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實驗中心

設計藝術實驗室由模型工作室、建築物理實驗室、雕塑工作室、攝影工作室、設計藝術工作室、數字藝術實驗室及動漫實驗室等組成。 雕塑工作室雕塑工作室主要支撐設計藝術學院開設的雕塑藝術、雕塑設計、雕塑與陶瓷設計、陶藝等課程而進行的實踐教學環節。 主題攝影設計藝術工作室設計藝術工作室主要支撐設計藝術學院開設的所有與計算機有關課程而進行的實踐教學環節。

發展歷程

設計藝術實驗室由模型工作室、建築物理實驗室、雕塑工作室、攝影工作室、設計藝術工作室、數字藝術實驗室及動漫實驗室等組成。
模型工作室於2000年在機電工程學院籌建,2002年設計藝術學院成立時,模型工作室由機電工程學院全部劃歸到設計藝術學院,是當時學院唯一的一個實驗室。在實驗室建設中,2003年購置了多功能模型機和電腦雕刻機。2009年購置了加熱泡沫切削機、汽車車模及機車車模等設備。目前占有面積362 m2,共有資產35萬元,主要支撐學院各設計專業課程模型製作。
建築物理實驗室於2001年在土木學院時籌建。在2002年學院成立後於年底購進第一批實驗設備,標誌著實驗室的雛形基本具備,實驗室當時初步具備了開展建築聲、光、熱教學實驗的設備條件。2006年實驗室建設中,購進了第二批實驗設備,完善補充了建築熱工、建築聲學的實驗設備,目前占有面積73 m2,共有資產38萬元,主要支撐建築學、城市規劃及藝術設計等專業在建築物理和城市物理環境方面的本科實驗教學。
雕塑工作室於2004年由學院自籌資金進行了初步建設,在2006年實驗室建設中,購進了第二批實驗設備,完善補充了雕塑製作、陶藝製作方面的實驗設備,目前占有面積288 m2,共有資產18萬元,主要支撐設計類專業雕塑、陶藝類課程。
攝影工作室目前已經建成一個標準攝影室,主要包括教學示範攝影儀器、影棚和黑白暗室等。攝影工作室主要承擔學院四個專業的影像類課程。
設計藝術工作室於2006年建成,主要包括計算機、工作站、掃瞄器、印表機和用於多媒體教學的投影設備等,共有資產50多萬元,占有面積220 m2,主要支撐設計類專業計算機表現類課程。
數字藝術實驗室2010年年底由學校立項建設,目前已經建成一個包括錄音棚、監聽室、動畫透寫及數字處理等綜合功能的實驗室;2011年6月投入試運行。主要設備包括音頻工作站、調音台、繪圖工作站、數碼手繪板及動畫拷貝桌等。數字藝術實驗室主要承擔學院四個專業的數字藝術類課程。
動漫實驗室建於2011年5月,主要包括非線編工作站、繪圖工作站、動檢儀、定規尺、規格框、定格動畫塑型工具箱及動畫模型等,共有資產50多萬元,占有面積30 m2,主要支撐設計類專業動漫表現類課程。

機構組成

模型工作室

模型工作室目前主要支撐產品模型製作、立體構成、畢業設計等課程而進行的實踐教學環節。主要為設計構想的實施打下必要基礎,並能迅速將構思具體化。通過模型製作使理論與實踐更緊密的結合,提高學生自身的專業素質及空間體量意識。

課程名稱 實踐項目數 修讀專業 實踐項目
產品模型製作 4 工業設計 實體測繪
實體模製作
ABS板的壓模和拼接
表面處理及後期製作
立體構成 1 建築學、工業設計、
藝術設計、城市規劃
實體模製作
畢業設計 3 工業設計 實體模製作
ABS板的壓模和拼接
表面處理及後期製作
建築物理實驗室

建築物理實驗是學院唯一的實驗課,其目的是通過實驗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通過對儀器的親自操作,測點設定、觀測、紀錄及計算並寫出實驗報告,初步掌握儀器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深刻理解實驗原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為課程的後續內容及相關專業知識打下基礎,加深對在建築設計中運用建築物理技術知識的理解。

實驗名稱 實驗項目數 修讀專業 實踐項目
建築熱工實驗 2 建築學、城市規劃 熱環境參數溫度的測定
熱環境參數相對濕度的測定
建築光學實驗 2 建築學、城市規劃 檢驗側窗採光房間的實際採光效果
檢驗房間照明實際效果
建築聲學實驗 4 建築學、城市規劃 用聲級計測量聲壓級和A聲級
廳堂音質評價及改造設計
交通噪聲測試
城市道路降噪設計
建築熱工溫度與熱流自動測試系統除了能夠滿足建築溫度和熱流的教學實驗外,還能夠進行采暖居住建築圍護結構傳熱係數相關的節能檢驗。建築聲學測試系統由AWA6290A多通道噪聲振動分析儀、建築聲學軟體包、多媒體計算機、聲功率放大器、12面體聲源、聲級校準器等組成。安裝在計算機中的建築聲學軟體包能夠進行信號發生、接收,進行頻譜分析,隔聲測量、混響測量,整個測量系統自動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功能強大。雕塑工作室

