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性體質

虛性體質,醫學名詞,表現為身體久病虛弱,說話有氣無力,舌苔少甚至無苔,精神萎靡不振,脈象細而無力。

【特徵】

身體久病虛弱,說話有氣無力舌苔少甚至無苔,精神萎靡不振脈象細無力

分類

主要可分為陽虛陰虛體質

虛性體質的概述

中醫將體質虛弱稱“體虛”,把慢性疾病的虛弱稱虛證,並將虛弱分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種類型,結合心、肝、脾、肺、腎五臟,則每一髒又有氣、血、陰、陽虛弱的類型,如肺氣虛、脾陽虛等等

中醫理論是講平衡的,只要人體氣血陰陽平衡,就是健康,不足的是虛弱,需補養,多餘的是病邪,要祛除,以其達到新的平衡,恢復身體健康。體虛是機體某些功能有所減退,不一定患病,即西醫所稱之“亞健康”,如不及時補養、調節和調理、令進一步發展,對健康不利。

治療虛弱,根據中醫“虛則輔之,實則瀉之,熱則寒之,寒則熱之。”的原則,需通過進補來調整虛實,進補有補氣、補血、補陰、補陽四個方面,並需依照各人的體質和病證中行辨證辨體進補,進補有藥補和食補,不論是採用藥補還是食補,均是為了補虛扶正,食補有時比藥補更為重要,因為食補不僅可補虛祛邪,並可扶正,達到補虛扶正的要求,使機體的氣血陰陽達到新的平衡,恢復健康,故有“藥補不如食補”之說

進補是為了補虛扶正,若不虛而補、補之過度或不當的進補均可引起不良反應,如壯實的人服了人參、阿膠等性溫的補氣血藥物,會出現食慾減退、噁心、飽脹、便秘、頭暈、咽痛、牙齦虛浮出血。又如怕冷、大便溏薄的陽虛者服了生地麥冬鱉甲等補陰藥食物,會更加怕冷、腹瀉、腹痛等,這些都是因進補不當,損傷了胃氣,違反了中醫辨證說辨體施補的原則。

(像氣虛適宜吃菠菜,血虛適宜吃胡蘿蔔,陰虛適宜吃茄子,陽虛適宜吃辣椒就是食補,如圖)

虛性體質的特徵

“虛”即正氣虛。常見面色淡白或萎黃,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氣短,形寒肢冷,自汗,舌淡胖嫩,脈虛沉遲,或五心煩熱,消瘦顴紅,口咽乾燥,盜汗潮熱,舌紅少苔,脈虛細數。
不喜歡說話、聲音小、說話的尾音低糜且常常聽不到、一生病都會不易恢復、手足心呈現微熱、午後自覺臉上有一陣陣烘熱感、舌苔少、脈象無力,這些也是虛性體質的特徵。

虛性體質的分類

體虛分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種類型。
氣虛
氣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
少氣懶言、全身疲倦乏力、聲音低沉、動則氣短、易出汗,頭暈心悸、面色萎黃、食欲不振,虛熱,自汗,脫肛,子宮下垂,舌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脈弱等,為功能減退,不一定有病,氣虛者需補氣,補氣的藥物可選用人參、黃芪、黨參等。
對應蔬菜:菠菜、胡蘿蔔等。
血虛
 
血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
面色萎黃蒼白,唇爪淡白,頭暈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夢,大便乾燥,婦女經水愆期、量少色淡、舌質淡、苔滑少津,脈細弱等:進補宜採用補血、養血、生血之法,補血的藥物可選用當歸、阿膠、熟地、桑椹子等。
對應蔬菜:菠菜、胡蘿蔔等。
陰虛
稱陰虛火旺,俗稱虛火,陰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
怕熱,易怒,面頰升火,口乾咽痛,大便乾燥,小便短赤或黃,舌少津液,五心(二隻手心、二隻腳心與頭頂心)煩熱,盜汗,腰酸背痛,夢遺滑精,舌質紅,苔薄或光剝,脈細數等。進補宜採用補陰、滋陰、養陰等法,補陰虛的藥物可選用生地、麥冬、玉竹、珍珠粉、銀耳、冬蟲夏草、石斛,龜板等。
對應蔬菜:白木耳、茄子、黃瓜等。
陽虛
又稱陽虛火衰,是氣虛的進一步發展,陽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
除有氣虛的表現外,平時怕冷,四肢不溫,喜熱飲,體溫常偏低,腰酸腿軟,陽痿早泄,小腹冷痛,乏力,小便不利,舌質淡溥,苔白,脈沉細等。進補宜補陽、益陽、溫陽。補陽虛的藥物可選用紅參、鹿茸、杜仲、蟲草、肉桂、海馬等。
對應蔬菜:辣椒、韭菜等。

虛性體質的藥補

虛性體質的人應該常選擇補性食物,可增進體力,恢復元氣,如高麗參紅棗栗子、山藥、櫻桃芝麻糙米小麥蓮藕等。
每天泡一次高麗參,一次只用三片,每天沸水沖泡來飲用。這三片高麗參要連續泡飲三天,所以第二天味道比較淡,第三天就更淡了,平常放冰櫃冷藏避免腐壞。這樣可以使患者臉色紅潤,從而達到減輕疾病的效果。
所以,虛性體質的人每天若能吃一次“山藥蓮子紅棗湯”,抵抗力就會逐漸增強,其中山藥特別含有天然荷爾蒙的前驅物質,對中老年婦女幫助甚大。但是補性食物的攝取量要節制,不可吃過量。筆者曾聽一位患偏頭痛十餘年的婦人說,就是因為在某一天吃了太多的糖炒栗子,引發偏頭痛,一痛就是十幾年。所以奉勸大家,經過煎炒的補性食物千萬要少量進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