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善後大借款

袁世凱善後大借款

袁世凱善後大借款 為袁世凱政府簽訂善後借款契約的五國銀行團代表 袁世凱政府與英、法、德、日、俄五國銀行團簽訂的善後借款契約文本

1913年4月26日 袁世凱善後大借款
袁世凱善後大借款
為袁世凱政府簽訂善後借款契約的五國銀行團代表
1913年4月26日,袁世凱為了籌集戰爭經費,壓服、消滅南方國民黨的勢力,以辦理善後為名,特派趙秉鈞、陸征祥、周學熙等為全權代表,未經國會討論通過,擅自與英、法、德、俄、日5國銀行簽訂《善後借款契約》。
契約規定借款總額2500萬英鎊,年息5厘,債券九折出售,八四實收,期限47年;償還已到期的各種賠償、借款、墊款後,實際到手的僅760萬英鎊,而規定47年還清之本息竟達到6789萬英鎊;借款以鹽稅、關稅等為擔保,並附條件:借款期內,中國不得向五國銀行團以外的銀行團借款;借款的領款憑單須有外國稽核員籤押方能有效;中國聘用外國人參加鹽稅徵收事務等。
善後借款商議之初,因其條件苛刻,就遭到國民黨及各界人士的極力反對。契約簽署後,在社會上引起巨大震動,全國一片斥責之聲。黃興及皖、贛、湘、粵4省都督通電責問,參議院也提出質問書。但袁世凱藉口借款事宜曾於1912年底由臨時參議院秘密通過,拒絕將此案交國會表決。
袁世凱善後大借款
袁世凱政府與英、法、德、日、俄五國銀行團簽訂的善後借款契約文本
袁世凱善後大借款
強烈主張軍事討袁的皖督柏文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