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妹

藥師妹

“我要是他(藥家鑫),我也捅……怎么沒想著受害人(藥家鑫事件中的死者)當時不要臉來著,記車牌?”很難想像,據留言人的資料顯示,如此的話語竟然來自一個大學生,藥家鑫的西安音樂學院同門師妹李穎。2011年4月1日下午,網友“billkds”在其微博上貼出李穎在人人網上留言的截圖。訊息一出,網友們紛紛留言指責,不到兩天時間,該微博已被轉發了萬餘次,回複數千條。

基本信息

事件回放

藥師妹 藥師妹

 2011年3月23日,藥家鑫案開庭審理,在法庭上藥家鑫本人痛哭流涕,辯護律師稱藥家鑫“激情殺人”,當眾網友還沒從“激情殺人”中掙脫出來的時候,藥家鑫師妹李穎當眾聲稱:“我要是他(藥家鑫),我也捅……”言論一出,一片譁然。藥家鑫師妹李穎認同殺人,這無疑為逝者家屬的心靈上撒了一把鹽,也再一次激起了網友稍淡定的情緒。 

藥師妹的微博 藥師妹的微博

李穎的原話是這樣的:“我要是他(藥家鑫)我也捅……怎么沒想著受害人(藥家鑫事件中的死者)當時不要臉來著,記車牌?”當被害人的本能反應變成了“不要臉”,我們無法解釋“天之驕子”怎么了,是素質教育對學生人格教育的缺失還是親職教育的失敗?

相關評論

網友為李穎假設另一種語境,讓藥家鑫把你的媽媽或姐姐連捅八刀,你還說不說得出這話來?李穎此言,是“激情”之下的慌不擇言,還是經常放言無忌的“習慣動作”?不管什麼原因,這都暴露出一個大學生缺乏基本的是非判斷,在其眼中沒有是非、只有利害,沒有尊重生命的樸素價值觀,沒有起碼的人性之光。

相關漫畫 相關漫畫

這究竟是一個人的倫理悲劇,還是一個群體的價值觀淪陷?抑或如專家所稱,“是中國教育最危險的信號。”李穎的極端言論只是個案,但個案背後,卻有其生存的現實土壤。
適當功利並無大礙,朝氣蓬勃、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如不追求點功和利,未必是好事。但不能走極端,不能到不問是非的地步。令人擔憂的是,一些大學生已泯滅基本的是非觀,他們惟名利是瞻,惟個人利益是瞻,比如我撞了你你要記我的車牌,我就要捅你,並且捅死,這,就很可怕了。
最該追問的是,是誰讓大學生變得功利而置是非於不顧?閭丘露薇說,如果某一種所謂的成功途徑才有在社會上上升的空間,那么理想和現實的差距,自然會打磨掉年輕人的稜角。更可怕的是,會促使年輕人瘋狂地攫取利益,為了利益不講是非。90多年前,魯迅呼籲“救救孩子!”今天,我們要呼籲的是,應該先救救令人擔憂的社會風氣。
如今李穎已經道歉,但願是真心道歉。但面對這起風波,不該只有李穎一人道歉,因為我們不知道還有多少個李穎。 

教育學專家王建軍認為,現在許多大學都只強調了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於學生人格的培養。教育學專家張敏強感嘆“太糟糕了,太可怕了”。確實,一個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會說出明顯是反生命、反人性、反道德的話語來,教育的失敗肯定是一個重要原因。 
但是,李穎為什麼會說出她自己也承認“確實過分”的話來?——李穎應該不會故意挑戰社會的主流道德觀,很可能是在為自己的同學藥家鑫打抱不平。即使是極端的、反道德的言論,從一個人嘴裡說出來時,總是有特定的語境的,總是跟個人身份、與當事人的關係、具體的環境等因素結合在一起的。我們反思這類事件中教育的失敗,如果僅僅是局限於抽象的理念,而不去尋找某種理念的孕育、成形直至表達的機制與路徑,對教育的改革、改變,很可能無從著手。 
在受害者和公眾眼裡,藥家鑫是“兇手”,但是,對李穎(或許還有李穎的一些同學)來說,藥家鑫是“同學”;其“兇手”身份,對李穎們來說比較淡漠和遙遠;與之類似,被害者張妙,對李穎們來說,是比“同學關係”距離更遠的一個“他者”。身份的異同,感情的親疏,是不是影響道德判斷的因素之一? 
3月23日,藥家鑫案在西安中院開庭審理,現場有500名旁聽人,其中400人是西安音樂學院的學生,藥家鑫的同學。據報導,在庭審現場,旁聽人都收到了一份“旁聽人員旁聽案件反饋意見表”,就兩個問題徵求旁聽人意見:您認為對藥家鑫應處以何種刑罰?您對旁聽案件庭審情況的具體做法和建議? 
據稱,“西安中院通過聽取旁聽公民對案件審理程式、量刑的意見,可以使合議庭在聽取控辯雙方意見的基礎上,參考調查問卷結果,確保最終的判決更加公平公正。”但是,藥家鑫的同學有近400人參加旁聽,剩下的旁聽名額,全部給了受害人張妙的親友,也只有100人左右。如果要講公平,雙方旁聽人數的基本相當,是最基本的前提。當然,不是說西安音樂學院的近400名同學會無一例外地支持藥家鑫,但法庭應該預防這種結果。 
在庭審中,為藥家鑫行兇致死開脫的呼聲很高。撞了人後怕“農村人很難纏”——理智地、目的明確的行兇,被說成是“激情殺人”,這些因素,很難不影響旁聽者的立場。我們無從知道李穎是否參加了旁聽,但是,哪怕沒有參加旁聽,以特殊時機校園裡的特殊氣氛,並不影響她從其他同學那裡了解庭審現場的信息,從而作出自己的判斷與表達。 
好在,對藥家鑫一案以及相關道德、法律問題,各種不同的觀點、立場,都有表達的機會,有討論的空間。真實與公開,是最好的解毒劑。道德觀念的差異、立場的不同並不可怕,只要確保表達的真實,確保表達機會的公平,公眾就能在討論、爭議中廓清認識。我們不贊同李穎的觀點,但李穎和我們一樣有表達權;在某種意義上,是我們的對立者給了我們表達的機會。 
李穎錯了,因為她用自己特殊的角度去看待這一事件,聽到了錯的觀點後,才能更清楚地知道什麼是對的。錯誤和正確,只有充分得到了表達,公平公正地得到了聽取,才能得出真理。李穎可以錯,法律錯不得。

