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粟

蜀粟是我國蜀地先民最先種植的一種木本植物,它壽命長,適應性強,我過南北都有種植,現為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蜀粟,即高粱,古稱蜀黍。

簡介

簡介

蜀粟,即高粱,古稱蜀黍。因為我國蜀地民族最先種植的,古書上還有叫蜀黍木稷、荻粱、烏禾、蘆檫等名稱的,顧名思義,大都是以形態特徵來稱呼的。其板栗果實內富含澱粉、醣類、蛋白質、脂肪等養分,天災年份可用作充飢度荒的主要食物,被稱為“木本糧食”。板栗樹壽命長,適應性強,南北方皆有廣泛栽植,被譽為“鐵桿莊稼”。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3~4米。莖圓柱形,節上有黃棕色短毛。葉互生,狹披針形,長達50厘米,寬約4厘米;葉鞘無毛或被白粉;葉舌硬膜質,先端圓,邊緣生纖毛。圓錐花序長達30厘米,分枝輪生,無柄小穗卵狀橢圓形,長5~6毫米,成熟時下部硬革質而光滑無毛,上部及邊緣有短毛。穎果倒卵形,成熟後露出穎外,亦褐色。有柄小穗雄性,其發育程度變化甚大。花、果期秋季。

營養價值

高粱的主要利用部位有子粒、米糠、莖稈等。其中子粒中主要養分含量:粗脂肪3%、粗蛋白8~11%、粗纖維2~3%、澱粉65~70%。 蛋白質在子粒中的含量一般是9~11%,其中約有0.28%的賴氨酸,0.11%的蛋氨酸,0.18%的胱氨酸,0.10%的色氨酸,0.37%的精氨酸,0.24%的組氨酸,1.42%的亮氨酸,0.56%的異亮氨酸,0.48%的。
高粱苯丙氨酸,0.30%的蘇氨酸,0.58%的纈氨酸。高粱子粒中亮氨酸和纈氨酸的含量略高於玉米,而精氨酸的含量又略低於玉米。其他各種胺基酸的含量與玉米大致相等。高粱糠中粗蛋白質含量達10%左右,在鮮高粱酒糟中為9.3%,在鮮高粱醋渣中是8.5%左右。高梁稈及高粱殼的蛋白質含量較少,分別為3.2%及2.2%左右。
高粱蛋白質略高於玉米,同樣品質不佳,缺乏賴氨酸和色氨酸,蛋白質消化率低,原因是高粱醇溶蛋白質的分子間交聯較多,而且蛋白質與澱粉間存在很強的結合鍵,致使酶難以進入分解。
脂肪脂肪含量3%,略低於玉米,脂肪酸中飽和脂肪酸也略高,所以,脂肪熔點也略高些。亞油酸含量也較玉米稍低。高粱加工的副產品中粗脂肪含量較高。風乾高粱糠的粗脂肪含量為9.5%左右,鮮高粱糠為8.6%左右。酒糟和醋渣中分別為4.2%和3.5%。子粒中粗脂肪的含量較少,僅為3.6%左右,高粱稈和高粱殼中含量也較少。
無氮浸出物無氮浸出物包括澱粉和糖類,是飼用高粱中的主要成分,也是畜禽的主要能量來源,飼用高粱中無氮浸出物的含量變化於17.4~71.2%之間。高粱稈和高粱殼中的粗纖維較多,其含量分別為23.8%和26.4%左右。澱粉含量與玉米相當,但高粱澱粉顆粒受蛋白質覆蓋程度高,故澱粉的消化率低於玉米,有效能值相當於玉米的90~95%。高粱稈和高粱殼營養價值雖不及精料,但來源較多,價格低廉、能降低飼養成本。
礦物質維生素礦物質中含量與玉米相當,磷約40~70%,為植酸磷。維生素中B1、B6含量與玉米相同,泛酸、煙酸、生物素含量多於玉米,但煙酸和生物素的利用率低。據中央衛生研究院分析,每千克高粱子粒中含有硫胺素,(維生素B)1.4毫克,核黃素0.7毫克,尼克酸6毫克。成熟前的高粱綠葉中粗蛋白質的含量約13.5%,核黃素的含量也較豐富。高粱的子粒和莖葉中都含有一定數量的胡蘿蔔素,尤其是作青飼或青貯時含量較高。
丹寧屬水溶性多酚化合物,也稱鞣酸或丹寧酸。丹寧具有強烈的苦澀味,影響適口性;丹寧能與蛋白質和消化酶結合,影響蛋白質和胺基酸的利用率。

詳細介紹

氣味】甘澀平,無毒。
主治】主溫中,澀腸胃,止霍亂。粘者與黍米同功。根煮汁服,主利小便,止喘滿。
燒灰酒服,主產難。
】曰∶蜀粟,即高粱。廣雅謂之水稷;又謂之荻粱,食物謂之蘆 ,俗謂之蘆粟;
又謂之蜀秫者是也。種始自蜀,因名蜀黍。北人多種之,以續絕乏,宜下濕地。春月布種,秋月收采。莖高丈許,狀如蘆荻而內實。葉如蘆穗而稍肥,粒如椒子而堅硬。粘者釀酒,粳者炊粥,可以濟荒,可以養畜。梢堪作帚,莖堪織席,編籬供爨,大益民生者也。
】曰∶黍為心谷,蜀黍色赤氣溫,又屬手太陽小腸心之腑藥矣。小腸腑主泌水谷,調水道輸膀胱,傳谷魄下大腸,水谷既分,霍亂遂定,喘滿立止,溫中之驗也。根 燒灰,主產難者,太陽府主開,通調傳送,正屬開所司爾。 
】曰:色為淡紅,秋至綠易紅。矣見黃、白,多為蟲蝕之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