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蟻亞科

蜜蟻亞科

蜜蟻亞科巨大而顯眼螞蟻在大洋州熱帶地區大量分布。

基本信息

密蟻亞科

 蜜蟻亞科 蜜蟻亞科

蜜蟻亞科巨大而顯眼螞蟻在大洋州熱帶地區大量分布。

蜜蟻亞科目前只一屬蜜蟻屬Myrmecia(另3化石屬),已描述大約90種或亞種。

中國目前未見分布。


特點

蜜蟻亞科螞蟻結節2節大

前後結節有明顯差異(前結節petiole,後結節postpetiole)

上顎成比例長和巨大複眼大

有極強捕食性螞蟻毒液對獵物致命。
蜜蟻亞科螞蟻以犬蟻或澳洲跳蟻名字聲明遠揚

在大洋州以其巨大體型發達複眼和修長上顎極容易分辨出來

結構

密蟻結構密蟻結構

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六足,體壁薄且有彈性,有膜翅,硬而易碎。

頭部變化很多,通常闊大。頭部重量和體重相比,在陸生動物中是最重要的。

有性及無性雌蟻的觸角是膝狀,雄蟻觸角簡單,為4-13節。複眼小,退縮,偶有完全缺如。單眼3隻,位於頭頂,工蟻或無單眼。

口器發達,上唇退化,上顎有各種形狀,在寬而大,或長或短,也有直的或彎的,或有簡單的齒,下顎正常,有1~6節。內顎葉簡單。下唇有須,亞頦,有中唇舌和兩個小的側唇舌;下唇舌1~4節。

胸部分明。第一腹節(並胸腹節與後胸相癒合而伸長。腹部位於並胸腹節之後,腹部前端顯著縊縮成為腹柄。腹柄為一節或兩節,如有兩節,其第二節稱為後腹柄。每節上有一個或兩個背瘤,或有直立的或傾斜的鱗片。柄後節膨大形成腹部,由7~8節組成,雄蟻較雌蟻多一節。腹部有氣孔8對。若干屬有摩擦發音器,由後腹柄上的一個銼與柄後節第一節上的摩擦面構成。

產生年代

螞蟻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波羅的海沿岸撿到的嵌著螞蟻遺骸的琥珀化石來看,螞蟻至少有4500萬年的歷史,事實上它們的祖先可以追溯到1億多年前的中生代。

隨著環境和歷史的變遷,軀體龐大的恐龍早已滅絕,而身軀細小的螞蟻依靠集體的力量生存、繁衍,而今已成為一個鼎盛的王國,其數量在上百萬種陸生動物中首屈一指。

生活方式

墨西哥密蟻墨西哥密蟻

北美沙漠中,墨西哥蜜蟻必須要學會利用自己的身體作為食物儲存器。它們體內充滿了大量的流體儲備食物。需要時,可以通過反芻重新獲取體內的營養。

還有一種墨西哥蜜蟻專門以吮吸甜柞樹等的樹汁為生。除滿足每日正常生活需要之外,精明的蜜蟻把多餘的甜汁釀製成蜜,小心翼翼地貯存在“活蜜桶”里。這些“活蜜桶”是一些享有特殊待遇的螞蟻,除貯蜜之外,它們不再參與其他任何勞動。待到蟻群斷糧季節,“活蜜桶”便“開倉放糧”,接濟同胞。

蟻科

蟻科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昆蟲綱 Insecta

目:膜翅目 Hymenoptera

亞目:細腰亞目 Apocrita

總科: 胡蜂總科 Vespoidea

科:蟻科

本表採用的是Barry Bolton在2003年使用的分類系統,該分類系統總計螞蟻21現生亞科。
切葉蟻亞科:Myrmicinae蟻亞科:Formicinae猛蟻亞科:Ponerinae 臭蟻亞科:Dolichoderinae
偽切葉蟻亞科:Pseudomyrmecinae 粗角猛蟻亞科:Cerapachyinae 雙節行軍蟻亞科:Aenictinae 行軍蟻亞科:Dorylinae
細蟻亞科:Leptanillinae 原臭蟻亞科:Aneuretinae 蜜蟻亞科:Myrmeciinae 刺猛蟻亞科:Ectatomminae
異猛蟻亞科:Heteroponerinae卷尾猛蟻亞科:Proceratiinae 鄰雙節行軍蟻:Aenictogitoninae 擬細蟻亞科:Leptanilloidinae
新蟻亞科:Apomyrminae 鈍猛蟻亞科:Amblyoponinae擬猛蟻亞科:Paraponerinae 蠻蟻亞科:Agroecomyrmecinae
游蟻亞科:Ecitoninae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