蝣

昆蟲名。“蜉蝣”的省稱 mayfly。如:蜉蝣(同“蜉蝤”。蟲名。幼蟲生活在水中,成蟲褐綠色,有四肢,生存期極短);蝣羽(“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詩·曹風》。後以“蝣羽”指奢侈的服飾) 因蜉蝣成蟲存活時間很短而得名;中文裡俗稱為蜉蝣,簡稱蝣;英文為mayflies。 蜉蝣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成蟲常在溪流、灘湖附近活動。稚蟲水生,為魚及多種動物的食料。根據稚蟲對水域的適應與要求,可用於監測水域的類型與污染程度。

基本信息

簡述

yóu

〈名〉

蟲體小至中型,細長,體壁柔軟。複眼發達,單眼3個。觸角短,剛毛狀;口器咀嚼式,但上、下顎退化,沒有咀嚼能力。翅膜質,翅脈網狀,前翅很大、三角形;後翅退化,小於前翅;翅脈原始,多縱脈和橫脈,休息時豎立在身體背面。雄蟲前足延長,用於在飛行中抓住雌蟲。腹部末端兩側著生1對長的絲狀尾須,一些種類還有一根長的中尾絲(圖28-6)。

原變態,一生經歷卵、稚蟲、亞成蟲和成蟲4個時期。成蟲不取食,壽命極短,只能存活數小時,多則幾天,故有朝生暮死之說。雌蟲產卵於水中。卵小,白、綠或淡褐色,圓或橢圓形。卵一端常有附著的帽狀物,或從卵的表面伸出有粘性的細絲( 21-2B)。稚蟲腹部具氣管鰓和絲狀尾須(8-8A)。

蜉蝣變為成蟲後還要脫皮。具有亞成蟲期(subimago)是其獨特的特徵。亞成蟲形似成蟲,但體表、翅、足具微毛,色暗,翅不透明或半透明,前足和尾須短,不如成蟲活躍。

稚蟲常扁平,複眼和單眼發達;觸角長,絲狀。腹部第1~7節有成對的氣管鰓,尾絲2~3條。大部分種每年1代或2~3代,在溫暖地區 10~15天能完成發育。稚蟲一般脫皮 10多次。稚蟲主要食水生高等植物和藻類,少數種類捕食水生節肢動物。

主要分布在熱帶至溫帶的廣大地區,全世界已知2 250種,我國已知約250種。

中文解釋

讀音

蝣i

拼音:yóu 注音:ㄧㄡˊ

筆畫部首

部首:蟲,部外筆畫:9,總筆畫:15

五筆86&98:JYTB倉頡:LIYSD鄭碼:ISMY

筆順編號:251214415331521四角號碼:58147UniCode:CJK 統一漢字U+8763

基本字義

yóu ㄧㄡˊ

◎ 〔蜉~〕見“蜉”。

方言集匯

◎ 粵語:jau4

◎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 ju2 [陸豐腔] jiu3 [海陸豐腔] riu2 [梅縣腔] ju2 [客英字典] ju2 [客語拼音字彙] yiu2 [寶安腔] ju2 (jiu2)

詳細字義

◎ 蝣yóu

〈名〉

昆蟲名。“蜉蝣”的省稱 [mayfly]。如:蜉蝣(同“蜉蝤”。蟲名。幼蟲生活在水中,成蟲褐綠色,有四肢,生存期極短);蝣羽(“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詩·曹風》。後以“蝣羽”指奢侈的服飾)

康熙字典

【申集中】【蟲字部】蝣 ·康熙筆畫:15·部外筆畫:9

《唐韻》以周切《韻會》夷周切,$音由。蜉蝣。詳蜉字注。又《集韻》力求切,音流。義同。亦作䖻。又與蝤通。詳下蝤字注。

英文解釋

English

mayfly, emphemera strigata

蝣—意象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寄蜉

蜉蝣是中國文人騷客心儀的對象。《詩經·曹風》就歌唱過:「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采衣服」,把蜉蝣羽翼同婦女衣裙聯繫起來了,像輕雲舒捲,如嫩柳拂水。《淮南子》進一步說:「蠶食而不飲,二十二日而化;蟬飲而不食,三十日而蛻;蜉蝣不食不飲,三日而死」,更作了科學上的比較描述。到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更加了神來的一筆:「蜉,水蟲也,……朝生暮死」,一句話抓住了蜉蝣的生態特徵。西洋人也早就發現了蜉蝣夭壽,它的昆蟲學學名叫做ephemeron,是希臘哲人亞理士多德給起的,意思直截了當就是「短促」。

