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槽管

螺旋槽管

螺旋槽管 亦稱螺旋槽紋管,是一種優良的雙面強化換熱管,對管內單相流體的換熱過程有著顯著的強化作用。流體在管內流動時受螺旋槽紋的引導,靠近壁面的部分流體順槽旋轉;另一部分流體順壁面沿軸向流動時,螺旋形的凸起也使流體產生周期性的擾動。前一種作用有利於減薄流體邊界層;後一種作用引起邊界層中流體質的擾動,因而可以加快壁面至流體主體的熱量傳遞。兩種作用綜合作用的結果,使管內換熱效果得到加強。詳細介紹了其工作原理、特點、結構參數、性能評價指標、生產方式以及套用等內容。

簡介

螺旋槽管亦稱螺旋槽紋管,是一種優良的雙面強化換熱管,對管內單相流體的換熱過程有著顯著的強化作用 。特別是現今節能與環保的問題日益突出,如何提高同軸換熱器的換熱效率,減少能量傳遞過程的不可逆損失,更合理和有效地利用能源,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螺旋槽管分為螺旋槽管直管及盤旋螺旋管。學者對其換熱機理比較一致的看法是:一方面由於螺旋槽的引導作用加強了徑向擾動;另一方面,發生了繞流脫體,形成回流區,在再附點處換熱最強,同時由於流體的旋轉和脫體使得摩擦阻力增大。當換熱加強時摩擦阻力係數也隨之升高,換熱性能的提升有利於減少熱傳遞過程的火用損因此有利於減少對高品位能的消耗,但是摩擦阻力係數提升的同時也增加泵功率,從而增大了能量損失。流體在管內的流動很複雜,評價其性能需綜合考慮流動阻力與換熱特性兩方面,在前人的基礎上考慮管內流動和傳熱兩方面推導了螺旋槽管的性能評價準則,得出了管的性能係數(PEC),並根據評價準則對比兩組螺旋槽管直管和盤旋螺旋管的性能,分析槽深和螺距對螺旋槽管性能的影響。

螺旋槽管的工作原理

螺旋槽管 ,就是普通換熱管經軋制或用其它加工方法在其內外表面形成螺旋槽道的一種高效換熱管形。流體在管內流動時受螺旋槽紋的引導,靠近壁面的部分流體順槽旋轉;另一部分流體順壁面沿軸向流動時,螺旋形的凸起也使流體產生周期性的擾動。前一種作用有利於減薄流體邊界層;後一種作用引起邊界層中流體質的擾動,因而可以加快壁面至流體主體的熱量傳遞。兩種作用綜合作用的結果,使管內換熱效果得到加強。管外的強化傳熱主要體現在冷凝過程,當殼程有冷凝相變時,螺旋槽成為排泄凝液的通道,可使凹槽兩邊的冷凝液膜減薄,從而減少熱阻,提高冷凝給熱係數。

螺旋槽管的特點

⑴管內管外可同時強化傳熱。

⑵加工成本低

⑶適用面廣。對管內外介質的蒸發、冷凝、氣態流傳熱、液態流傳熱均有強化作用。

螺旋槽管結構參數

四頭、六頭及八頭螺旋槽管的實物截面圖 四頭、六頭及八頭螺旋槽管的實物截面圖

螺旋槽管分為單頭螺旋槽管及多頭螺旋槽管多頭螺旋槽管一般有四頭、六頭及八頭,圖 2 為四頭、六頭及八頭螺旋槽管的實物截面圖 。

圖 3 給出了單頭螺旋槽管的截面結構示意圖,螺旋槽管幾何特徵包括:內徑 di、槽深 e 及螺距 p。

很多文獻認為 e/di、p/di 是影響螺旋槽管換熱性能的主要參數。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分析認為p/di=0.5~0.75,e/di≤0.054 的單頭螺旋槽管傳熱效果最好。對於六頭螺旋槽管而言,流體在流經一個周期或螺距過程中要經歷 6 道凸起,而在任意截面上也分布有 6 個凸起,所以本文採用 e/Ndi 和 p/Ndi 作為多頭螺旋槽管的特徵參數,

編號 e/Ndi p/Ndi 槽深 e(mm) 螺距 p(mm) 內徑 di(mm) 計算長度mm)

1 0.03 0.2944 5 50 28.3 1050
2 0.03 0.4122 5 70 28.3 1050

3 0.03 0.59 5 100 28.3 1050
4 0.02 0.2944 3.4 50 28.3 1050
5 0.02 0.4122 3.4 70 28.3 1050

6 0.02 0.6184 3.4 105 28.3 1050

7 0.01 0.206 1.7 35 28.3 1050
8 0.01 0.4122 1.7 70 28.3 1050
9 0.01 0.6184 1.7 105 28.3 1050

