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植物冬珊瑚葉霉病

藥用植物冬珊瑚葉霉病

藥用植物冬珊瑚葉霉病,溫室中栽植的冬珊瑚易發病。初在葉緣處產生褪綠病斑,後擴展為大型不規則病斑,中間暗褐色,邊緣具不明顯的黃色暈圈,病斑上常生褐色霉層,即病菌子實體。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隨病殘體遺留在地面越冬,翌年氣候條件適宜時,病組織上產生分生孢子,通過風雨傳播。

疾病名稱

藥用植物冬珊瑚葉霉病

藥用植物冬珊瑚葉霉病藥用植物冬珊瑚葉霉病

東珊瑚基本概況

學名:SolanumpseudocapsicumL.

別名:珊瑚子、玉珊瑚、紅珊瑚、野辣茄。

分屬:屬茄科小灌木,以根入藥。

功效:具止痛之功效。

分布:安徽江西廣東雲南均有栽培。

基本症狀

溫室中栽植的冬珊瑚易發病。初在葉緣處產生褪綠病斑,後擴展為大型不規則病斑,中間暗褐色,邊緣具不明顯的黃色暈圈,病斑上常生褐色霉層,即病菌子實體。

病因原理

Fulviafulva(Cooke)Cif.異名CladosporiumfulvumCooke稱褐孢霉,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梗多數叢生,暗橄欖色,頂端淡色,上生1—3個孢子,向上生長30—60μm後再生1次孢子,生孢子處孢子梗膨大呈節狀,大小140—365×4—6(μm);分生孢子卵形至橢圓形或長橢圓形,無色或暗橄欖色,具0—3個隔膜,單細胞的大小5—11×3—5(μm),雙細胞的6—19×4—8(μm),3—4個細胞的11—22×5—7(μm),本菌有生理分化現象。

發病條件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隨病殘體遺留在地面越冬,翌年氣候條件適宜時,病組織上產生分生孢子,通過風雨傳播,分生孢子在寄主表面萌發後從傷口或直接侵入,病部又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植株栽植過密,株間生長鬱閉,田間濕度大或有白粉虱為害易誘發此病。

防治方法

(1)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深埋或燒毀。

(2)栽植密度應適宜,雨後及時排水,注意降低田間濕度。

(3)發病初期開始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40%杜邦新星(福星)乳油9000倍液、60%防霉寶2號水溶性粉劑1000倍液,每667m2噴對好的藥液60—65L,隔10天左右1次,連續防治2—3次。采前3天停止用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