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公文寫作技巧與處理規範一本通

行政公文寫作技巧與處理規範一本通

《行政公文寫作技巧與處理規範一本通》內容簡介:公文在古代被稱之為“經國之樞機”,作為表述國家意志、執行法律法規、規範行政執法、傳遞重要信息的最主要的載體,公文是國家法律法規的延續和補充。其質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國家機關的思想理論和政策水平、對社情民意的掌握情況、對重大問題的分析處置能力,也直接關係到國家意志和法律法規與政策是否能夠科學地正確地得到貫徹和落實。 隨著行政行為的日益規範,掌握公文寫作技巧,規範公文處理行為顯得尤為重要。《行政公文寫作技巧與處理規範一本通》對從事行政管理工作和辦公室工作的同志無疑大有裨益。 《行政公文寫作技巧與處理規範一本通》的最大特點在於技巧和規範,並附有系列高規格的經典公文範例,既有格式的標準化、規範化,又有技巧的流程化、實用化,於實踐中可以揣測琢磨,於操作中可以按圖索驥,於案例中可得其精髓,對各級各類公務人員和辦公室文職工作人員是有益的參考和必備的工具。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行政公文寫作技巧與處理規範一本通行政公文寫作技巧與處理規範一本通
公文在古代被稱之為“經國之樞機”,作為表述國家意志、執行法律法規、規範行政執法、傳遞重要信息的最主要的載體,公文是國家法律法規的延續和補充。其質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國家機關的思想理論和政策水平、對社情民意的掌握情況、對重大問題的分析處置能力,也直接關係到國家意志和法律法規與政策是否能夠科學地正確地得到貫徹和落實。

隨著行政行為的日益規範,掌握公文寫作技巧,規範公文處理行為顯得尤為重要。《行政公文寫作技巧與處理規範一本通》對從事行政管理工作和辦公室工作的同志無疑大有裨益。

《行政公文寫作技巧與處理規範一本通》的最大特點在於技巧和規範,並附有系列高規格的經典公文範例,既有格式的標準化、規範化,又有技巧的流程化、實用化,於實踐中可以揣測琢磨,於操作中可以按圖索驥,於案例中可得其精髓,對各級各類公務人員和辦公室文職工作人員是有益的參考和必備的工具。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行政公文概論

一、行政公文的特點

二、行政公文的種類及其演變

三、行政公文的作用

四、行政公文寫作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 命令(令)