雕塑工作室主要支撐設計藝術學院開設的雕塑藝術、雕塑設計、雕塑與陶瓷設計、陶藝等課程而進行的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培養學生雕塑及陶藝的設計及製作能力,通過對泥料造型與工藝的掌握,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及空間想像力,發揮學生潛在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審美意識及情感表達。了解藝術與技術、意念與材料互動關係,從土與火中尋找傳統與現代、具象與抽象,比例與節奏等藝術語言,要求在所設課程內完成從構思到表現的全部過程,掌握雕塑的設計思維與實踐手法、技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掌握各種材料的性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製作能力,初步建立起立體造型的設計思維。

課程名稱 實踐項目數 修讀專業 實踐項目
雕塑藝術 3 建築學、工業設計、藝術設計、城市規劃 單元變體訓練
相異形態的轉換
無主題的雕塑創作訓
練與製作
陶瓷藝術 6 工業設計、藝術設計 手工成形
模出技法
裝飾技法
拉坯技法
施釉技法
燒成
攝影工作室

攝影是以塑造被攝體可視的藝術形象而成為藝術門類之一的,它屬於造型藝術範疇。本課程主要介紹照相機等攝影器材的種類、性能和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知識,使學生能夠根據被攝物體和拍攝條件合理選擇攝影器材。介紹攝影造型要素,讓學生掌握攝影構圖、攝影用光的知識,提高欣賞水平,能拍攝出較好的作品。

課程名稱 實踐項目數 修讀專業 實踐項目
攝影藝術A 4 建築學
城市規劃
工業設計
照相機原理及其使用
攝影構圖布光
曝光
主題攝影
攝影藝術B 5 藝術設計 照相機原理及其使用
攝影構圖布光
曝光
暗房
主題攝影
設計藝術工作室

設計藝術工作室主要支撐設計藝術學院開設的所有與計算機有關課程而進行的實踐教學環節。這些實踐教學是將計算機技術套用到設計領域,利用計算機圖形處理技術來實現設計中的圖形圖像表達。通過實踐教學,使學生熟悉和掌握電腦輔助設計的硬體和軟體環境及套用,為後續的設計課程表現打下設計表達基礎。通過上機操作掌握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套用方法,結合具體設計實例,進行必要的技能訓練。

課程名稱 實踐項目數 修讀專業 實踐項目
建築CAD 2 建築學、城市規劃 AutoCAD的基本操作
AutoCAD的三維模型製作
3D繪圖基礎 2 建築學、城市規劃 3D MAX的基本操作
3D MAX的效果圖製作
電腦輔助設計1 1 工業設計 AutoCAD的操作及套用
電腦輔助設計2 2 工業設計 Photoshop的操作及套用
Coreldraw的操作及套用
電腦輔助設計3 2 工業設計 Solidworks的操作及套用
3DS MAX的操作及套用
設計工程學 1 工業設計 AutoCAD的套用
廣告設計 2 工業設計、藝術設計 Photoshop的套用
Coreldraw的套用
計算機輔助設計 4 藝術設計 AutoCAD的操作及套用
Photoshop的操作及套用
Coreldraw的操作及套用
3DS MAX的操作及套用
文字與排版設計 2 藝術設計 Photoshop的套用
Coreldraw的套用
CIS設計 3 藝術設計 Photoshop的套用
Coreldraw的套用
3DS MAX的套用

科研任務

設計藝術實驗室為教師和學生們開展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實踐環境,一些科研成果和論文的完成已藉助了實驗室的平台;支持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為學生們參加歷年“挑戰杯”大學生設計競賽提供了堅實的設備和技術後盾。
近年來,模型工作室承擔了一些科研項目中的模型製作部分,建築物理實驗室05年承擔了蘭州空軍機關樓的建築聲學論證測試及計算實驗。

