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是由原甘肅工業職工大學和原國家重點中專蘭州氣象學校於2004年合併組建,屬專科層次的普通高等職業院校。 2015年,入選國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截止到2016年3月,占地面積536畝,有3個校區,校舍總建築面積28萬平米。各類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6億元,各類圖書文獻資料74萬冊。設有採礦工程系、地質工程系、氣象系、機電工程系、水電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冶金工程系、測繪工程系、套用化工系、民族工藝系、財經商貿系等11個系,開設59個高職專業,有教職工594人,有普通高職在校生13000餘人,成人學歷教育2000餘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合併前

原蘭州氣象學校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

1951年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司令部氣象管理處氣象訓練班創建。

1964年更名為蘭州氣象學校。

1997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普通中專學校。

2001年由國家氣象局劃歸甘肅省教育廳直屬管理。

原甘肅工業職工大學

1984年12月12日,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甘肅煤炭職工大學,隸屬甘肅省煤炭工業總公司。

1985年將甘肅煤炭幹部學校併入。

1996年更名為甘肅工業職工大學。

2000年8月將甘肅省煤礦安全培訓中心併入,2001年劃歸甘肅省教育廳直屬管理。

合併後

2004年9月10日,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甘肅工業職工大學、蘭州氣象學校合併組建為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

2009年,學院被確定為甘肅省省級示範院校。

2010年學院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國家骨幹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

2011年5月,經甘肅省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學院由縣級建制升格為副廳級建制。

2015年,入選國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2017年6月30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復函甘肅省人民政府,同意省部共建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更好地服務國家安全生產事業、煤炭工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止到2016年3月,學院設有採礦工程系、地質工程系、氣象系、機電工程系、水電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冶金工程系、測繪工程系、套用化工系、民族工藝系、財經商貿系等11個系,開設59個高職專業,形成了氣象、採礦、安全、地質、測量、機電、冶金、水利、選礦、環保、信息等11個資源環境類專業群。

院系專業
採礦工程系煤礦開採技術礦井通風與安全地下工程與隧道工程技術金屬礦開採技術
工業環保與安全礦井建設安全技術與管理
氣 象 系大氣科學技術大氣探測技術大氣探測技術(氣象裝備維護)礦山地質
套用氣象技術防雷技術生態與農業氣象技術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
大氣探測技術(定向培養直招士官)套用氣象技術(定向培養直招士官)
地質工程系煤田地質與勘查技術礦山地質水文地質與勘查技術技術礦產地質與勘查技術
寶玉石鑑定與加工技術工程地質勘查
機電工程系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礦山機電
發電廠及電力系統選礦機電技術電力系統機電保護與自動化供用電技術
冶金工程系冶金技術冶金技術(金屬材料熱處理技術方向)金屬壓力加工
選煤技術煤炭深加工與利用礦物加工技術套用化工技術
水利工程系水利工程施工技術水利工程農業水利工程技術工程監理
信息管理系 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圖形圖像製作套用電子技術
通信技術會計電算化物流管理(國際郵輪乘務)物流管理
裝潢藝術設計(非藝術類)裝潢藝術設計(藝術)
測繪工程系礦山測量工程測量技術工程測量技術(測繪與地理信息方向)
資料來源

師資力量

截止到2016年3月,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教職工594人,專任教師412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101人,講師149人,甘肅省領軍人才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省級教學團隊4個。 專業課教師中“雙師”素質教師比例在90%以上。

省級教學名師:盧雪紅 、陳玉蓮 、時寧國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省級教學團隊一覽表

團隊名稱負責人級別類別年份
煤礦開採技術教學團隊 宋元文省級高職高專2009
大氣探測技術教學團隊 吳英成省級高職高專2010
礦山機電教學團隊 高峰省級高職高專2010
礦山測量教學團隊 時寧國省級高職高專2013

教學建設

截止到2016年3月,學校有6個國家重點建設專業;4箇中央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項目建設專業;1個國家高職高專精品專業,3個國家特色專業,5個國家骨幹院校建設專業,5個省級特色專業,17門省級精品課程,1個國家氣象科普教育基地,3個省級財政支持實訓基地,1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1項省教育廳教學成果獎。

國家重點建設專業:煤礦開採技術、礦山地質、礦山機電、大氣探測技術、礦山測量、水利工程施工技術

中央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項目建設專業:冶金技術、選煤技術、大氣科學、套用氣象

