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蟈蟈

大杜鵑的雛鳥還有一種本能,能將大葦鶯巢中的卵及雛鳥拋出巢外,從而獨享義親的撫育。 大葦鶯是主要以昆蟲為食的鳥類,它的食物有蜘蛛、蟻類、豆糧、甲蟲、水生昆蟲以及蝸牛等。 根據其食性,大葦鶯是有益於農業的鳥類,應加以保護。

外形

蘆蟈蟈學名大葦鶯,俗稱大葦扎、葦串兒及蘆蟈蟈。背羽棕褐色,具淡黃色眉紋,下體淡白色,胸部有不明顯的灰褐色的縱紋。它們是葦塘及水窪地附近的典型優勢種,也到附近的小樹、灌木及草叢中活動。鳴聲高而響亮,似“karra-karra-karreet-karreet-karret”或“brit-iprt-pritik”,遠處聽起來就好象連續不斷的“嘎,嘎,吉-”,常被人誤認為是青蛙叫。

生活習性

大葦鶯在繁殖時期,常佇立於蘆葦頂端不停地鳴叫。築巢在距地面或水面約一米的地方,在葦草中以乾枯的植物的根莖編成、杯狀巢,懸掛在幾根葦莖之間,每窩產4-6枚卵,淡藍綠色,並點綴著濃淡不等的污褐色及紫褐色斑點,在鈍端常集成一個環輪。卵重2.8克,大小平均為22×15毫米,葦鶯能夠很警惕地守衛著它的巢,當雌鳥在巢中孵卵或育雛時,遇到其它鳥類侵入,則大聲鳴叫,而且特別攻擊侵入它巢區的大杜鵑,因為大杜鵑常將卵產在大葦鶯的巢內,由後者代為孵卵和飼餵它的雛鳥。大杜鵑的雛鳥還有一種本能,能將大葦鶯巢中的卵及雛鳥拋出巢外,從而獨享義親的撫育。蛇有時也取食大葦鶯的卵。
大葦鶯是主要以昆蟲為食的鳥類,它的食物有蜘蛛、蟻類、豆糧、甲蟲、水生昆蟲以及蝸牛等。曾見有大葦鶯的胃內全部是鱗翅目夜蛾類的害蟲。此外,它們也吃一些水生植物種子。根據其食性,大葦鶯是有益於農業的鳥類,應加以保護。大葦鶯是我國夏候鳥,夏季幾乎遍布於我國各地的水域附近葦草叢中,秋季遷飛至南方越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