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拉聖果

蜜拉聖果

蜜拉聖果其果肉含有豐富奇特的糖蛋白、抗氧化素超高量、維生素c。KI、蠟果酸、琥珀酸、草酸等。種子含有天然固醇等。葉子含有鈉、鉀、鈣、鎂等微量碳元素。

基本信息

簡介

---這種產自非洲西部的神奇果子已經存在幾百年了!

蜜拉聖果 蜜拉聖果

雖然首次文獻記載是在法國1725年,但是作為奇異美味被套用已經流傳了幾世紀了。他們在飯前吃下這些神奇的果子,“如何”?你一定會問。“天啊!酸的和苦的都變成了甜的”你一定會驚訝的大叫!

事實上,科學也無法完全說清為什麼蜜拉聖果會有如此神奇的味覺效果(它有某種奇果蛋白包作用到味蕾,但這確實仍是個迷),這確實是個奇蹟!蜜拉聖果能讓檸檬嘗起來像太妃糖;能讓醋嘗起來像蜜汁;能讓溫潤的健力士(黑啤)嘗起來像烈性酒蜜拉聖果就是這么神奇,讓你的味覺產生糖果火山大爆炸蜜拉聖果(Miracle Fruits) - 欺騙舌頭的小果實

性狀

蜜拉聖果 蜜拉聖果

蜜拉聖果屬山欖科(Sapotaccae),屬名為Synsepalm dul-cificu(Schum.&.Thonn.)Daniell。為常綠灌木,樹高可達2~5米,生長速度緩慢。葉片形狀為倒卵形,葉形略似細葉欖仁,葉脈明顯,側脈互生,大多數叢生在枝條或緣生主幹呈現輪狀互生。蜜拉聖果開小白花,狀似桂花,並有濃郁的奶油桂花香,全年均可開花,花徑僅0.65~0.75厘米,花期約為4~6周左右。蜜拉聖果的果實為綠色橢圓狀漿果,長度約1~1.5厘米,直徑約0.5厘米,成熟後呈鮮紅色~暗紅色,果肉可供食用。除去果肉後種仁的一半為深褐色,表面光滑,另一半則被果肉留下的一層薄膜包裹,難以去除,遂有陰陽子之稱,種仁味道相當苦澀辛辣。

與糖尿病研究

※ 註:關於蜜拉聖果(神秘果)在治療糖尿病方面的用途已經申請了國家專利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糖尿病患者的數目逐年以驚人的速度成長,使得糖尿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列。此外,糖尿病與十大死亡原因中的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心臟病常伴隨發生,而造成病情難以控制。此對個人、家庭、社會乃至國家都是相當沉重的負擔及損失。因此,針對糖尿病的調控實屬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臨床上,將糖尿病分為兩大課題:第一型[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及第二型[非胰島素依賴型]。形成第一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個人的基因遺傳、病毒感染或毒性物質破壞了胰臓的細胞,或者是自身免疫形成抗細胞抗體,及細胞免疫作用攻擊細胞,造成胰臓不能正常分泌胰島素,因此,需注射胰島素來治療。而第二型糖尿病形成的原因,目前則仍不明確:推斷可能是與家庭遺傳或個人飲食習慣有關。此外,此類病人多伴隨胰島素抗性(insulin resistance)的出現主要是因細胞過度地分泌胰島素(hyperinsulinamia)形成胰島素抗性,造成骨骼肌、脂肪肌組織及肝臟等周邊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insulinsensitivity)降低,減低了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率,而造成高血糖的現象。控制血糖、適量運動及均衡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三大原則。然而,不論注射胰島素或口服降血糖藥,雖能有效控制血糖,欲無法有效抑制糖尿病病人所產生的心臟、血管、眼睛、腎臟及神經系統等疾變。因此,為了讓病患有更多用的藥選擇,及有效的控制血糖來防止病發症的發生,研發不同的藥物或健康食品來輔助臨床運用是迫切需要的。

蜜拉聖果 蜜拉聖果

有關於蜜拉聖果可藉由改變味覺,將原本酸性水果轉化為具有甜味的效果,經醫學動物臨床試驗證明糖蛋白還具有刺激健康的大白鼠分泌胰島素,增進周邊組織對糖分的利用率,來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此外,灌食蜜拉聖果可以抑制第二型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現象,並胰島素的作用能力,並回復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本項研究驗證蜜拉聖果除了原本的味覺改變作用外,還有改善高血糖的能力,非常適合作為糖尿病患者日常飲食與糖尿病控制的健康食品。

適合人群

蜜拉聖果 蜜拉聖果
蜜拉聖果 蜜拉聖果

●特立獨行與眾不同者均適用

●不喜歡吃酸、澀、苦味食物者

●想保持魔鬼身材又喜歡吃甜食者!

