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死不如賴活

好死不如賴活

“好死不如賴活”強調的是:活著總比死了好,因為不管死得如何痛快,這代表的是一切現實的結束,包括“希望”!可是只要活著,雖然活得很痛苦,很絕望,但總是存在著“希望”!也許這個“希望”在遙遠的未來才可能實現,可是再怎么說,這還是“希望”啊!但一死,什麼都沒有了。

基本信息

這么說,似乎不太能體會想死的人的心情。事實上,心情是個人的事,你的心情如何,沒有人在乎,說一句最沒感情的話,你想死,與我何乾啊!你死,說不定還有人高興哩!

死,代表失敗!這是懦弱的象徵,他不是被對手打敗,而是自己把自己打敗!

因此,與其“好死”,不如“賴活”。

所謂“賴活”是指辛苦地活著、委屈地活著、卑微地活著,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地活著。當一個人有了這樣的態度,其實就不會想死,因為他已經對“活著”的要求降到最低,這種心境已與“死”差不多了。當有了“賴活”的態度,一切境遇便會開始轉好…一不是境遇真的轉好,而是因為心境先處於“死”的狀態,由死而生,任何事物,都充滿了新鮮的意義與價值,而由於心境歷經了一趟“死亡之旅”,由死而生之後,人生觀也會產生改變,成為一個嶄新的人!

人性叢林裡生存競爭的勝負是沒有規則的,既看過程,也看結果。而有了結果,過程就不重要。人們只會向最後的勝利獻花,而不會向中途棄權的人致敬。你不必做個打敗別人的勝利者,但要做個戰勝自己的勇者,而你唯一依靠的便是“好死不如賴活”的韌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