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幕遮·周邦彥

蘇幕遮·周邦彥

《蘇幕遮·周邦彥》是宋代詞人周邦彥創作的一首小令詞,主要表達作者的思鄉之情。此詞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鄉的荷花,遊子濃濃的思鄉情,向荷花娓娓道來,構思尤為巧妙別致。上片主要描繪荷花姿態,下片由荷花夢回故鄉。全詞寫景寫人寫情寫夢皆語出天然,不加雕飾而風情萬種,通過對清圓的荷葉、五月的江南、漁郎的輕舟這些情景進行虛實變幻的描寫,思鄉之苦表達得淋漓盡致。

基本信息

詩詞原文

蘇幕遮·周邦彥蘇幕遮·周邦彥
蘇幕遮·周邦彥(宋)
燎沉香(1),消溽暑(2)。鳥雀呼晴(3),侵曉(4)窺檐語。葉上初陽乾宿雨(5)、水面清圓(6),一一風荷舉(7)。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8),久作長安(9)旅(10)。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11)輕舟,夢入芙蓉浦(12)。

注釋譯文

注釋

蘇幕遮·周邦彥蘇幕遮·周邦彥
(1)燎沉香:燎,燒。沉香,名貴香料,因放入水中下沉而得名。也稱“水沉”、“沉水”。
(2) 消溽(rù)暑:消除潮濕的暑氣。溽,濕潤、潮濕。
(3)呼晴:喚晴。舊有鳥鳴可占晴雨之說
(4)侵曉:快天亮之時。侵,漸近。
(5)宿雨:隔夜的雨。
(6)清圓:清潤圓正。
(7)舉:擎起。
(8)吳門:即現在的江蘇蘇州。
(9)長安:借指北宋的都城汴京。
(10)旅:客居。
(11)楫:槳。
(12)芙蓉浦:有荷花的水邊。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別稱。浦,水灣,河流。

譯文

細焚沉香(名貴香料),來消除夏天悶熱潮濕的暑氣。鳥雀鳴叫呼喚著晴天(舊有鳥鳴可占雨之說),拂曉時分鳥雀偷偷聽它們在屋檐下的“言語”。荷葉上初出的陽光曬乾了隔夜的雨,水面清潤圓正,荷葉迎著晨風,每一片都挺出水面。

(看到這風景)我想到遙遠的故鄉,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吳越一帶(今錢塘),長久地客居長安。五月,故鄉兒時的夥伴是否在想我,劃著名小船,我的夢中來到了荷花塘(詞中指杭州西湖)。

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至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之間,當時周邦彥久客京師,從入都到為太學生到任太學正,處於人生上升階段。

詩詞鑑賞

蘇幕遮·周邦彥蘇幕遮·周邦彥
此詞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鄉的荷花。遊子濃濃的思鄉情,向荷花娓娓道來,構思尤為巧妙別致。詞分上下兩片。上片主要描繪荷花姿態,下片由荷花生髮開去,夢回故鄉。
“燎沈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這裡寫的是一個夏日的清晨,詞人點燃了沉香以驅散潮濕悶熱的暑氣。鳥雀在窗外歡呼著,慶祝天氣由雨轉晴。在詞人眼裡,鳥雀仿佛有著人一樣的喜怒哀樂,她們也會“呼”也愛“窺”,如同調皮的孩子一般活波可愛。這幾句描寫看似漫不經心,實際上作者是在為下面寫荷花的美麗做感情上的鋪墊。“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荷花是江南風景的象徵,自然勾起了客居京師的作者的鄉思。並與結尾的“夢入芙蓉浦”相呼應。國學大師王國維評:“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先不說神理如何,但是字句的圓潤,就足以流傳千古。至於神理或說神韻,卻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我們不妨把這三句譯成白話:“清晨的陽光投射到荷花的葉子上,昨夜花葉上積的雨珠很快就溜掉了。清澈的水面上,粉紅的荷花在春風中輕輕顫動,一一舉起了晶瑩剔透的綠蓋。遠遠望去,仿佛一群身著紅裳綠裙踏歌起舞的江南女子!”詞人之所以睹荷生情,把荷花寫的如此逼真形象,玲瓏可愛,因為他的故鄉江南就是芙蓉遍地。
“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荷花點燃了詞人的思鄉情,下片開頭他就捫心自問,何時才能重歸故里呢,那美麗的吳門,小時候居住的地方。“久”字型現了作者對飄泊生活尤其是仕途生活的厭倦,在其它作品中詞人一再以“京華倦客”自稱,可見他早已淡薄功名而魂系故鄉。“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結尾三句,詞人恍惚間飛到了五月的江南,熟悉的漁郎正在河上搖著小船,穿梭於層層疊疊的蓮葉……這時詞人忍不住喊到:打魚的大哥 ,還記得我嗎?我是美成啊!情到深處意轉痴,詞人用一個白日夢結尾,給人留下無限的情思和遐想。
這首詞寫遊子的思鄉情結,寫景寫人寫情寫夢皆語出天然,不加雕飾而風情萬種。思鄉之苦隱藏在清圓的荷葉下,遺忘在五月的江南,漁郎的輕舟上…… 周邦彥:宋代一位在文學史上有較高成就的作家,他的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久被尊稱‘正宗’這首詩是作者客居汴梁所作。

作者

周邦彥周邦彥
周邦彥(1056-1121)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官曆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宋神宗時,寫《汴都賦》讚揚新法,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後來格律派詞人所宗。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久被尊稱“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後人改為《片玉集》。

名家點評

周濟:上闋,若有意,若無意,使人神眩。(《宋四家詞選》)
陳廷焯:不必以詞勝,而詞自勝。風致絕佳,亦見先生胸襟恬淡。(《雲韶集》)
王國維: “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覺白石《念奴嬌》。《借紅衣》二詞,猶有隔霧看花之恨。(《人間詞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