藥家鑫案將全民變成了法官。
目前喊殺聲陣陣,背後民意洪流洶湧澎湃。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退出江湖許久後再度強勢歸來,隨之而來的是千刀萬剮等滿清十大酷刑被熱烈召喚。
還有人拼了命將藥家鑫的家人等同李剛。
背後只是公眾對當前社會不公無比焦慮的又一次彩排。
其結果是:在一個強調依法治國的國度,情緒又一次將理性打得滿地找牙。
按照公開披露的信息,整個案情並不複雜。
一個鋼琴十級的大三學生出了車禍後,證明了自己的手不僅能夠熟練地彈琴竟也能熟練地殺人。殺人動機駭人聽聞——本來準備駕車逃逸,後發現受害人疑似來自農村,甚至要記車牌,處於自保,動了殺機。
能夠讓其逃脫極刑的理由是自首——但已被公訴方否定,後有法學家不知出於神馬動機,搞出個匪夷所思的激情殺人,搞得陰間被激情殺死的潘金蓮、鎮關西等同志很是不服。請注意:即使在封建王法統治的時代,武松和魯智深免死的理由都是由於某種程度匡扶了當時的正義——也就是被殺者過錯在先,而藥家鑫的激情卻純屬自私、殘忍和冷漠。
於是,留下藥家鑫的唯一理由類似很多貪官免死——警示後人。儘管這樣做往往助紂為虐。
遺憾的是,藥家鑫同門師妹李穎的出現,將藥的最後一線生機徹底抹去。
媒體披露,這個發展下去極可能成長為滅絕師太的女孩,用來自地獄的聲音為師兄辯護:“我要是他(藥家鑫),我也捅……怎么沒想著受害人(藥家鑫事件中的死者)當時不要臉來著,記車牌?”
儘管她事後作出了道歉,但疑似迫於無法承受的巨大壓力,俺更相信她最初的陳述發自內心。
或許她真的是想幫處在陰陽邊界的藥家鑫挽回性命,但遺憾的是:她只是證明了處決藥家鑫的必要性——道德、良知徹底淪陷的時候,似乎只有嚴峻的刑罰能守住社會正義最後的底線,進而喚醒人性。
用敬畏維持人與人最基本的關係是不美好的。
現實就是這樣殘酷。
很多人將杯具的成因歸咎於教育。在畸形教育體制主導下,祖國有著全世界數量增長最快的大學生,由於教育體制、理念、方式的嚴重缺陷,重文憑、輕能力,重知識、輕能力,重教化、輕人格塑造了太多扭曲的精英後備軍,他們聰明、勤勉又功利、狹隘,健全的體魄下隱藏著一顆冷酷的心。雖說藥家鑫只是其中一個極端的個案,但足以讓我們認真審視背後的這個整體,並需要有人出來擔責。
不過,僅僅痛斥教育是有失公允的。藥家鑫同門師妹的語境顯然不可能來自她的老師和同學,而是當前整個社會信任缺失、價值混亂、道德淪喪的集中折射。在謾罵指責李穎之餘,似乎更多的人需要自覺的反省和擔當。而商業文化精英的整體墮落又使這樣的自省缺乏現實的基石。
請正視這樣追問:在當代中國,當雷鋒和當藥家鑫師妹的成本哪個更高?
現在還有精英在不斷鼓吹在當代中國廢除死刑。這種充滿革命浪漫主義情懷的呼籲也許動機是美好的。但一定要正視當前社會正在經歷的道德滅絕運動,以及此起彼伏的貪腐事件、司法難以公正獨立審判的現狀,加上國家價值重建的重重關山,俺希望你們儘快從美國夢裡醒來。
別忘了,俺們民族信奉的人生哲學是“好死不如賴活著”,不是“不自由,毋寧死。”
通向地獄的階梯最初往往是由善良砌成的。
藥家鑫師妹比師兄還令人絕望,因為她那樣表白無罪,也無人性。
清明時節,除了祭奠逝去的先人,還有信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