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張度

袁張度

袁張度袁張度(1931.6~2012.3),江蘇無錫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畢業於原上海機器製造學校(現上海理工大學),高級工程師、兼職教授、研究員。 人物簡介袁張度,1931年6月生,江蘇無錫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畢業於原上海機器製造學校(現上海理工大學),高級工程師、兼職教授、研究員。 袁張度校友幾十年如一日的忙碌,平時生活也極簡樸,他傾其所有用於創造學的研究和購置圖書,至今書架上有幾千本藏書。

基本信息


袁張度

袁張度(1931.6~2012.3),江蘇無錫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畢業於原上海機器製造學校(現上海理工大學),高級工程師、兼職教授、研究員。現任亞洲創造學會創始會長,中國創造學會名譽理事長,美國創造學會副會長(唯一非美籍的副會長);曾任第一、第二屆中國創造學會會長、上海市創造工程研究所所長、中國扶貧基金會榮譽理事、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客座教授、上海理工大學顧問教授等職。歷任上海工具機廠副廠長、上海起重運輸機械廠廠長、上海市總工會主席及黨組書記、上海市人民政府集體事業辦公室主任及黨組書記、上海市經委正局級領導、《上海經濟時報》社社長及總編輯、《新聞報》社社長等。

人物簡介

袁張度,1931年6月生,江蘇無錫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畢業於原上海機器製造學校(現上海理工大學),高級工程師、兼職教授、研究員。 亞洲創造學會創始會長, 致力於中國創造學的發展,中國創造學會,亞洲創造學會創始會長,現已建立了團體會員、實驗基地、創造發明學校(院)、創造工程院(所)、培訓中心(基地)近300個,並在近30個省、市、地區成立了創造學會。現任亞洲創造學會會長,中國創造學會名譽理事長,美國創造學會副會長(唯一非美籍的副會長);曾任第一、第二屆中國創造學會會長、上海市創造工程研究所所長、中國扶貧基金會榮譽理事、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客座教授、上海理工大學顧問教授等職。歷任上海工具機廠副廠長、上海起重運輸機械廠廠長、上海市總工會主席及黨組書記、上海市人民政府集體事業辦公室主任及黨組書記、上海市經委正局級領導、《上海經濟時報》社社長及總編輯、《新聞報》社社長等。

青少年時代的袁張度就頑強地堅持自學,他刻苦學習、不懈實踐,這也成為他不斷具有創造力的源泉。他在青年時代除業餘學習機械專業外,還自學英語,日語,通讀《毛澤東選集》、《周恩來選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資本論》,使他掌握了系統的唯物辨證方法論,對政治經濟學也有一定的了解。在年輕時,他每月堅持購書訂報;今天,已經八十多歲的袁張度仍堅持寫英文日記,閱讀《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12種報紙及《發明與創新》等機械與信息類雜誌8種。

袁張度老先生恪守時間就是金錢的真理,幾十年如一日的忙碌,一有空閒就看書,至今書架上已然有上千本圖書。袁張度老先生平時生活也極簡樸,杜絕浪費,在上海工作60餘年依然住在不滿100平米的小房子內,參加會議,發表演講時也一直都穿著最樸素的衣服。

袁張度老先生在50年代上海工具機廠時,就革新了30多種刀具、工具、專用工具機。70年代初,他所領導的環保,節能,第一個獲得市裡的獎勵。他與同事們一起開發的震動除應、熱噴塗焊、空氣負離子發生器,成為原國家經委推廣項目。他創新的周邊導軌磨床,為國家節約了一噸黃金的外匯……

袁張度老先生在上海起重運輸機械廠、上海市總工會擔任領導時,從1982-1983年起就用上了電腦管理,一次就通過5項電腦管理課題;為了解決幹部缺乏的矛盾,他首先開發了人員功能測評。

