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虻

蚊虻

蚊虻是漢語辭彙,指蚊子 ,拼音wén méng,出自《後漢書·孔融傳》。

詞語注音

wén méng ㄨㄣˊ ㄇㄥˊ 蚊虻

詞語解析

指蚊子 ,亦作“蟁虻”。《後漢書·孔融傳》:“性既遟緩,與人無傷,雖出胯下之負,榆次之辱,不知貶毀之於己,猶蚊虻之一過也。” 李賢 註:“言蚊虻之暫過,未以為害。”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譏謔》:“信安、滄、景之間多蚊虻。夏月,牛馬皆以泥塗之,不爾多為蚊虻所斃。” 王闓運 《<墨子校注>序》:“遭時彊橫,諸凶竊位,怙其勢力富厚,儌一朝之幸,逞志縱慾,曾無采聽,視匹夫所陳,先王之言,若蟁虻雚雀之過乎前。”《人民文學》1978年第10期:“我要讓蚊虻喝光你的血,咬爛你的肉,小崽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