我國古代人對蜉蝣習性的觀察

“蜉蝣”一詞最早出現於《詩經·國風·曹》中的《蜉蝣》詩(可能作於曹昭公在位的公元前661—公元前651年間)。其詩云:

(序)《蜉蝣》,刺奢也。昭公國小而迫,無法自守。好奢而任小人,將無所歸依焉。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

蜉蝣掘閱,麻衣如雪。心之憂矣,於我歸說?

詩中最難解的是最後一句。根據鄒樹文(1956)的考證,“掘閱”是雙聲疊韻,同“閱”,即容貌,並且與上兩句中的“之羽”、“之翼”對應。而藍菊蓀(1982)和陳子展(1983)都將此解釋為“改變容貌”,多出一個動詞,似乎沒有鄒樹文的解釋好。他們兩人對詩中最後一個字“說”的解釋為“歇”。

從詩序和詩文內容來看,詩人是借漂亮而短命的蜉蝣來諷刺時事,表達朝不保暮的憂心。可見詩中的“蜉蝣”即是現今昆蟲綱Ephemeroptera目的昆蟲,故將本目譯為“蜉蝣目”是對的(鄒樹文,1956,1981)。

由於歷代對《詩經》的解釋層出不窮,故古代許多人對蜉蝣都有過記述和考證,但可惜絕無具體描述形態的。

《爾雅》可能始創於西周(公元前1027始)。自其創始,直到西漢,歷時在千年以上,其間不斷有所增補。其在“說蟲”部說:“蜉蝣渠略”。

荀況(公元前三世紀人)《荀子·大略篇》:“不飲不食者,蜉蝣也。”

毛亨(公元前二世紀人)《毛傳》:“蜉蝣,渠略也。朝生暮死,猶有羽翼以自修飾。楚楚,鮮明貌。采采,眾多也。掘閱,容閱也。如雪,言鮮潔。”

西漢戴德(約公元前93—49)《夏小正》:“五月蜉蝣有殷。殷,眾也。蜉蝣殷之時也。蜉蝣者,渠略也,朝生而暮死,有何也,有見也。”

三國魏國阮籍(公元三世紀初)《詠懷》:“蜉蝣玩三朝,采采修羽翼。”

晉朝郭義恭(公元三世紀人)《廣志》:“蜉蝣可燒啖,美於蟬。蜉蝣在水中翕然生,復水上,尋死,隨流而去。”

晉朝傅鹹(公元239—294)《蜉蝣賦》:“讀詩至蜉蝣,感其雖朝生暮死,而能修其羽翼,可以有興,遂賦之。有生之薄,是曰蜉蝣。育微微之陋質,羌采采而自修。不識晦朔,無意春秋。取足一日,尚又何求?戲渟淹而委余,何必江湖而是游。”

唐張九齡《感懷》:“魚遊樂深池,鳥栖欲高枝,嗟爾蜉蝣羽,薨薨亦何為?”

宋蘇軾《前赤壁賦》(公元1082年):“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宋羅願(公元1174)《爾雅翼·釋蟲》:“蜉蝣朝生而暮死。蓋蜉蝣者速死之物,故以刺曹公之好奢,言雖衣服楚楚,安能久也。淮南子曰,蠶食而不飲,二十二日而化。蟬飲而不食,三十日而蛻。蜉蝣不食不飲,三日而死。又曰鶴壽千歲以極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盡其樂。蓋以旦暮為期,遠不過三日爾 。蜉蝣出有時,故王褒頌聖主得賢臣頌雲,蟋蟀俟秋吟,蜉蝣出以陰,言知時也。又許叔重注《淮南子》言,朝菌者,朝生暮死之蟲也。生水上,狀似蠶蛾,一名孳母,海南謂之蟲邪。則亦蜉蝣之類。按今水上有蟲,羽甚整,白露節後即群浮水上,隨水而去,以千百計。宛陵人謂之白露蟲。” 明劉昌:《縣笥瑣探恃才傲物》:“湯家公子喜誇詡,好似蜉蝣撼大樹。”

