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鐵小灰蝶

蘇鐵小灰蝶

寄住在台灣蘇鐵上的東升蘇鐵小灰蝶,最近忙著在卑南鄉知本風景區“東遊季溫泉度假村植物區”內繁衍下一代。據悉,東遊季溫泉度假村,占地15公頃,園區遍植台灣欒樹、台灣土肉桂、台東蘇鐵、蘭嶼羅漢松、蘭嶼肉桂、蘭嶼柿、九芎、臭娘子、烏臼、茄苳等台灣原生植物。其中台東蘇鐵是東升蘇鐵小灰蝶幼蟲的食物。入秋後,又稱為蘇鐵綺灰蝶的東升蘇鐵小灰蝶正忙著在東遊季園區內飛舞著,並忙著采蜜、交尾與產卵繁衍下一代,成為生態教學的好處所。

分布與危害

該蟲多在中國的南京、廣東、福建等地分布,以幼蟲孵化後不久,隱存在嫩芽及葉中為害。
..
隨著南花北購正逐漸落戶北方。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2至13毫米,翅展26至35毫米,體被灰黑色或灰褐色鱗毛,觸角長達前翅前緣2/3、呈棍棒狀,
..
複眼棕黑色,額及唇須白色,腹面白色,後翅臀角處有一黑色帶突出。雌蟲略大,翅灰褐,但後翅後緣灰白;雌蟲前翅距基1/4為紅色,其餘灰黑褐色,後翅基部及前緣皆為黑、褐色,其餘紅色,腹部背面紅色,其餘白至灰白。幼蟲體長0.1至1.1厘米,頭小呈亮紫黑色,體肥大稍扁,體背生有細毛,中央有一條比體色更深的縱紋,兩側亦各有一條比體色更深的環狀縱紋,體色分淡黃色與棗紅兩種,較小幼蟲體色較淡甚至白亮、體細頭明顯,較大者色深,體粗扁,頭常內縮,頭尾上切面與體縱軸均成約45°傾斜。

發生規律

該蟲在5至11月均可發生,其常群集於鐵樹頭頂部心間及附近的芽鱗片內或散附於較嫩葉片正面或背面,以齧食已長出或未長出的幼嫩葉葉片葉柄及小葉為主,在已長出的較大新生葉片及較老葉片上以齧食葉背為主,被食葉部常僅留下上表皮。被危害株常出現整株不發新葉,嫩葉萎蔫乾死或小葉部分或全部乾縮上卷,嚴重者只剩下主葉脈甚至部分。蟲口較多時可在三、五天全株突然出現嫩小葉乾枯上卷等現象。該蟲十分頑固且為害前較隱蔽,一次用藥雖可大量殺死幼蟲,但由於殺不死蟲卵,往往在一周后又大量發生。

防治方法

在4月底用21%滅殺斃乳油1000至1500倍液、20%菊殺乳油800至1000倍液,40%敵馬合劑乳油1000至1500倍液任一種噴淋葉及頂心,以後每20天一次,至11月中旬止。當蟲害發生時,可用上述藥劑按稀釋較低倍數噴霧,每10天一次共三次,以後做好預防即可。另外家養蘇鐵也可用菸頭浸出液(30至50個菸頭)/公斤水或苦參煎汁(30克至50克加水1.5公斤煎)澆灌防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