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晨峰

血壓晨峰

血壓在一天中是波動的,存在血壓變異。正常人的收縮壓及舒張壓呈明顯的晝夜節律。人體由睡眠狀態轉為清醒並開始活動,血壓從相對較低水平迅速上升至較高水平,這種現象即為“血壓晨峰”(morning surge)。

臨床意義

而有意義的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也呈明顯的晝夜節律,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腦卒中等都於清晨高發,而夜間發生率較低。這些現象說明,清晨血壓急劇升高或者說異常血壓晨峰現象,可能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然而,到目前為止,已經明確血壓晨峰過高是心血管病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但將血壓晨峰真正用於臨床高血壓患者的管理實踐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診斷標準

血壓晨峰到底該如何定義?目前缺乏共識。從血壓的上升幅度的角度,常用的有以下四種定義方法 ,一般以收縮壓作為計算標準:

(1) “睡眠-谷”血壓晨峰(Sleep-trough Surge):起床後2小時內血壓的平均值減去包括夜間最低血壓在內的1h

平均血壓(即最低血壓及其前後兩個血壓共3個血壓值的平均值);

(2) “覺醒前”血壓晨峰(Preawakening Surge):起床後2小時內血壓的平均值減去起床前2h內血壓的平均值;

(3) “起床”血壓晨峰(Rising Surge):起床時血壓與起床前30分鐘內臥位血壓之間的差值;

(4) “清晨-晚上”血壓差值(Morning-evening Difference):以家庭自測血壓為依據,用清晨血壓平均值減去夜間血壓平均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