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煮散

主治久積聚,宿滯不消的藥劑

方劑名稱

藿香煮散

藥物組成

藿香葉1兩,木香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肉豆蔻(去殼)1兩,訶黎勒皮1兩,人參1兩,白茯苓(去粗皮)1兩,甘草(炙)1兩,草豆蔻(去皮)1兩,麥糵(炒)1兩,陳曲(炒)1兩,乾薑(炮)半兩,高良姜(銼,炒)半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半。

處方來源

《聖濟總錄》卷七十二。

方劑主治

久積聚,宿滯不消,或翻吐逆,噁心乾噦;及脾寒疾;水瀉及腸風髒毒。

製備方法

上為散。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水1盞,生薑1塊拍破,同煎至7分,入鹽1捻,熱服。水瀉及腸風髒毒,熱陳米飲調下。

中藥方劑之藿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本任務為整理類任務,歡迎大家共同完善這些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