屆海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丹東, 263-268.
8. Yuan, D., Lin, B., Tao, J. and Falconer, R.A., 1999. Verification of a numerical model using field monitoring data for modelling Bohai Bay. Proceeding of the 28th IAHR Congress, Graz, Austria, 34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