螌蝥

螌蝥

螌蝥即斑蝥。有黑色硬殼。鞘翅基部有兩個大黃斑﹐中央前後各有一黃色波紋狀橫帶。足具黑色長絨毛﹐關節處能分泌黃色毒液﹐皮膚接觸後能起水泡。成蟲危害大豆﹑花生等農作物。中醫入藥﹐有毒﹐主治瘰癘惡瘡等。

基本信息

螌蝥特徵

bān máo

螌蝥圖冊 螌蝥圖冊

螌蝥即斑蝥。有黑色硬殼。鞘翅基部有兩個大黃斑,中央前後各有一黃色波紋狀橫帶,足具黑色長絨毛,關節處能分泌黃色毒液,皮膚接觸後能起水泡。成蟲危害大豆﹑花生等農作物。中醫入藥,有毒,主治瘰癘惡瘡等。

螌蝥的意思和發音

bān máo

藥用價值

斑蝥辛熱,有大毒。歸肝、胃、腎經。有攻毒蝕瘡,破血散結之功,具有一定的抗腫瘤作用,也用於治療牛皮癬、狂犬病等。斑蝥入丸、散內服,成人用量為0.03~0.06克。斑蝥主要成分為斑蝥素(占1%~1.2%)、揮髮油、酸類、蠟樣物質、脂肪、蟻酸和色素等。斑蝥素為致毒物質,且毒性強烈。對皮膚、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內服斑蝥可引起胃腸炎症、黏膜壞死,可損害腎小球及泌尿道。內服1.5~3克斑蝥可致命,斑蝥素致死量為30毫克。外用也有引起中毒的報導。斑蝥素為脂溶性結晶型化合物,易溶於鹼性溶液中(在救治時靜滴5%小蘇打非常關鍵),部分以游離形式存在,部分以成鹽存在,主要從腎臟中排泄。

中毒症狀

斑蝥的中毒症狀,一是局部刺激症狀,如皮膚黏膜出現灼燒、疼痛、口渴、吞咽困難、出血、水腫、發泡等。二是消化道症狀,如嘔吐、劇烈腹痛,甚則潰瘍、便血等。三是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如神志不清、昏迷,眼球轉動不靈、復視,語言困難、口唇麻木,甚則肢體癱瘓、軟而無力等。四是肝腎泌尿系統的損害症狀,出現排尿困難、血尿、尿疼、腰痛、泌尿系統感染,甚則肝功能損害、腎功能衰竭等,若救治不及時,患者多因肝腎功能衰竭而死亡。故在此提醒患者不要相信游醫,請找專科醫生診治,以免耽誤治療時機又傷害自己的身體。在使用斑蝥時必須嚴格掌握用量,防止中毒事件的發生.

著書記載

《綱目》

斑蝥,專主走下竅,直至精溺之處,蝕下敗物,痛不可當。葛氏云:凡用斑蝥,取其利小便,引藥行氣,以毒攻毒是矣。楊登甫云:瘰癧之毒,莫不有根,大抵以斑蝥、地膽為主,制度如法,能使其根從小便中出,或如粉片,或如血塊,或如爛肉,皆其驗也。但毒之行,小便必澀痛不可當,以木通、滑石、燈心輩導之。

《本草經疏》

斑蝥,近人肌肉則潰爛,毒可知矣。性能傷肌肉,蝕死肌,故主鼠瘺疽瘡疥癬。辛寒能走散下泄,故主破石癃血積及墮胎也。甄權主瘰癧,通利水道,以其能追逐腸胃垢膩,復能破結走下竅也。斑蝥,性有大毒,能潰爛人肌肉,惟瘰癧、癲犬咬或可如法暫施,此物若煅之存性,猶能齧人腸胃,發泡潰爛致死,即前二證亦不若用米同炒,取氣而勿用質為穩,余證必不可餌。

《本經》

主寒熱,鼠瘺,惡瘡疽,蝕死肌,破石癃。

《別錄》

主疥癬,血積,墮胎。

《藥性論》

治瘰癧,通利水道。

《日華子本草》

療淋疾,敷惡瘡瘺爛。

《綱目》

治疝瘕,解疔毒、沙虱毒、輕粉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