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考縣城關鄉

城關鄉地處蘭考縣城四周,隴海鐵路、商開商速公路、日南高速橫貫東西南北,220、310、106國道及蘭曹路、蘭壩路、蘭儀路、蘭三路穿境而過,四通八達,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全鄉土地總面積10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6萬畝,地勢北高南低地面高程69—63米。鄉轄40個行政村,98個自然村,282個村民小組,屬於典型的農業大鄉,主要種植作物有小麥、花生\棉花和蔬菜。

蘭考縣城關鄉

城關鄉地處蘭考縣城四周,隴海鐵路、商開商速公路、日南高速橫貫東西南北,220、310、106國道及蘭曹路、蘭壩路、蘭儀路、蘭三路穿境而過,四通八達,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全鄉土地總面積10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6萬畝,地勢北高南低地面高程69—63米。鄉轄40個行政村,98個自然村,28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號5.6萬人,農業人口5.3萬人,屬於典型的農業大鄉,主要種植作物有小麥花生\棉花和蔬菜,2003年糧食總產量為38208噸,棉花總產量為518噸,油料總產量達9642噸,第一二、三產業總值分別為6356萬元、618萬元、1680萬元,全年實現財政收入78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680萬元;2003年上半年財政收入447萬元,小麥產量變21742噸。
位於該鄉朱莊村全國聞名的“焦桐”更是充分發揮了紅色聖地的作用,每年吸引國內外數萬名遊人瞻仰參觀,從思想上接受愛國主義、思想政治教育,該處已成為城關鄉獨特的政治優勢,更是國內外有名的紅色政治教育基地。
改革開放以來,城關鄉黨委、政府帶領廣大幹群繼續弘揚焦裕祿精神,解放生產力,積極增加科學技術在工農業生產中的含量。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都取得了豐碩成果。連續幾年先後榮獲“省科技示範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市畜牧業發展十強鄉鎮”、“計畫生育一類鄉鎮”、“縣文明單位”、“綜合經濟實力先進鄉”、“目標管理先進單位”;鄉黨委先後榮獲省“六好鄉鎮黨委”、“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先進基層黨組織”、“市防治非典型肺炎先進基層黨組織”、“市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市六好鄉鎮黨委”、“縣黨建工作紅旗鄉鎮”。

資源豐富

該鄉地處豫東平原,土地肥活,農產品資源極其豐富,優質棉大棗、花生、906小麥糧種,蘭考泡桐全國聞名,特別是被譽為蘭考三寶之一的大棗,更是該鄉的一大特色產業,在城關鄉境內有扁核酸棗、冬棗、雪棗、梨棗及大灰棗棗園面積蓄0000多畝,每年盛產大棗1500多噸,鄉政府還計畫在三年時間內引進一批名、優、特棗樹新品種,將棗園擴大到1500畝鄉黨委、政府立足於農產品資源和交通區位優勢,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堅持把大力發展鄉鎮企業作為重點工作,制訂了企業用地、政府租賃無償使用等各種優惠政策,並積極組織綜治辦、派出所、司法所、土地所等部門建成城關鄉整治企業環境領導組,狠抓企業周邊環境治理工作,為企業的生產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治安環境,改善了投資環境。同時,動員全鄉乾群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活動,1999年以來,共新上項目個,建成了以市皓村為中心宏林木業為龍頭的工業園區,並積極發展個體私營經濟,日前,全鄉個體工產戶口1000多個,私營企業餘25個,以棉花、木炭、板材加工、塑膠編織、機械製造為主的企業,已充分發揮了科技優勢和資源優勢,其中永昌機械廠、新原機械廠開發的起重機獲國家專利,這些產業的形成已成為城關鄉經濟成長的一個亮點,湖北宜昌礦業有限公司投資達1300萬元興建的磷肥廠、化肥廠正在興建之中,寧蘭合作項目正在洽談之中。目前,鄉政府又拿來15平方公里的土地認真規劃,利用霍連高速公路入口處的地理優勢,全力開展招商活動,力爭三到五年內投資150萬元在高速公路北、310國道南開通南北向公路兩條,東西向至西地下河公路三條,建成地域開闊、公路縱橫的蘭考城南工業園區。
農業方面基礎地位穩固,境內有耕地8.6萬畝,鄉黨委在確保糧食生產穩步增長的基礎上,狠抓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形成了以“八大基地,三條以濟長廊”為主的農業產業結構框架,重點突出了“南棗北菜、南畜北禽、南魚藕、北板糧”的經濟發展新思路,八大基地即是:1、以東南管區為主的萬畝優質棉花生產基地,抓好品種引進、改良和深加工;2、以隴海鐵路南三個管區為主的畜牧養殖業生產基地,重點引導和扶持規模養殖場,規模養殖戶,發展畜牧養殖專業村,培養畜牧養殖專業戶;3、建成以隴海鐵路南三管鐵路、商開商速公路兩側為主魚、鴨、藕養種植基地。5、以高場村為中心的906小麥、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為主良種繁育基地;6、姜樓村為中心的“蘭考縣蔬菜種植基地”;7、充分利用本地林木資源優勢,搞好板材加工,建成以五爺、王莊、趙莊等村為依託的“蘭考縣板材加工基地”,8、以五爺廟、老韓陵、市皓等村為主的林業育苗基地三條經濟長廊即是以“310、220、106國道”兩側發展飲食服務、汽車修理、煤炭轉運、加油、糧油收購、商業零售網點等為主的沿路開發。同時,還加大對農田水利建設的力度,三年來,共新開挖清淤河道79條,開挖長度數259公里,建橋、涵12座,新打機井60眼,使城關鄉的引黃灌溉面積達85%,有效灌溉面積95% 以上。並積極配合上級部門大搞項目區開發,搞好林、路、河綜合治理,真正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溝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農業生產新面貌,有效的促進了農業發展。
該鄉共有中國小校對25所,幼稚園地20所,在校學生12951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全鄉建設有鄉村圖書室、科技文化室12座,滿足了人民民眾的文化需求,擁有鄉衛生院1個,設施齊全,鄉村合作醫療診所65個。衛生防疫保健工作全面開展,文化及各項事業得到了蓬勃發展。
城關鄉黨委、政府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堅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強力實施開放帶動,科教興鄉戰略,抓住省定為蘭考為城鎮建設主要縣的這個契機,積極調整經濟及產業結構,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促進農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歡迎四海客商、五洲佳賓到城關鄉來投資辦廠,共同開展城關,建設城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