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理工大學材料工程實驗中心

材料工程實驗中心目前設有材料成型與控制、金屬材料、冶金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5個專業教學實驗室。 實驗中心已經具備了涵蓋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在內各專業,有關材料合成、製備、加工、性能測試與結構分析表徵實驗的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的基礎條件,可完全滿足全學院本科生、研究生的所有課程教學實驗、畢業設計實驗及教師、研究生進行科學研究實驗的需要。 2006年“材料工程實驗教學中心”被學校授予校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稱號。

蘭州理工大學材料工程實驗中心(原材料學院實驗中心)於1996年由原來的焊接、鑄造、金屬材料熱處理和金屬壓力加工等多個專業實驗室合併組建而成,實現了學院的集中統一管理。2000年設立了冶金工程實驗室;2002年組建了無機非金屬實驗室;2005年開始組建高分子實驗室。材料工程實驗中心目前設有材料成型與控制、金屬材料、冶金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5個專業教學實驗室。實驗室共有使用面積約為5300M2,設備儀器1400多台件,10萬元以上設備30多台套,設備儀器總值4200多萬元。實驗中心共有53人,專職人員35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7人,副高級職稱16人,中級職稱14人,具有博士學位16人,碩士學位25人。
實驗中心已經具備了涵蓋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在內各專業,有關材料合成、製備、加工、性能測試與結構分析表徵實驗的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的基礎條件,可完全滿足全學院本科生、研究生的所有課程教學實驗、畢業設計實驗及教師、研究生進行科學研究實驗的需要。目前承擔的本科實驗教學任務有:材料成形原理金屬學及熱處理、材料分析方法等12門課程的課內實驗;單開各專業系列實驗4門;單開各專業綜合實驗6門;承擔全校機類、近機類專業開設“工程材料”等課程的實驗教學;向全校開放任選實驗4門。
實驗中心在硬體建設的同時,積極貫徹落實學校辦學指導思想,確立了明確的實驗教學指導思想和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目標:以本科教學為本,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堅持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素質提高等協調發展,以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和科研促進教學為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基礎厚、口徑寬、能力強、上手快”的高級專門人才。本著布局合理、配置最佳化、資源共享、管理科學的原則,建立儀器設備先進、對外開放服務的實驗教學中心,努力加強實驗教學隊伍建設,形成有利於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實驗教學體系和管理體系。
實驗教學中心高度重視實驗教學改革。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目標,以基礎知識-工程技能-綜合素質培養一體,按照大材料、寬口徑的培養方向,重新整合實驗教學內容。精選基礎性實驗,加強綜合性實驗和開拓研究創新性實驗,建立了由“專業理論課程實驗”、“專業系列實驗”、“專業綜合實驗”和“研究創新型實驗”等四個部分組成的實驗教學平台,編寫了配套的實驗教材。通過對實驗課程內容的整合,設定綜合型、創新型實驗以及工程訓練,使有綜合性、創新性實驗的課程占有實驗課程總數的86.4% 以上。
中心注意運用現代化技術及先進的實驗教學手段和方法,開發、使用計算機輔助實驗教學軟體和多媒體實驗教學課件,研究開發了面向全校和社會的網上實驗預約系統,實現網上查閱課程內容、相關實驗內容、實驗時間段、實驗地點、實驗聯繫指導教師和實驗預約等多種功能。
實驗中心積極為科研服務,為我校的學科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為依託於材料學院建設的各研究機構服務,這些機構主要有甘肅省有色金屬新材料重點實驗室――部省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有色金屬合金及加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甘肅省有色金屬及複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各校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面向校內和社會的各種研究機構開放,形成了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服務平台,本中心重大儀器設備的開放已納入“甘肅省公共科技平台――重大實驗儀器裝備公共服務平台”系統。
實驗中心人員也參加教研和科研項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甘肅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甘肅省教學成果二等獎5項,校級教學成果三等獎2項,發表實驗教學論文12篇,科研論文一百多篇,參加的科研課題64項,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25項;科研進款860萬;
2006年“材料工程實驗教學中心”被學校授予校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稱號。2007年獲準進行甘肅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
材料工程實驗中心將繼續堅持“團結、服務、創新、提高”的工作宗旨,認真服務於學生、嚴謹服務於教師、熱情服務於外界;積極探索科學管理模式,創新實驗教學結構、體系和內容;團結合作、積極進取,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學術研究水平為目標,為蘭州理工大學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