一、命令(令)的特點

二、命令(令)的分類

三、命令(令)的適用範圍

四、命令(令)的寫法

五、例文

第三章 決定

一、決定的特點

二、決定的分類

三、決定的適用範圍

四、決定的寫法

五、例文

第四章 公告

一、公告的特點

二、公告的分類

三、公告的適用範圍

四、公告的寫法

五、例文

第五章 通告

一、通告的特點

二、通告的分類

三、通告的適用範圍

四、通告的寫法

五、例文

第六章 通知

一、通知的特點

二、通知的分類

三、通知的適用範圍

四、通知的寫法

五、例文

第七章 通報

一、通報的特點

二、通報的分類

三、通報的適用範圍

四、通報的寫法

五、例文

第八章 議案

一、議案的特點

二、議案的分類

三、議案的適用範圍

四、議案的寫法

五、例文

第九章 報告

一、報告的特點

二、報告的分類

三、報告的適用範圍

四、報告的寫法

五、例文

第十章 請示

一、請示的特點

二、請示的分類

三、請示的適用範圍

四、請示的寫法

五、例文

第十一章 批覆

一、批覆的特點

二、批覆的分類

三、批覆的適用範圍

四、批覆的寫法

五、例文

第十二章 意見

一、意見的特點

二、意見的分類

三、意見的適用範圍

四、意見的寫法

五、例文

第十三章 函

一、函的特點

二、函的分類

三、函的適用範圍

四、函的寫法

五、例文

第十四章 會議紀要

一、會議紀要的特點

二、會議紀要的分類

三、會議紀要的適用範圍

四、會議紀要的寫法

五、例文

第十五章 決議

一、決議的特點

二、決議的分類

三、決議的適用範圍

四、決議的寫法

五、例文

第十六章 指示

一、指示的特點

二、指示的分類

三、指示的適用範圍

四、指示的寫法

五、例文

第十七章 公報

一、公報的特點

二、公報的分類

三、公報的適用範圍

四、公報的寫法

五、例文

第十八章 條例

一、條例的特點

二、條例的分類

三、條例的適用範圍

四、條例的寫法

五、例文

第十九章 規定

一、規定的特點

二、規定的分類

三、規定的適用範圍

四、規定的寫法

五、例文

第二十章 公文格式

一、有關格式的基本規定

二、公文格式詳解

三、特殊格式

四、公文格式樣本

第二十一章 公文處理規範

一、公文處理的基本內容

二、公文的行文與傳送規則

三、發文處理程式的過程

四、收文處理程式的過程

五、辦畢公文處理活動

附錄

附錄一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

附錄二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格式

附錄三 國務院公文主題詞表

附錄四 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

附錄五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標點符號用法

編輯推薦

《行政公文寫作技巧與處理規範一本通》的最大特點在於技巧和規範,並附有對應的經典公文範例,既有格式的標準化、規範化,又有技巧的流程化、實用化,實用,可操作性強。

《行政公文寫作技巧與處理規範一本通》:

描述表格化——一目了然,呈現條式化——易得要領,剖析案例化——加深理解,技巧精細化——操作工具,流程格式化——方便實用,處理程式化——便於規範。

表格化,條式化,案例化,精細化,格式化,程式化。描述表格化,呈現條式化,剖析案例化,技巧精細化,流程格式化,處理程式化。

文摘

著作權頁:

插圖:

行政公文概論

公文是“公務文書”的簡稱,是法定組織或個人在公共事務活動中依據規範的體式形成並固定使用,以直接發揮其社會管理效能和法定效力的文字材料。在我國,公文是黨和國家機關在領導黨的事業和治理國家方面,用以表達意志、傳遞命令、溝通信息的文字工具和手段。在黨的機關方面,公文是黨的機關實施領導、處理公務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規範格式的文書,是傳達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導、布置和商洽工作,請示和答覆問題,報告和交流情況的工具;在國家行政機關方面,公文是國家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規範體式的公務文書,是依法行政和進行公務活動的重要工具。

公文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公文,是指按照一定程式和格式處理各種公務的行文。其中包括《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中所明確的14種檔案以及《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中所規定的13種公文,又泛指機關在處理各種日常事務性工作中所形成並使用的常用文書,又稱事務文書、規章文書。因此,廣義的公文是指在公務活動中用以上傳下達、處理問題、反映情況、聯繫事務、商洽工作的具有特定效力和慣用體式的文書。狹義的公文,則專指國家行政機關正式規定的主要文種,是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規範格式的公務文書,是依法行政和進行公務活動的重要工具。

本書所指的公文,專指國家行政機關公文和黨的機關公文,即《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所規定的13種正式文種,《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所規定的14種公文。

一、行政公文的特點

(一)制發主體的法定性

公文與一般文章和文學作品不同。在製作主體方面,一般文章和文學作品,其主體具有隨機性,不受任何限制,可以是集體或單位署名,也可以是個人或多人署名,同時,只要有這方面的愛好,並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即可進行寫作。其作品能否發表,得到社會承認,取決於其內容質量的高低和價值的大小。而行政公文則不同。它只能由法定的機關或者黨的機關製成和發布。其作者只能是行政機關或黨的機關本身,即使是這個機關的最高負責人,也不能以個人身份製作與發布公文。命令(令)雖然很多時候是署名發布,但也是以行政身份發布,而不是以個人名義發布。除行政機關和黨的機關及其他法定機關可以發布公文以外,其他任何非官方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擅自製作和向社會發布公文。這一點,受到國家法律和有關機關的組織紀律的保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的規定,對於偽造國家行政機關公文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公文內容的權威性

行政公文與報紙雜誌上所刊載的文章不同。一般文章和文學作品代表作者個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評價和態度,其中所體現出來的觀點、主張和見解對讀者沒有任何約束和指令性作用,僅是對其產生間接的影響或者潛移默化的作用,或陶冶性情,或啟迪智慧,或增長見識等。但行政公文則不同。它是法定的國家機關協調運轉的工具,是推動國家、集體公共事務的中介。一經製作發布,即具有法定的權威性和效力,與之有關的組織和個人必須認真遵照執行,並根據公文規定的處理辦法來處理行政機關的具體工作,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違反,這是受國家法律和有關的組織紀律加以保證的。