國家高職高專精品專業:煤礦開採技術

國家級特色專業:煤礦開採技術、冶金技術、選煤技術

國家骨幹院校建設專業: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礦山測量、礦山機電、礦山地質、大氣探測技術

省級特色專業:礦山測量、大氣探測、礦山機電、冶金技術、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

國家氣象科普教育基地:氣象實訓基地

省級財政支持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隧道與井巷工程實訓中心、地質全真模擬實訓中心、信息技術實訓中心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精品課程一覽表

課程名稱負責人級別類別年份
煤礦災害防治技術宋元文省級高職高專2007
高空氣象探測馬文婷省級高職高專2007
煤礦機械的使用維護與故障處理高 峰省級高職高專2008
工礦供電技術黃夷白省級高職高專2009
礦山測量時寧國省級高職高專2010
氣象基礎張民省級高職高專2011
液壓與氣壓傳動盧雪紅省級高職高專2011
電路分析基礎高鴻斌省級高職高專2012
構造地質郭明遠省級高職高專2012
工程爆破梁珠擎省級高職高專2013
採掘機械設備運行與維護楊楨省級高職高專2013
礦井通風楊虹霞省級高職高專2014
礦產勘查實用技術馮小東省級高職高專2014
地面氣象觀測袁愛寧省級高職高專2014
資料來源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成果一覽表

名稱主持人級別年份
以提升專業競爭力為核心的水利實訓基地建設及課程資源開發 時寧國省級一等獎2015
突出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高職教育課程改革研究與實踐 宋元文省級二等獎2015
高職院校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與實踐 時寧國教育廳級2009
高職機電類專業群課程體系結構改革研究與實踐 高 峰教育廳級2011
基於工作過程需求導向的仿真礦井建設及在教育教學中的套用 時寧國省級一等獎2011
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教材開發與套用 顏魯信教育廳級2011
基於信息系統的專業星級管理創新研究與實踐 時寧國省級一等獎2013
基於定向培養直招士官的校軍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探索 張民教育廳級2013
過程考核與評價機制在冶金技術教學改革實踐中的套用 馬瓊教育廳級2013
訂單模式冠名班人才培養改革的研究 朱林教育廳級2013
基於“PDCA”原理的多元評價人才培養質量監控體系創新與實踐 宋元文教育廳級2013
基於工作過程需求導向的仿真礦井建設及在教育教學中的套用 時寧國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14

學校榮譽

截止到2016年3月,學校先後獲2010年全國高校節能管理先進院校、第四屆黃炎培職業教育優秀學校、甘肅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2015年被中央電化教育館確定為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截止到2016年3月,學校“氣體安全檢測儀”等7個項目獲專利,2個項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個項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2個項目獲得甘肅省氣象科技進步一等獎,4個校企合作項目獲得甘肅省煤炭科技進步一等獎,1個項目獲省級社科成果二等獎,2個項目獲省級社科成果三等獎。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2015年省級科研立項一覽表

序號項目編號部門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項目經費(萬元)項目來源
1 YB102 信息管理系 甘肅省特色農產品綠色物流體系構建與實現路徑研究 馬麗榮 2.0 2015年度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2 2015A-190 地質工程系 蘭州市大氣降水中重金屬元素地球化學特徵研究 逯娟 1.0 2015年度甘肅省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
3 2015A-191 信息管理系 基於系統柔性的MTS/MTO混合生產策略研究 汪大金 1.0
4 2015A-192 地質工程系 慶陽老區精準扶貧與區域發展協同機制研究 康等銀 1.0
5 2015A-193 教務處 高職院校專業管理綜合評價平台及就業預警機制研究 張武 0.5
6 2015A-194 辦公室 構建大學生誠信教育體系研究與套用 金志剛 0.5
7 2015B-161 氣象系 蘭州黃河柳溝河水質現狀分析及治理方案的最佳化 展爭艷 自籌
8 2015B-162 機電工程系 礦井雜散電流無線檢測系統的研究與套用 王燕 自籌
9 2015B-163 信息管理系 基於供應鏈管理的甘肅農產品物流體系最佳化路徑與模式選擇 馬麗榮 自籌
10 2015B-164 地質工程系 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區古鹽度及其形成鉀鹽意義 曾永耀 自籌
11 2015B-165 信息管理系 西門子Sinamics技術在冷軋傳動系統中的套用研究 劉曉榮 自籌
12 2015B-166 地質工程系 阿乾鎮礦山地質公園建設之科學教育功能開發 王艷娟 自籌
13 2015B-167 水利工程系 日光溫室低壓微潤灌溉技術參數與水分利用機理研究 閆世偉 自籌
14 2015B-168 測繪工程系 地理國情監測在隴南礦山環境治理中的套用 司大剛 自籌
15 2015B-169 水利工程系 線路鋼軌打磨輪廓設計研究 李瑩 自籌
16 2015B-170 採礦工程系 煤炭儲運過程自燃現象剖析及控制 楊虹霞 自籌
17 2015B-171 冶金工程系 科技支撐下的敦煌生態經濟功能區建設研究 周方 自籌
18 2015B-17 基礎部 信息公開主體互動視角下的高校校園危機事件應對能力研究 張平平 自籌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2015年國家級科研立項一覽表

