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城牆修復工程

虞山城牆修復工程是常熟市2004-2005年實事工程,它的竣工重現了常熟“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獨特城市景觀。

虞山城牆修復工程是常熟市2004-2005年實事工程,它的竣工重現了常熟“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獨特城市景觀。
修復的虞山城牆北起虞山公園,經虞山門向南至西門大街,全長約1200米,占地面積約50000平方米,總投資6000多萬元。整個工程由城牆、鎮海台廣場、西城樓閣景區組成。
城牆
常熟自西晉置縣,唐初移治所至現縣城,城垣形制略具。南宋建炎年間先築土城,元時加以擴建,向西北跨山而垣。元至正十六年,將土城改成磚城。明嘉靖時,為御倭寇,將城垣擴大,並于山巔建虞山門。此後歷數百年,虞山城址未變。建國後舊城廢圮,此次修建主要以明城址為址,城牆底寬7米、高7米,規模形制悉參史載。
鎮海台廣場
在鎮海台故址西側,台高6.75米、底長14.2米、寬13.5米,建築面積192平方米。台前廣場占地5000餘平方米,中央用石雕刻明代常熟縣城地圖。
西城樓閣
西城樓閣位於古城西門之內,與城垣和阜城門毗鄰,為虞山十八景之一。根據史料記載,此處建造的五嶽樓為主體建築,整座樓分兩層,建築面積760平方米。同時,利用原有的淨水池,改造成景觀水體,並使之流動,形成瀑布、疊水、澗溪等特色景觀。在景區東南處為移建的清代民居,現作展覽廳用,主要展示城牆演變及西城樓閣景區的人文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