●個性PARTY

改變口感

取代糖

將Miraculin大量提煉後,製作成攜帶方便、保存期限更長久的錠劑 (其功能與鮮果一樣,但大大的降低鮮果不耐久存的缺點),可取代可能致癌的人工代糖,因我們可藉助於食用Miraculin後將食之酸無比的水果轉化成甘甜如飴之果實。這種能將酸味轉變成甘甜的物質,對於糖份攝取需控制者,無疑是一種喜悅的新訊息。

提升酒品質

華視新聞曾經報導,在高雄有位民意代表品嘗神秘果後邀請警官、記者:喝了酒,酒精檢測為1以上,但吃了神秘果後,酒精濃度驟降,再測只在0.2以下(0.25以下即為標準值),可是身體內的酒精卻未被分解,僅限於口中暫時偵測不到,但為了確保您的安全,請於不開車。若先食用神秘果後再喝酒,可以將酒的酸澀轉換成香醇可口,同時也可以提升酒量,隔天精神也如往常一樣好。(注意飲酒過傷身)

水果食療法

可幫助食用不加糖的蛋糕、冰淇淋、優酪乳和檸檬、酸梅、草莓、金桔、奇異果、葡萄柚等酸位高的食物,以從中攝取食物中的微量元素及果酸,減少糖份攝取來增強精力,維持健康的身材。

蜜拉聖果 蜜拉聖果

現在甚至有某些高級餐廳推出神秘果大餐,讓顧客可以輕鬆吃下許多不同的高酸性水果,既可滿足口腹之慾,又可達到養身健康之效果。

幫助難咽的中西藥

對服用中西藥怕苦之患者,也可以先食用Miraculin,以改善其對藥品之口感,使其更易入口。

請注意:高酸性的食物(例如純的檸檬汁)雖然可以通過蜜拉聖果變的很美味,不過過多的食用高酸食物仍可能會傷害到您的口腔,所以請適可而止。

蜜拉聖果傳入亞洲是在1970年代左右,中國大陸總理周恩來先生前往西非訪問時,由迦納共和國的阿普里植物園,將「蜜拉聖果」當成國禮送給周恩來先生,周恩來先生在回國後,將之轉交給中國國家科學院的熱帶作物研究所,研究栽培繁殖。

歷史源由

蜜拉聖果俗稱神秘果,屬山欖科(Sapotaceae)的常綠灌木,屬名為Synsepalm dulcificum(Schum.&.Thonn.)Daniell,歐美地區俗稱為“不可思議的莓果”(Miraculous Berry)、蜜拉聖果(Miracle Fruit):原產地為西非、迦納、剛果附近熱帶叢林中,引進台灣已有十年,近兩年大量栽培成功,西非土著利用它來幫助食用難以下嚥的發酵食物,和用以改變酸棕櫚酒,使它變為香甜可口。對於這些土著而言,“蜜拉聖果”可說是上帝的恩賜。

神奇的功效

蜜拉聖果能將酸澀難以下嚥的食物如檸檬、葡萄柚等使其酸味轉化為美味甘甜是大家最為熟知的功效。因此國內外許多研究單位,希望利用其酸變甜的特性加以研發如糖尿病患者可使用的代糖、食品添加劑等。部分國外文獻也指出在品嚐啤酒、葡萄酒前先食用蜜拉聖果,可以將葡萄酒的等級提升,單寧的酸澀味也可變的醇厚,飲用後餘韻猶存久久不能散去…。

黃先生也表示,有許多愛用者在食用蜜拉聖果後皆會與其分享諸多尚未公開的療效,例如蜜拉聖果可降低中藥或其他藥品的苦味、預防偏頭痛、高血壓、感冒、尿酸、便秘、痔瘡、增強精力、養顏美容及增加酒量甚至中和蚊蟲叮咬……等功效。這些療效雖未經科學試驗加以驗證,但黃先生與同業均深信蜜拉聖果的存在功效,若有神意,一定具有尚待開發的療效。

當我們在品嚐蜜拉聖果後正享受著檸檬及葡萄柚的“原味”時,黃先生開玩笑道:如果我們在市貿國際酒展時,請品酒師先吃一顆蜜拉聖果後再品嚐國內釀造的紅酒,品酒師在不知情的狀況下,一定會相當訝異台灣的釀酒技術怎會如此的進步!黃先生私底下也曾做過許多小試驗,即邀集一群酒國英雄先食用蜜拉聖果後再喝酒,發現蜜拉聖果可以將酒的酸澀轉換成香醇可口,同時也可以提升酒量,隔天也較無宿醉情形。

為了克服“蜜拉聖果”採收後種皮變色與不易耐貯存的障礙,黃先生甚至成立了一家農業科技公司,將蜜拉聖果提煉成為方便攜帶的錠劑。未來在餐飲時可用以佐餐,提升飲食品質,更是現代人利用水果代餐追求健康、瘦身減重的必備聖品。