項目名稱主持人項目來源
礦山測量專業企業生產實際教學案例庫時寧國教育部職業院校專業改革與實踐項目
大氣探測專業企業生產實際教學案例庫袁愛寧教育部職業院校專業改革與實踐項目

科研機構

據2016年4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與天水三和數碼測繪院共建的校級科研機構2個:測繪技術研發中心、天水三和數碼測繪院資環分院。

學術資源

截止到2016年3月,學校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 80.6 萬冊,電子圖書 18TB,中文紙質期刊554 種,電子專業期刊 261 種,生均圖書 68 冊。同時,學校還引進了《CNKI 資源總庫》、《萬方知識服務平台》、《讀秀中文學術搜尋》等數字資源。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 蘆維忠
副院長 宋元文、張琳、高峰、高潔、謝軍武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鄭邵忠
資料來源

文化傳統

校徽

圖示釋義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
圖示創意:以帶有經緯線的意向地球和L、Z、r、E(蘭州資環)四字打頭字母組成,由三片白色葉狀圖組成“LZrE”和“LZZH”字母形似“21、飛鴿、鳳凰、飄帶、火炬和嫩苗”的主標記為中心的主背景,以學院漢字名稱和英文縮寫為外圍主圖案。 圖示寓意: 1、圓形具有包容萬物和圓滿之意。 2、絕大多數資源類型主要來自地球,地球是人類生存生活的最大環境。 3、外圍有圈,表示大氣層和宇宙空間環境資源。 4、中文毛體行草與學院校牌字樣一致,逑勁瀟灑、氣勢磅礴。 5、英文對照,可以擴大認同感,使學院走向開放辦學,與國際教育融為一體。 6、經緯線寓意雄才大略,張弛有度,表示科學有序,管理有方,井井有條。 7、由“蘭州資環”四個漢字打頭拼音字母“LZrE”組成的中心標記圖案,簡捷明了地概括了學院名稱。 8、告訴人們,學院誕生在21世紀,深刻揭示了資源與環境為地球和人類21世紀的主題,也寓意學院伴隨著21世紀蓬勃發展。

校訓

品質至上(意指奮發有為,積極上進,開拓創新,力求卓越。)

校歌

資環風采

迎朝陽,滋甘露,神采飛揚登樓台。

懂隱忍,學人生。

書是魂,長志氣,

立志志成千棟才、千棟才。

啊!美麗的資環,你枝繁葉茂英姿勃發,搭建更加寬闊的舞台。

迎朝陽,滋甘露,神采飛揚登樓台。

懂隱忍,學人生,

書聲里,花盛開,

奮發雄獅展雄才。

啊,美麗的資環,你枝繁葉茂英姿勃發,開創更加輝煌的未來。

學生社團

據2016年4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自護學社、冶金學社、演講與辯論學社、廣播站、學生社團聯合會、星月棋社、心理學社、戲劇學社、武術學社、微博學社、大學生素質拓展活動小組、書畫學社、攝影學社、青年志願者學社、氣象學社、藍豚環保社、科技創新學社、計算機學社、機電學社、芳沁茶藝學社、法律學社、動漫藝術學社、地質學社、大學生藝術團、大學生創業學社、測繪學社、採礦學社、安全學社、愛心環保學社、《綠苑》編輯部等30個學生社團。 “和諧校園,你我同行”主題辯論賽已經成為學校每年一屆的社團活動。此外,學校還開展了“高雅藝術進校園”、模具製作大賽、動漫設計大賽、“三下鄉”社會實踐等活動,2007年,學通社獲得“甘肅省優秀學生社團”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