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兔龍現象

台灣《新生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台灣地區的出生率每12年便會周期性出現一種特殊的逆轉變化,這就是“虎兔龍現象”。台灣許多男女的傳宗欲望偏愛兔寶寶,他們避愛虎寶寶,更期待龍寶寶,檢驗半世紀以來的台灣地區出生率軸圖,“虎兔龍現象”屢試不爽。

影響

台灣內政主管部門負責人江宜樺上周高興地宣布,台灣地區今年上半年低迷很久的出生率開始止跌回升,統計顯示今年1到6月的嬰兒出生數目達9萬1千餘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近9千人,增加率超過一成,而結婚率也增加了12%;換言之,今年前半年台灣出生率和結婚率都較去年同期顯著增加。
春江水暖鴨先知,許多醫院的產房早已感受到這股熱潮,尤其在進入農曆7月,民間信仰所謂鬼月,鬼門關打開前的最近幾周,要求提前剖腹生產以及提早催生的案例突增不少,導致病房不敷使用,這一幅“生意”盎然的景象已經睽違十幾年了。在出生率極高的年代,大醫院生產旺季那股熱鬧滾滾的氣氛又再度浮現,許多生產完後的婦女必須躺在推車,苦苦地在病房外的走廊等待病床,有些甚至必須在走廊睡覺過夜。
“生意”盎然固然可喜,但是病房擁擠的塞車現象也讓需要化學治療的癌症病人以及等待手術的病人必須延期;兔年已經如此,明年接著是龍年,歷史經驗法則告訴我們龍年出生率的反彈可能不只兔跳,恐怕一飛沖天,醫院婦產部門可不能“葉公好龍”,必須嚴陣以待。
台灣民間許多人忌諱在虎年和孤鸞年結婚生育,而去年生肖屬虎,再加上孤鸞年的雙重迷信因素影響,導致出生人口急速冷凍,創下全年出生人口僅有16萬6千多人的歷史新低紀錄,和前年的19萬1千多人相比較,虎年足足少了2萬4千多人,與15年前比更是腰斬了一半。
雖然台灣的出生率呈現下降趨勢,但是每12年便會周期性出現一種特殊的逆轉變化,那便是“虎兔龍現象”。一般而言,虎年出生率會下降約1.2成到1.5成,兔年迅速回溫增加1成左右,到了龍年則回升甚至超越前一個牛年的水平,看來台灣許多男女的傳宗欲望偏愛兔寶寶,他們避愛虎寶寶,他們更期待龍寶寶,檢驗半世紀以來的台灣出生率軸圖,“虎兔龍現象”屢試不爽。
人們對於動物總有許多主觀的、不同的感受,有趣的是十二生肖當中只有龍是假的,這種具有權力象徵、想像的動物深刻在眾多台灣民眾的精神心理,也出現在各地的神廟,這種集蝦眼、鹿角、牛嘴、狗鼻、鯰須、獅鬃、蛇尾、魚鱗、鷹爪等九種動物特徵於一身,一種九不像的角色卻是眾多平民百姓的生欲想像。
台灣“虎兔龍現象”彷佛讓人覺得兩年前的全球金融風暴已遠,忘了近日的美債危機和不久前歐盟對希臘、葡萄牙和愛爾蘭的緊急紓困;但是目前的兔龍榮景使得婦產科和坐月子中心枯木逢春,振奮了育嬰用品的商機,人們彷佛看見了希望,這堪稱是迷信經濟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