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中知曉

術中知曉,就是在全麻過程中發生意識的恢復。

簡介

術中知曉中知

在150多年的麻醉發展史中,術中知曉早就受到人們關注。1845年Horacewell公開進行的首次N2O麻醉中,病人對疼痛的描述是皮膚好象被撕開一個洞。其後一年,Williammorton成功地為GilbertAbbott進行了乙醚麻醉,Abbott事後回憶說,他知道手術的經過而不感疼痛。1942年Griffith和Johnson開始在乙醚麻醉三期二級時加用小量箭毒,同時用輔助呼吸。以後箭毒逐漸增量,進行控制呼吸。麻醉醫師很快認識到大量箭毒控制呼吸可以維持淺麻醉並保持循環穩定,然而肌松藥的套用失去了判斷麻醉深度很有價值的兩項體徵:呼吸頻率和容量,以及麻醉藥產生的肌松程度,即Guedel的乙醚分期不再適用。1945年Lancet雜誌討論了肌松藥帶來的新問題。以後文獻中就陸續出現了病人術中知曉(awareness)的報導。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Hutchinson首次報導了術中知曉。隨著外科治療對麻醉的需求,術中知曉的情況在全麻術中逐漸增多。 全麻術中知曉引起人們關注和認識,源於美國發生的多起相關的訴訟索賠、患者自殺等特殊案例。中國國內也有因全麻術中知曉導致醫療糾紛的報導。婁景盛醫生等綜述國內外文獻發現,目前已知的術中知曉發生率在美國平均為0.12%,心臟和產科手術可達1%~2%以上。國內的數據資料還很不完整,一些初步研究結果平均為2%,心臟手術可高達6%。

針對術中知曉,2005年美國麻醉醫師學會(ASA)通過了《關於術中知曉和腦功能監測的指導意見》(PracticeAdvisoryforIntraoperativeAwarenessandBrainFunctionMonitoring)。Myles等大樣本臨床研究顯示雙頻譜指數(BIS)全麻中監測能降低知曉的發生率,並認為可以降低5倍發生術中知曉的風險,使其在40~60的範圍內,基本可保證全身麻醉中的意識消失狀態。但在中國要普及這樣的監測設備來避免知曉可能需一個較長時間。 ASA是全球麻醉學界最權威的學術機構,ASA批准這個指導意見,表明他們對發生術中知曉的高度重視。國內也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並正在制定出台全國性的指導意見。

場景展現

美國探索發現頻道製作了一部有關全麻術中知曉的專題紀錄片(WhenAnesthesiaFails,當麻醉失敗時)。片中親歷者提到這樣一些聽了就感到不適的辭彙:痛苦,瀕死感,絕望,無助,煎熬,恐懼……

全身麻醉,常規步驟為麻醉藥物靜脈誘導使患者進入麻醉狀態,並行氣管插管或者喉罩控制呼吸,然後用藥物維持麻醉狀態。但發生術中知曉時,患者可能只是短暫的意識喪失或者自始至終都有知覺。肌肉鬆弛劑的使用讓你周身無力,連眼睛都無法睜開,氣管插管讓你無法呼喊。
躺在窄窄的手術床上,手腳等可能被用束扎帶固定,甚至為手術需要而被擺成了特殊的體位。視覺上能夠感到亮光或周圍一片黑暗,能夠聽到手術室內醫護人員的交談與醫療儀器發出的各種聲音,能夠感知到在你周遭發生的一切,卻不能與外界交流。如果鎮痛不足,會清晰地感到手術刀切割的疼痛、手術操作造成的不適,想求救卻無法掙扎、掙脫和叫喊。像是一場夢,希望那只是一場噩夢……
想像起來,就是那樣的恐怖與可怕。用一個極致的辭彙來形容,就是:無助的瀕死感。

類型

全麻中的知曉包括外顯記憶(陳述性記憶)和內隱記憶(非陳述性記憶)。外顯記憶在信息儲存和讀出階段均有意識參與。麻醉中內隱記憶的存在,對術中事件無有意識的回憶,但術後心理學試驗可以測出有內隱記憶存在。

症狀

多數病人描述可以聽到手術室內的聲音,麻痹感,感到焦慮、恐懼、無助和無力,其中69%病人因此導致後遺症即PTSD。用雙盲法分析對照這類病例的麻醉紀錄,研究者並不能對術中知曉病例做出確切的鑑別,記錄單上也不存在淺麻醉徵象。在這項研究中,只有35%的病人能夠敘述出術中所發生的事情。

