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小食心蟲

蘋果小食心蟲

昆蟲綱鱗翅目(Lepidoptera)小卷蛾科(Olethreut-idae)。又名蘋果小蛀蛾。

蘋果小食心蟲

正文

昆蟲綱鱗翅目(Lepidoptera)小卷蛾科(Olethreut-idae)。又名蘋果小蛀蛾。果樹害蟲,主要為害蘋果。成蟲體長4.5~5毫米,翅展10~11毫米。全體暗褐略帶紫色金屬光澤,前翅前緣有約10對白色斜紋,翅面端部有白色鱗片。後翅灰褐色。幼蟲體長6~9毫米,淡紅色,蟲體胴部 3~8節背面各有2條桃紅色橫紋。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西北和江蘇等省,以遼寧南部和山東半島蘋果產區發生較重。也見於日本和朝鮮。對高溫的適應力差,限制了它向南方的分布。寄主植物除蘋果和梨外,還有沙果、海棠山楂和山荊子等。在遼寧、山東的蘋果樹上一年發生2代,梨樹上多為1代。以老熟幼蟲在樹皮裂縫、撐樹桿、吊樹枝草蠅、果筐等隙縫內結繭越冬,晚熟品種樹上越冬數量最多。翌年 5月中旬開始化蛹,6月上中旬出現越冬代成蟲和第1代卵。成蟲有明顯的趨光和趨化性,白天潛伏,傍晚活動,夜間交尾,卵多產於果實的胴部。14℃低溫及34℃高溫對卵致死。在50%濕度下,卵不能孵化。產卵最適溫度為25~29℃,相對濕度為95%。初孵幼蟲在果面略爬行即蛀入果內食果肉,被害處成黑色乾疤。除山楂等小型果外一般不深入果心。7~8月間幼蟲老熟脫果,在樹皮裂縫等處結繭化蛹,第1 代成蟲於8月上中旬至9月初出現,再產卵繁殖為害。第 2代幼蟲於8月下旬至9月中旬脫果進入越冬。可用糖醋罐誘殺成蟲,早春刮樹皮清除越冬場所幼蟲,在各代成蟲和卵的盛期噴灑對硫磷或殺螟松等方法防治。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