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自貿區

蘭州自貿區

蘭州自貿區是中國為配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內陸經濟發展,擬定成立的內陸自貿區,蘭州有望成為內陸首個自貿區。

簡介

據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報導,蘭州自貿區方案已基本確定,並報相關部門,“兩會”期間有望亮相。分析人士認為,為配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內陸經濟發展,蘭州有望成為內陸首個自貿區。

背景

2013年12月30日,蘭州市委十二屆七次全委擴大會議審議並通過了《中共蘭州市委關於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見》。根據規劃,蘭州市委將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全市改革總體設計,從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推進城市管理體制改革、構建內陸開放型經濟體系、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加強民主政治制度建設、統籌推進社會領域改革、推動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和加強黨的制度建設等方面全方位整體推進蘭州市改革。

申報

自貿區的申請自貿區的申請
2015年1月23甘肅省還將進一步擴大向西開放,努力把甘肅省建設成為國家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和次區域合作戰略基地。積極申報建設中國(蘭州)自由貿易園區,利用先行先試的功能和政策組合效應創新開放合作模式。推進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建設,發揮武威保稅物流中心作用,擴大貿易規模。提升蘭州中川機場國際航空口岸綜合服務能力,開通國際貨運業務,爭取敦煌機場國際口岸早日對外開放,爭取將嘉峪關機場列入《國家“十三五”口岸發展規劃》。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進行園區建設,構建跨境產業鏈,使合作區成為當地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的“孵化器”,成為省內過剩產能向外轉移和現代農業、畜牧業等優勢產業擴張發展的重要載體。

曾有甘肅省政府人士稱,該省將依託蘭州新區為核心區申報自貿區,武威保稅區和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主要作為生產加工基地,打造西北產業聚集的戰略平台。

政策制度

城市管理

圍繞建設宜居宜業宜游魅力城市,蘭州市將堅持規劃在市、監管在區,落實區級政府對規劃執行情況的監管責任。城市近郊四區將全面推行格線化管理和“三維數字”管理模式的同時,建立健全街道、社區等基層聘用工作人員工資待遇增長保障機制。

同時,將整合城市管理執法力量,解決多頭執法、多層執法、重複執法問題,科學劃分不同執法環節應當承擔的責任,嚴格實行城市管理責任制和長效機制!

貿易體系

為不斷提高開放的層次和水平,蘭州市將依託國家級向西開放重要戰略平台,把握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等歷史機遇,依託蘭州新區促進與中亞、西亞和歐洲國家的交流合作,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建設,推進蘭州國際港務區建設,爭取國家在蘭州新區設立自由貿易園區。

同時,發揮蘭州核心節點城市的區位、交通、產業和資源優勢,加大與中亞、西亞和歐洲國家的貿易往來,爭取國家將“蘭洽會”升格為“絲綢之路國際貿易洽談會”。 

戶籍改革

蘭州市將加強重點小城鎮規劃建設,構建以中心城區為核心、以縣城為骨幹、以小城鎮為基礎的城鎮體系,選擇在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小城鎮開展新型城鎮化試點。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將進城落戶農民完全納入城鎮住房和社會保障體系。

文化產業

蘭州市將推進文化領域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制定蘭州都市圈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修訂完善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鼓勵引導社會和民間資本投向文化產業,推動青城古鎮、什川梨園、天斧沙宮等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建設,切實提升蘭州文化產業發展水平。

教育改革

在教育體制改革方面,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要進一步規範辦學行為,不設重點校與重點班。實施職業教育“出城入園”,加快蘭州新區職教園區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招生考試制度,推進初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素質評價。

生態文明

在生態文明方面,蘭州將加快蘭州新區生態屏障建設,加快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步伐,著力謀劃和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積極爭取國家批覆建設黃河中上游生態修復國家工程蘭州試驗區。

同時,將加快地方性污染治理法規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污染物總量控制和環境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建立健全生態環境監測與預警機制,健全環境執法聯動工作機制,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責任者嚴格實行賠償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探索建立環境權益交易平台。

經濟體制

經濟體制方面,蘭州市將改革的重點瞄準了國有企業、非公經濟、“三區”融合發展機制、投融資機制和土地管理制度。其中,將探索國資投資運營平台建設,組建蘭州旅遊、建材、糧油、裝備製造、非經營性資產管理實體公司,培育燃氣、城市水務、城鄉公交、生物醫藥、工業發展、能源投資、保全服務行業龍頭企業。

非公經濟地位將被突出提升,統一政策門檻,堅持“非禁即入”,鼓勵非公企業參與國企改革,並通過爭取國家項目、國債資金、發行股票、企業債券等方式直接融資,試點開展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與交通銀行、蘭州銀行等金融機構扶持微型企業融資銀保合作。

金融投資

在投融資領域,將加快組建運營蘭州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加快蘭州新區金融集中區建設,鼓勵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快村鎮銀行建設步伐,推進民營銀行試點工作,鼓勵民營、外資發起設立創業投資企業、產業基金、融資性擔保機構、融資租賃公司和小額貸款公司。

改革土地收益分配製度,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同時,縮小征地範圍,促進城鄉土地資源市場化配置。
蘭州新區、高新區、經濟區融合發展方面,將強化“三區”在引進和服務項目落地方面的自主權和能力建設,鼓勵和支持各縣區探索建立健全各類開發區、園區開發建設體制機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