10 0.03 0.2944 5 50 28.3 691

11 0.03 0.4122 5 70 28.3 691
12 0.03 0.59 5 100 28.3 691

13 0.02 0.2944 3.4 50 28.3 691
14 0.02 0.4122 3.4 70 28.3 691
15 0.02 0.6184 3.4 105 28.3 691

16 0.01 0.206 1.7 35 28.3 691

17 0.01 0.4122 1.7 70 28.3 691

18 0.01 0.6184 1.7 105 28.3 691

螺旋槽管性能評價準則

強化換熱最早的評價標準是 Nu/Nu0,此時研究的重點為表面傳熱係數的提高 。而後又發現摩擦阻力係數會隨表面傳熱係數的提升而快速增加,以其值是否大於 1 作為強化換熱效果好壞的評價標準,顯然這是不合適的。對於強化換熱熱管,在低雷諾數下可以獲得較高的換熱係數,仍具有較好強化換熱效果。故 Webb[9]基於前人的研究提出了一套 比 較 完 整 的 性 能 評 價 標 準 (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iteria,PEC)。強化換熱的目的分為三種:增大熱負荷、降低功率消耗及減少換熱面積。Webb 的三個評價標準的敘述如下:相同換熱面積和泵功率下,強化元件與光管的換熱量之比 Q/Q0;相同換熱量和泵功率下,強化元件與光管的換熱面積之比 F/F0;相同換熱量和換熱面積下,強化元件與光管的泵功率之比。

螺旋槽管的生產方式

螺旋槽管的生產方式目前主要有:

軋制方法

即將用於生產焊管的帶鋼在其表面上用軋制的方法加工出斜溝槽,然後帶鋼經過成型機生產出帶內螺紋的焊管 。這種方法在軋槽時由於受力的非對稱性使生產薄壁管的成型穩定性較差,尤其是生產小直徑薄壁管時更為突出。

拉拔方法

即採用無縫管或焊管做坯料,使用螺旋芯頭經拉拔成型。這是目前我國生產螺旋槽管較普遍採用的成型方法。這種成型方法生產效率低(對於較大直徑管材只能是非連續生產),拉拔芯棒溝槽曲線形狀設計不合理或加工不理想,將使生產出的螺旋槽管的凸筋形狀畸變。

滾壓方法

就是利用帶滾輪的滾壓工具,以一定的壓力在待加工管材表面作相對滾動,使金屬表面產生塑性變形,加工出圓弧形、錐形凹槽以及其它形狀的外表面。滾壓加工方法其中一種稱為新卡盤裝置,它是由圓形卡盤胎組成,在卡盤胎上均勻地布置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盤爪,在每個盤爪用小軸固定一個滾輪,其尺寸由加工螺紋型線的要求而定。還有一種滾壓加工螺旋槽管的方法,就是採用三軋輥在專用工具機上加工。

螺旋槽管空氣預熱器在煤粉鍋爐中的套用

電站鍋爐空氣預熱器主要有2類:管式空氣預熱器和迴轉式空氣預熱器,各有其優缺點螺旋槽管是綜合性能最被看好的一種強化傳熱管件,與光管相比,管內換熱係數可提高1倍,甚至還可更大,用於替代煙氣在管內流動的光管作空
氣預熱器,不僅可提高其傳熱能力,還可提高管子的壁面溫度,減輕預熱器低溫段的低溫腐蝕和積灰堵灰[10,11].由於螺旋槽管空氣預熱器的優越性,特別是在減少積灰堵灰方面獨樹一幟,自下關電廠第1台螺旋槽管替代光管作空氣預熱器投運以來,至今國內已大量採用螺旋槽管空氣預熱器.螺旋槽管替代光管作空氣預熱器,可減輕末級空氣預熱器的積灰堵灰,提高傳熱能力,因而可降低排煙溫度及提高熱風溫度;可以替代迴轉式空氣預熱器,解決其漏風和堵灰問題,此外還可根據不同的具體情況解決鍋爐的一些特殊問題.

螺旋槽管傳熱特性和強化機理的研究為工業套用奠定了基礎.本文所提供的傳熱特性關聯式及相關資料可以作為螺旋槽管傳熱管件的設計依據.

螺旋槽管作為電站鍋爐空氣預熱器的傳熱管件,大量套用於現役煤粉鍋爐空氣預熱器的更換改造和新鍋爐的整套設計,其性能明顯比其他型式空氣預熱器優越.

對於任何一種新的強化傳熱技術,僅停留在理論上的研究是不夠的,還應對其套用領域進行深入的了解、調查和研究,並掌握有針對性地解決存在問題的方法,才能在實踐中得到推廣套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