袁張度與同事們在市人大會議上第一個提出:為了解決集體和小企業貸款的老大難問題,建議成立城市信用社,後經過19年的發展,成為現在蓬勃發展的上海銀行。

他在擔任《經濟時報》社長、總編時,首先和領導班子成員們運用王選同志開發的電腦照排,並參加了國際報刊印刷展覽會;在上海市總工會工作時,與老幹部共同創建了“勞模班”,使幾百名只有初、高中文化水平的青年勞模達到大專以上程度,現在,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已是處、局級公務員或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自50年代初參加革命建設後,工作調動頻繁,袁張度領導及參加完成的工程非常多,如上海海鷗飯店,虹橋療養院改造,黃山療養院,西山療養院,支持教育會堂的建造,並領導組織完成了寶鋼,金山石化的有關任務,以及機械化橋任務的製造成功。

此外,袁張度參與開發的工程項目也受到了中國執政黨中央書記處的表彰和黨中央領導的檢閱。同時,他還出謀獻策,完成了計程車計程器等試製工作,尤其在1983年較早開發了度假村,當時受到了很大壓力與風險,袁張度不屈不撓,堅持按規律辦事,終於得到了黨中央領導的支持和肯定。

袁張度老先生在年輕時就有很強的創造性,70多歲後仍然堅持走創造發明之路。他在原來34項創造發明成果基礎上,又開發了10多個項目,如上報國家衛生部審批的茶維蘇,它可以幫助中老年人改善記憶,調節血脂、抗疲勞,延緩衰老,控制及消除血栓等,而且價格低廉;獲發明專利證書的人體完全大米蛋白,大米蛋白肽對人體細胞的修補、改善、保持和腦功能的提高,能起到重要作用,其產品已經上市,並已出口。

袁張度老先生經常說:公務員退休了,自由度大了,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誓為人類服務的觀念不能變,要做到有一份熱發一份光:要牢記“三人行必有吾師焉”的道理。他深切感到他的成長主要是從老領導那裡學到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老一輩的革命精神薰陶了他:不偏聽偏信,要重視調查研究;不依賴秘書,要自己動手;不高高在上,要通過各種方法了解下層;不能遇到矛盾繞道走;不能不懂業務而放棄領導,要不恥下問刻苦學習,變外行為內行;不能拒絕批評,要遵循“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冕”的品行。

老領導們盡心盡力為人類解放事業作貢獻的精神感染了袁張度,他願為扶貧和希望工程,為中國創造學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英屬哥倫比亞及西蒙弗雷澤大學的講壇上,“中國創造投資環境”報告,受到與會者的熱烈歡迎。原上海市長汪道涵同志為袁張度領導的研究所及學會題寫了“智慧之星”四個大字。

袁張度還利用業餘時間寫作,著有《先進車刀》、《創造技法》、《創造的潛能》、《培育智慧之星》以及合集(國際創造學論文集)等20餘部著作。其中,《創造的潛能》被評為學術成果獎。發表論文一百餘篇,其中《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企業活力的源泉》、《創造表明環境探索》、《淺談理論創新的特徵》、《入世後的製造業發展》、《我國的創造教育》、《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著我國創造學科的發展》等10篇分別獲特等獎、一等獎和優秀論文獎.,其中《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著我國創造學科的發展》入選《中國學術大百科全書》,被評為優秀論文特等獎。此外,《發明創造者的素質與創造能力開發》、《創造哲學》、《創造精神》、《交叉文化的創新》等17篇論文在美、加、德、日等多國交流發表。

1995年,袁張度獲美國傳記學會國際人文科學學位榮譽證書,1996年獲國際傳記中心20世紀成就獎。入載20世紀國際500名有成就的領導者名人錄。

逝世

上海理工大學校友、著名創造學家袁張度先生於2012年3月30日22時51分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逝世,享年82歲。上海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張仁傑代表學校參加了袁張度校友的追悼會。

袁張度校友幾十年如一日的忙碌,平時生活也極簡樸,他傾其所有用於創造學的研究和購置圖書,至今書架上有幾千本藏書。袁張度校友去世後,他的家人積極聯繫學校表示願意將他生前的2000餘冊藏書贈送給母校。4月10日上午,上海理工大學校友工作聯絡處、圖書館和研究生部相關負責人一行前往袁張度校友的家中,對其家人表示慰問,感謝他們對學校教育事業的支持。上海理工大學圖書館負責人代表學校接受捐贈,並向袁張度校友的親屬頒發了捐贈證書,表示袁張度校友身前的藏書將擺放在校友捐贈書籍專架供在校師生借閱,繼續發揮這些書籍的科學普及和育人功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