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跡形態分析原理:理論與實踐

血跡形態分析原理:理論與實踐

1 血跡形態分析的目的 血跡的分類

圖書信息

作 者: (美)詹姆斯 等 著 劉力唐暉
叢 書 名:

血跡形態分析原理:理論與實踐血跡形態分析原理:理論與實踐
出 版 社: 科學出版社ISBN:9787030213051 出版時間:2008-05-01版 次:1頁 數:444裝 幀:精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法律 > 司法制度

內容簡介

《血跡形態分析原理:理論與實踐》是一部可供犯罪現場勘察人員、法庭科學實驗室工作者、法醫病理學家、高等院校中法庭科學理論研究者以及法官、檢察官、律師等血跡分析的實踐者和套用者普遍使用的專業技術手冊。
《血跡形態分析原理:理論與實踐》分別介紹了血跡形態學、血液生物學和物理學特徵,血跡形態分類及形成機理,血跡的現場和實驗室檢測方法等;討論了有關血跡分析的法律問題。每個章節都附有案例分析和生動的圖片。

目錄

譯本序
譯者序
緒言
前言
作者
撰稿人
致謝
1 血跡形態分析緒論
導言
血跡形態分析的目的
血跡分析的科學進展
發展史
國際血跡形態分析協會
血跡的分類
低速打擊形成的血跡
中速打擊形成的血跡
高速打擊形成的血跡
科學協會的認證
血跡分析的科學研究組
血跡分析的教育和培訓
小結
2 出血的醫學和解剖學問題
3 人體血液的生物學和物理學特徵
4 血跡形成的物理特性
5 被動血跡
6 濺灑血跡的形成和相關的二次濺灑
7 撞擊濺灑血跡形成的機理
8 與噴射機理相關的噴濺血跡
9 改變的血跡
10 判斷血跡的集中區域和血跡的原始區域
11 利用計算機對血跡形態的方向性進行分析
12 檢查和記錄血跡證據
13 現場血跡的推測
14 血液和血跡的預試驗及種屬判斷
15 使用發光氨檢測血跡
16 潛在血跡印痕的化學增強方法
17 血跡形態分析案件的受理步驟
·收起全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