(三)結構模式的程式性

在結構模式上,法定公文與一般文章和文學作品也有很大的區別。一般文章和文學作品在謀篇布局時,講究的是“個性”,追求的是與眾不同的結構特徵,任何一篇其他文章在寫作時,究竟需要採用何種結構形式加以體現,都是根據內容的表達需要和作者的寫作經驗、對文體的熟練程度來進行選擇的,絕對沒有固定格式的限制,可謂多姿多彩,變化多端。而法定公文則不同。它是“文有定體”,有明確規範的格式,公文的製作者必須在規範格式的範圍內進行寫作,不僅在結構上必須按規範的格式,在行款規格、內容項目的排列乃至用紙規格、印製裝訂、字型選擇、字號大小等方面都有固定的格式規範。就一般的套用文來說,也有一個大體的格式規範,但它也沒有法定的行政公文要求的那么嚴格。法定行政公文的寫作,必須在這個固定格式的規定之下寫作,絕不能標新立異。這是使公文辦理和處理趨於準確、迅速、及時、有效的需要,也是公文規範化、科學化建設的必需。如果不對公文進行規範,就會直接影響到公文的寫作質量與公文的辦文速度和處理事務的效率。

(四)語言表達的特定性

法定行政公文以實用為目的,以傳遞治理國家的策令為內容,因而在語言表達上除具有一般文章的基本特點之外,還有其獨有特性和要求。主要是:

(1)準確。準確是法定行政公文語言的生命線,是行政公文寫作的最主要要求。毛澤東同志指出:“文章和檔案都應當具有這樣三種性質:準確性、鮮明性和生動性。”(《工作方法六十條》),可以說,一篇公文的準確性程度如何,直接關係到其內容質量的高低和價值的大小。俗話說:“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就形象地說明了法定行政公文語言的準確性特點。

(2)明白。這是法定行政公文用語的又一個基本要求。也是由其自身的性質和特點所決定的。葉聖陶先生在《公文寫得含糊草率的現象應當改變》一文中指出:“公文不一定要好文章,可以必須寫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確,句穩詞妥,通體通順,讓人家不折不扣地了解你說的是什麼。”為此,在寫作時就要做到觀點鮮明,敘述清晰,邏輯分明,結構嚴謹,論述周密;貴用直筆,忌用曲筆;要直接顯露,忌含混隱諱;也不要文白夾雜,拐彎抹角。

(3)簡潔。法定行政公文重在實用,所以在語言表達方面,在準確、明白的前提下,還必須簡潔。要用極省儉的文字,表達儘可能豐富的內容,做到以少勝多。為此,需要養成一種精雕細琢的寫作作風,首先要在語言表達上認真推敲,反覆錘鍊,竭力刪掉那些可有可無的字詞句段,達到“句中無餘字,篇內無贅語”的境界。其次,在允許的情況下,適當運用簡稱。再次,適當運用一些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也可使公文的語言表達更簡潔。

(4)莊重。法定行政公文是法定的國家行政機關處理公務的工具。具有高度的政策性和法定的權威性,因而要求其用語必須做到莊嚴、鄭重。為此,在行文中,就必須注意運用規範的書面語言,少用或不用口頭語和習慣用語;要使用現代漢語通用的標準語言,不用方言土語以及表意模糊的社會流行語;要做到避“虛”就“實”,多用陳述性、敘述性語言,忌用抒情性語言,儘量不用描述性語言。此外,適當運用一些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在使公文的語言表達趨於簡潔的同時,還可使之顯得莊重。

(5)生動。有人認為,法定行政公文以實用為本,其用語應當樸實無華、不宜生動。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實際上,行政公文也同樣講求生動,只不過在表現手段上,與文學寫作中的生動不完全一樣。我們在寫作公文時,可以適當運用一些藝術上的修辭手法,包括適當的描繪,使語言具有立體感;適當運用慣用語和科學技術專門用語,使公文用語具有時代感;同時,注意公文用語的節奏感,做到聲韻和諧,讀來琅琅上口,抑揚頓挫,節奏分明;多用雙音節詞,在用句時要注意聲音的協調,句式要富於變化,長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要交替使用,努力增強語言的聲律美和節奏美。

作者簡介

高校教授和機關從事文秘工作一線工作人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