監測

鑒於倫理學的考慮,在手術狀態下一般是不可能進行術中知曉研究的,大多數是集中在切皮之前進行麻醉知曉觀察。為確認某種監測對意識監測是否有效,就必須確定監測的標準,“獨立前臂技術(IFT)”可能是一種標準,方法是在使用肌松藥之前,在病人上臂綁以止血帶氣囊,充氣壓高於收縮壓,如果病人知曉,就會活動手指,或緊握研究者的手指,這提示病人仍然處於知曉狀態。在施行IFT技術時,利用聽覺誘發電位可作為評估術中知曉的一項指標,但由於病人之間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這種技術的正確性受到限制。在施行IFT時,利用BIS可評估術中知曉問題:使用單劑量硫噴妥鈉異丙酚誘導後,BIS小於58時不存在病人恢復意識;以此推理,BIS值小於65即意味著病人在50秒內恢復意識的可能性小於5%。應指出,上述研究結果都是在沒有手術刺激的狀態下所獲得,故並不能說明在手術刺激下這些數值仍然可靠。
監測術中知曉的眾多手段中,BIS是唯一套用於最大數量病人的一項技術,在5,000,000例以上全麻病人使用BIS監測的結果表明,83例認為可能存在術中知曉,需進一步分析,發生並大致為1/1,000,000。此83例病人中48例(59%)BIS大於65時出現術中知曉;而10例病人(12%)出現知曉當時並未使用BIS;剩餘的病例或者不能被確定或者尚未確定有術中知曉發生。此結果表明,即使術中知曉的發生率很低,BIS檢測仍與術中知曉有一定的相關性。有研究者擔心將BIS監測泛泛地不加選擇的使用,有可能導致術中知曉發生率上升。曾有個案報導,一例病人發生術中知曉時的BIS值為47,而在複查BIS儲存紀錄時,發現術中知曉時的BIS值在70以上。目前的研究顯示,術中知曉的發生率並無上升,在美國、澳大利亞瑞典等國家正在對BIS監測進行多中心研究,試圖闡明BIS監測與全麻下術中知曉的關係。

影響因素

術中知曉的影響因素較為複雜,多數麻醉醫生認為術中知曉的影響因素僅限於患者年齡、性別、術前病情分級,麻醉藥物套用的用量、追加時間、藥物配伍等。但是像既往中樞神經系統病史、手術麻醉史、中樞神經系統用藥史、麻醉性鎮痛藥物用藥史、手術類別、全麻方法等同樣會產生影響。這些因素目前尚沒有全面而肯定的研究結論,無法達成共識性的意見,對提高臨床工作的質量形成了障礙。

有些手術比較容易出現術中知曉,例如心臟手術、剖腹產手術和嚴重創傷手術,一般患者在這些手術中失血量較大。在這些手術中,麻醉師為了保證患者的血流量穩定,會有意減輕麻醉程度。另外,長期吸菸、酗酒、吸毒或患有肥胖症的病人對麻醉藥的敏感度也比其他人小,出現“術中知曉”的幾率略大一些。
已有的相關研究仍不能對術中知曉發生率及影響因素有明確統一的認定,並且現有的AEP、BIS等麻醉深度監測設備和指標都不理想。現有的干預因素和監測手段究竟能夠多大程度上降低知曉的發生率也無法全面評價。

危害性

有知曉存在的患者,特別是有過嚴重創傷體驗的患者,由於對手術過程存在不同程度的記憶,這種意外的體驗對患者來說是一種強烈的應激源,因此術中知曉對病人可造成輕重不一的精神傷害或心理障礙,在術後可能會發展成為一種創傷應激紊亂綜合徵,出現恐手術及恐醫院症,並可引起各種神經官能症,表現有焦慮、不安、失眠、重複惡夢或瀕死感,這些症狀可能很嚴重,並有一個延緩的發展過程。

索賠

病人對術中知曉提出索賠的發生率,據ASA索賠分析為1.9%,英國數據為12.2%,在美國平均賠償額為18,000,有的病人甚至提出更高的額賠償。術中知曉索賠主要發生在60歲以下、ASA為Ⅰ~Ⅱ級、擇期手術的女性。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分病例術中高血壓和心動過速的發生率僅為15%和7%,且沒有出現淺麻醉的常規徵兆。

防治

下述措施可能對預防術中知曉有所幫助:對術中不能避免淺麻醉的實施情況(如心內直視手術、創傷手術、剖宮產等),可事先告知病人術中可能發生知曉;避免完全的肌肉鬆弛,除手術需要,一般應保持四個成串刺激監測在最低限;始終使用足夠量的吸入或靜脈麻醉藥;血麻醉藥物濃度監測;BIS/AEP監測;困難插管時需重複給予誘導藥物;停止笑氣吸入時應拮抗肌松藥殘餘作用;在減少麻醉藥用量時(如急性血容量不足)應告知病人;同樣當停止麻醉用藥時,也應告知病人使之安心;使用遺忘作用強的藥物(尤其在淺麻醉時需要);利用耳塞以減少聲音刺激可能造成的術中知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