開放式教育和改革

目前實驗室已經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除了為建築學、工業設計、藝術設計和城市規劃四個專業提供教學實踐基地外,擬制定“實驗室開放條例”和“開放實驗目錄”,準備面向全校學生開放。
實驗室加大了實踐教學改革力度,改革了實踐教學內容和模式。其中,建築物理實驗室增加了兩個綜合性實驗,模型工作室、雕塑工作室要求學生結合設計課程進行實踐鍛鍊。
隨著實驗設備逐步完善補充,具有設計藝術學科特色的實驗教學管理體系和教學內容正在建立。①編制完成了實驗教學規範、實驗室安全制度、實驗室使用基本規則及學生實驗守則。②重新審定了《建築物理實驗指導書》、《模型製作》教學大綱、《雕塑藝術》教學大綱、《攝影藝術》教學大綱、《模型製作實踐指導書》、《雕塑藝術實踐指導書》、《攝影藝術實踐指導書》等。③編制完成了《建築物理實驗報告書》、《模型製作實踐報告書》、《雕塑藝術實踐報告書》、《攝影藝術實踐報告書》。

發展目標

隨著學校加大對我院實踐教學的指導和投人,學院從設備、人員、場地等方面加強了建設,使設計藝術實驗室的發展更加適應人才培養的需要:
(1)進一步建設以“模型工作室、雕塑工作室、攝影工作室、設計藝術工作室和建築物理實驗室”組成的實踐教學平台,完善綜合實踐內容。
(2)充分發揮各種設備的作用,將實驗室的所有設備進行整合,並逐步全面開放實驗室。
(3)在保質保量完成本科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積極參與配合學院的各項科研工作,從技術科學的角度為各項科研提供幫助。
(4)加大運用計算機輔助實踐教學力度,增加虛擬仿真實踐技術在實踐教學中的套用。推行計算機管理,加強學生課外實踐活動指導。
(5)在完善實驗室硬體建設的同時,將著重抓好軟體建設,積極進行教材和指導書的完善和建設工作,爭取出版該類教材,為本科教學做出貢獻。
(6)組織各項科學研究、對外開展技術培訓;與社會各界加強聯繫,加強科技開發,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使實驗室工作邁上新的台階。

藝術共性學科互動訓熏實驗教學中心

蘭州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是以造型藝術為共性、具有工科性質文科背景的設計藝術類學科組成,學院在教學中將藝術與科學、技術與美學完美結合,充分發揮綜合性大學的特長,走藝術與理、工、文綜合協調發展的道路。目前擁有建築學、工業設計、城市規劃、藝術設計四個專業,一個公共美術基礎教學部,藝術設計專業分為視覺傳達設計和環境藝術設計兩個方向。設計藝術學科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學科,同時設計教育又有其獨特藝術與設計的規律――多學科的綜合、系統性的組織、直覺性的體驗。設計藝術教育與其它學科相比,設計藝術教育更需要實踐和實驗環節,學生獲得的知識和概念更多是基於自身的體驗和感受而形成,設計藝術教育的實驗性質與其它學科相比具有本質的差別,它由一般情形下的論證、驗證和推理變成了直覺的、意象的認知體驗。此外,現代教育也要求大學生有一定的藝術素養。
藝術共性學科互動訓熏實驗教學中心前身是建工學院的建築物理實驗室和機電學院模型製作實驗室,在2002年建院後合併稱為藝術共性學科互動訓熏實踐教學中心。實驗中心現由美術教學室、設計藝術工作室、模型工作室、建築物理實驗室、攝影工作室、雕塑工作室及數字藝術實驗室等組成,承擔著全院實踐訓練課程和全校藝術薰陶的任務。
經過近10年的建設,藝術共性學科互動訓熏實踐教學中心的規模不斷擴大,實驗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管理水平、實驗教學水平和質量得到顯著提高。中心隸屬於設計藝術學院,由校院兩級領導。中心建築面積2386平方米,實驗設備價值233萬元。中心共有專兼職實踐教學指導教師71名,面向全校52個專業開設藝術修養、攝影、美術、素描及雕塑等實踐實驗教學,承擔藝術設計、工業設計、建築學及城市規劃等專業的各類設計綜合訓練、畢業設計及各項學生科技和設計競賽活動的指導工作。中心依託藝術設計、工業設計、建築學及城市規劃等學科,在科學研究和教學改革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經多年的實踐教學改革和實踐,形成了基礎實驗技能的培養、套用能力和綜合能力的訓練、創新與開發能力培養三個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
中心以教學實踐為基礎開展教學改革,以教學改革促進實踐教學,共承擔省級、校級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11項;獲校級教學獎2項。編寫出版理論課程教材和實驗教材13部,自編實驗講義17部,發表教學研究論文175篇。
經過近10年的建設,中心已經成為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的重要教學基地,擁有一支專業素質高、技術過硬的實驗教學隊伍,實驗功能齊全,實驗設備先進,管理規範,教學效果顯著,為同類實驗室的建設起到了示範作用,為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提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提供了優良的實踐實驗教學平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