另外,清陳夢雷等在《古今圖書集成·禽蟲典》(公元1726年)和日本人岡元鳳(公元1784)在《毛詩品物圖考》中還繪出了蜉蝣圖(圖1.1,圖1.2)。

由上可知,歷代古人對蜉蝣外觀和生活習性的觀察是很細微的,清楚指明蜉蝣是一種生活期極短的昆蟲,生活在水中,死後隨水漂流。蜉蝣外表漂亮但很柔弱。可見古人的觀察是符合實際的。

但同時,一部分古人可能因講不同方言的緣故,而將“蜉蝣”錯誤地解釋為一類甲蟲或蛾子, 故朱弘復、高金聲(1950)仍認為蜉蝣可能是一種金龜子。如:

三國吳人陸璣(公元三世紀初)《毛詩草木蟲魚疏》:“蜉蝣,方土語也。通謂之渠略。似甲蟲,有角。大如指,長三四寸。甲下有翅能飛。夏月陰雨時地中出。今人燒炙之,美如蟬也。”

晉郭璞(公元四世紀初)《爾雅注》:“(蜉蝣)似蟲吉蟲羌 ,身狹而長,有角,黃黑色。聚生糞土中,朝生暮死。豬好啖之”。《遊仙詩》:“借問蜉蝣輩,寧知龜鶴年。”他在《爾雅音圖》中還繪出了蜉蝣圖。

孔穎達(公元642年)《毛詩正義》:“郭璞曰(蜉蝣)似蟲吉蟲羌 ,身狹而長,有角,黃黑色。聚生糞土中,朝生暮死。豬好啖之。陸璣疏雲,蜉蝣,方土語也。通謂之渠略。似甲蟲,有角。大如指,長三四寸。甲下有翅能飛。夏月陰雨時地中出。今人燒炙之,美如蟬也。樊光謂之糞中蠍蟲,隨陰雨時為之朝生暮死。”

北宋陸佃《土卑 雅·釋蟲》(公元1125年其子作序):“(蜉蝣)蟲似天牛能飛。燒而啖之,美如蟬也。翕然生。復水上,尋死,隨流。”

南宋戴侗(公元1241—1276)《六書故》:“按詩稱蜉蝣羽翼以興,衣服之采采粲粲,甲蟲雖有羽毛,詠物者不應舍甲而言羽。荀子言蜉蝣不飲不食,渠略攻食糞土,亦非不飲不食者也。蜉蝣蓋羽蟲,疑即夜蛾。夜蛾粉翅,如蝶而小,四月陰雨時多生麥田中,夜則飛撲燈火。不飲食類蠶蛾,故其不能久,近似所謂朝生暮死者。蓋以其不飲食而但翻飛,故謂之蜉蝣也邪。”

明李時珍(公元1518—1593)《本草綱目·蟲羌 蟲良 條·附錄蜉蝣》(公元1587):“蜉蝣一名渠略。似蟲吉蟲羌而小,身狹而長,有角,黃黑色,甲下有翅能飛。夏月雨後叢生糞土中,朝生暮死。豬好啖之。人取炙食,雲美如蟬也。蓋蟲羌 螂、蜉蝣、腹蟲育、天牛,皆蠐螬、蠹、蠍所化此。亦蟲羌 蟲良 之一種,不可不知也。或曰蜉蝣水蟲也,狀似蠶蛾。朝生暮死。”

明王土斤、王恩義父子(公元1609年)《三才圖會》:“(蜉蝣)形似天牛而小,有角,長三四寸,黃黑色,早下有翅能飛。燒而啖之,美如蟬也。翕然生。復水上,尋死,隨流。梁宋之間曰渠略。叢生糞土中,朝生暮死。有浮游之義,故曰蜉蝣也。”

拼音是you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