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膽鹼酯酶

血清膽鹼酯酶

血清膽鹼酯酶,醫學名詞。水解各種不同的膽鹼酯生成膽鹼與羧酸的一類酶。

血清膽鹼酯酶介紹

英文縮寫:CHE

膽鹼酯酶有兩類,它們都能水解乙酸膽鹼,一類是乙醯膽鹼酯酶,另一類是羥基膽鹼酯酶,膽鹼酯酶是一種水解酶,它的作用是水解乙醯膽鹼,乙醯膽鹼是膽鹼能神經(如副交感神經,運動神經,交感神經節前纖維等)末梢釋放的一種神經介質,當神經末梢受刺激引起興奮時,釋放乙醯膽鹼,與膽鹼能受體結合,發揮神經-肌肉的興奮傳遞作用,隨後,乙醯膽鹼即被膽鹼酯酶水解而失去作用,如果膽鹼酯酶的作用被抑制,就會發生乙醯膽鹼過剩而集聚現象,引起膽鹼能神經過度興奮,類似有機磷中毒的表現。
血清膽鹼酯酶是肝合成蛋白質功能的指標,臨床上主要用於估計肝臟疾病的嚴重程度和阿米巴肝病的診斷。

血清膽鹼酯酶(CHE)正常值

(1)酶速率法(37℃):4300~10500U/L。

CHE活性診斷肝硬化的ROC曲線CHE活性診斷肝硬化的ROC曲線

(2)試紙法:38~80U/ml。
(3)比色法:血清:130~310U/ml,全血:8~120U/ml。
(註:具體參考值請根據各實驗室而定,)

血清膽鹼酯酶(CHE)臨床意義

1.病理性降低:(1)肝臟疾病,如肝硬化代償期、肝昏迷、阿米巴肝膿腫;(2)肝外疾患,如全身營養不良、重度貧血、癌症晚期、血吸蟲病、敗血症、重症肺結核等。(3)有機磷中毒。

2.病理性升高:見於腎病綜合徵、甲亢、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脂肪肝,原發性家族性高CHE血症,血清CHE變異,原發性肝癌等。
空腹12小時取靜脈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