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綠皺果病

蘋果綠皺果病

蘋果綠皺果病分布: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丹麥、挪威、加拿大和美國均有報導,在我國甘肅、陝西、河南、遼寧等蘋果產區發生。

基本信息

中文病名:蘋果綠皺果病

病原,拉丁文名稱及分類地位:蘋果綠皺果病毒Apple green crinkle virus

生理生化特徵:尚未分離純化,其生理生化特性不詳。

危害對象:蘋果

危害部位:果實

侵染循環

目前僅知可以通過嫁接傳染,病毒潛育期最少3年,最長可達8年之久。

發病條件

嫁接傳染

危害症狀

幼果果面出現水漬狀凹陷斑,形成凹凸不平果形不整的畸形果。凹陷斑表面漸木栓化,呈鐵鏽色,皮下的維管束彎曲變形,呈綠色。有的病果出現小丘狀突起或條狀溝,表面也木栓化。有的病果果形正常,但著色前果面出現濃綠斑痕,斑痕漸木栓化。樹上病果,有的僅在部分枝上出現,或一個果叢中兼有健果和病果。

防治方法

(1)建立無病毒苗木繁育體系,種植無病毒蘋果苗,確保繁殖材料不帶病毒。

(2)防止在現有蘋果樹上高接保存和繁殖新品種材料。現有蘋果樹大部帶有潛隱性病毒,高接新品種材料必然被病毒侵染。如果高接繁殖,應在不帶病毒的實生蘋果屬果樹上高接。

(3)及時汰除病苗、病樹根據已知症狀,在育苗階段檢查和刨除病苗,清除傳染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