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夷共和國

蝦夷共和國

蝦夷共和國(日語原文 蝦夷共和國 假名 えぞ きょうわこく 羅馬字 Ezo Kyōwakoku)(1868年-1869年,蝦夷今稱北海道,箱館今稱函館)因抵抗日本明治政府而於1868年12月,成立於北海道函館。對外稱“蝦夷共和國”,對內則稱“蝦夷德川將軍家臣武士團領國”。蝦夷共和國與明治政府分庭抗禮,僅存活一百二十五天。1868年4月,德川幕府向薩長聯軍投降,戊辰戰爭結束,新的日本帝國建立。但幕府海軍奉行榎本武揚拒絕交出幕府艦隊,帶領八艘軍艦北上蝦夷函館,占據西洋式武裝城堡“五棱廓”。接著以“德川脫藩家臣團”的名義,照會英國及法國領事,獲得其承認“蝦夷共和國”為事實上獨立的國家,且承諾“嚴守中立”。隨後,擁幕志士湧入五棱廓,新撰組的土方歲三也在其中,另有部分法籍官兵,共有軍隊三千餘人。12月28日,士官級以上幹部投票,選出榎本為蝦夷共和國總裁(總統)。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蝦夷共和國(日語原文 蝦夷共和國 假名 えぞ きょうわこく羅馬字 Ezo Kyōwakoku)(1868年-1869年,蝦夷今稱北海道,箱館今稱函館)因抵抗日本明治政府而於1868年12月,成立於北海道函館。對外稱“蝦夷共和國”,對內則稱“蝦夷德川將軍家臣武士團領國”。與明治政府分庭抗禮,僅存活一百二十五天。

歷史

1868年4月, 江戶無血開城, 新的明治政府建立。但幕府海軍奉行榎本武揚拒絕交出幕府艦隊,帶領八艘軍艦北上蝦夷函館,占據西洋式武裝城堡“五棱廓”。擁幕志士湧入五棱廓,新撰組的土方歲三也在其中,另有部分法籍官兵,共有軍隊三千餘人。12月25日,士官級以上幹部投票,選出榎本為蝦夷共和國總裁(總統)。

明治政府外務卿岩倉具視通過外交渠道,要求歐美各國撤回“中立承認”,並隨即發兵討伐。1869年(明治二年)初春爆發箱館戰爭,蝦夷共和國戰敗,土方歲三戰死。明治二年5月17日(陽曆1869年6月26日)榎本決定投降,五棱廓於5月18日轉交給政府軍陸軍參謀黑田清隆,成立一百多天的蝦夷共和國結束,同時也代表幕末內戰“戊辰戰爭”的終結。

事後,榎本入獄服刑至明治五年獲得特赦。兩年後,出任駐俄公使,與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簽訂“樺太千島交換條約”,立下大功。

閣僚介紹

總裁榎本武揚

副總裁藤原次仁

海軍奉行荒井郁之助

陸軍奉行大鳥圭介

陸軍奉行並土方歲三

箱館奉行藤原尚志

箱館奉行並中島三郎助

江差奉行松岡四郎二郎

江差奉行並小杉雅之進

松前奉行人見勝太郎

開拓奉行沢太郎左衛門

會計奉行榎本道章

會計奉行川村錄四郎

軍艦頭甲賀源吾

歩兵頭古屋佐久左衛門

陸海軍裁判頭取藤原佐木

陸海軍裁判頭取今井信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