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裘

衣裘,漢語辭彙。 拼音:yī qiú 釋義:1、指夏衣冬裘。2、專指皮裘或泛指衣服。

詞目

衣裘

拼音

yī qiú

出處與詳解

1、.夏衣冬裘。

①《周禮·天官·宮伯》:“以時頒其衣裘。” 鄭玄 註:“衣裘,若今賦冬夏衣。” 賈公彥 疏:“夏時班衣,冬時班裘。”

②《呂氏春秋·重己》:“其為輿馬衣裘也,足以逸身煖骸而已矣!”

2、專指皮裘或泛指衣服。

①《西京雜記》卷二:“ 司馬相如 初與 卓文君 還 成都 ,居貧愁懣,以所著鷫鸘裘就市人 陽昌 貰酒,與 文君 為懽。既而 文君 抱頸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貰酒。’”

②《宋書·隱逸傳上·戚同文》:“冬月,多解衣裘與寒者。”

③清 姚鼐 《<南園詩存>序》:“君家貧,衣裘薄。”

④《國語·齊語》:“奉之以車馬衣裘,多其資幣,使週遊於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士。”

⑤唐 高適《贈別王十七管記》:故交吾未測,薄宦空年歲。晚節蹤曩賢,雄詞冠當世。堂中皆食客,門外多酒債。產業曾未言,衣裘與人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