學術研究與報導

在推廣過程中,大家最常問到的問題:蜜拉聖果對人體有沒有害?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蜜拉聖果有如此驚人的神效?目前尚無一個定論,經過整理歸類之後,目前主要的說法有三種。

(一) 依照神經醫學的推論,蜜拉聖果果實中所含之醣蛋白(Glycolprotein)~蜜拉聖果素(Miraculin乃是由114種胺基酸所組合而成)會與味蕾產生物理性的共價,影響神經的傳導機轉,使甜味提升。

(二) 生物化學上的推論,蜜拉聖果素(Miraculin)先與口腔內物質(可能是味蕾上的蛋白質)形成活化錯合物,當有機酸類進入口腔中時被作用形成糖類使甜味提升。

(三) 蜜拉聖果素(Miraculin)是一種強烈的還原劑,可以將有機酸類還原成糖類。

這三種說法目前尚未有定論,也有人提出證據來支持或反對這種說法。可以確定的是日本的厚生省(衛生署)已將蜜拉聖果素(Miraculin)公告認可為一種安全的食品(厚生省告示120號)。日本國立橫濱大學栗原良教授,研究此不可思議物質的化學構造以及作用模式,受到國際的重視,目前交通大學的許千樹教授、李耀昆教授也對蜜拉聖果素(Miraculin)的生化結構與基因工程感到興趣,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蜜拉聖果的秘密就能夠被解開。

揭開神秘面紗

蜜拉聖果到底長成什麼樣子?

黃金聖果 黃金聖果

蜜拉聖果樹是一種灌木,樹高可達2~5公尺,高度增加較為緩慢,盆栽四年生的樹高可達60~80公分,樹形呈現高塔型。葉片的行狀呈倒卵形,新生嫩葉為淺綠色,成熟葉片呈深綠~墨綠色,葉形略似細葉欖仁,大多數叢生在枝條或緣生主幹呈現輪狀互生,蜜拉聖果的葉脈明顯,側脈互生。在秋、冬季更新落葉會比較多。

蜜拉聖果的花有如含羞的女郎一般藏身在葉腋之中,白色小花形狀類似桂花,花徑僅0.65~0.75公分,細瘦的花朵散發出濃郁的奶油桂花香,全年皆可開花,花期約為4~6周左右,為風媒或蟲媒花。

蜜拉聖果的果實為綠色橢圓狀漿果,長度約1~1.5公分,直徑約0.5公分,成熟後呈鮮紅色~暗紅色。種子由一層薄薄的果皮及白色果肉所包覆,種子約占果實的二分之一以上,頭尾略尖,如小橄欖狀,果肉可以供食用,果肉去除後之種子一半為深褐色之光滑表面有如釋迦果種子,另一半為由果肉留下的一層薄膜包覆,難以去除,遂有陰陽子之稱。種子味道相當苦澀辛辣,終年皆有產果,但每年3~4月及9~11月為兩次比較明顯的結果期。已有相關文獻發表蜜拉聖果的種子含有很多天然的固醇(Sterol),未來可望成為生化醫療上的新秀。

栽培方法

經過近十年來的馴化過程,蜜拉聖果已在台灣落地生根。以台灣業者純熟的栽培技術,由播種至結果僅需1年10個月的時間,蜜拉聖果目前在市面上多以盆栽方式種植。栽培介質:起初大家以為蜜拉聖果生於熱帶雨林中充滿有機質的環境中,應可以蝴蝶蘭的栽培方法套用,結果造成嚴重的肥傷,黃先生表示蜜拉聖果的栽培方式非常簡單,需肥性也很低(詳細的方法可參閱本刊第78期)。

黃先生認為,蜜拉聖果是一種適合台灣氣候,相當具有觀賞趣味與實用價值高的果樹。姑且不論它果實的神奇效果,光是其濃郁的奶油桂花香、耐陰性及嬌紅欲滴般的果實,就已具備良好的室內(外)觀賞香花植物的條件。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在一般家庭公寓、陽台、都市庭園、屋頂花園處處見到。

展望未來

黃先生很謙虛的告訴我們,他的長遠計畫主要是為因應台灣加入WTO所造成的衝擊,為了能提高農民收益,他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張仁忠先生、陳彥融先生及具有生化專才的林美玲小姐共組一家農業科技公司,專業研究蜜拉聖果的栽培技術及附屬的相關性健康食品研發,以提升蜜拉聖果的經濟價值及延續性。

目前雖已成功提煉出攜帶方便的蜜拉聖果錠劑及將近有兩萬棵種苗已打進日本這個指標國家,黃先生並不以此為滿足,他期望有更多農友的加入,大家共同創造潛力無限的高經濟農作物,進而更希望蜜拉聖果能成為台灣生技產業的另一顆閃亮的新星,為台灣賺進無比的外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