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打造的財富傳奇

Gachet,1890),梵谷(Vin ter,1950),羅斯科(Mark Martin

內容介紹

◎ 第一本帶你真正看穿「藝術市場」的遊戲規則◎ 明星藝術家、名牌畫商、超級藏家、藝評家、拍賣人,同台現身說法◎ 高潮迭起的金錢遊戲,如電影情節的收藏傳奇,沒看這本,藝術投資別輕易進場◎ 從蘇富比到佳士得,直擊國際拍賣現場,破解操盤手法與市場運作之道◎特別彩頁_赫斯特、傑夫. 昆斯、沙奇、高古軒…,藝術界名牌一次認識◎前25大藝術家、藏家及最高拍賣紀錄一覽◎ 《時代雜誌》強力推薦:給一生從不曾讀過任何藝術書的讀者
這一本,帶你看穿藝術市場的遊戲規則佳士德. 蘇富比. 明星藝術家. 名牌畫商. 超級藏家. 藝評人. 藝術博覽會同台現身說法
從安迪. 沃荷、村上隆到赫斯特,
art = Money,How they made it?
你一定想像不到,賣一幅珍貴的竇加畫作與一杯冰鎮露啤,背後的行銷課題有多類似。 ──艾佛瑞德. 陶布曼(A. Alfred Taubman),前蘇富比控股股東
為什麼藝術品的價格動輒百萬美元天價,一顆鑲鑽的骷顱頭,收藏家個個趨之若鶩? 村上隆的大公仔如何創下一億日幣的天價? 為何超級精明的紐約投資銀行家願意花1200萬美元買一隻腐爛中的鯊魚屍體? 是什麼樣的魔法讓帕洛克的滴畫《一九四八年,第五號》賣出1.4億美元的天價? 為何一件拴了銀鏈子、扔在牆角、取名《沒有人離開過》的皮夾克,能在2007年蘇富比拍賣會上拍出69萬美元的佳績? 所有這些你曾在新聞上聽聞,令人匪夷所思的頭條話題,都可從本書中得知箇中秘辛。
除此之外,更可透過本書登堂入室,來到名流仕紳進出的佳士得和蘇富比拍賣會現場,直擊神秘的國際夜拍會,破解操盤手法及市場運作之道。 藝術市場是否已達高點? 當代藝術到底值不值得投資? 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另翼刊物《村聲周報)評論家Jerry Saltz曾斷言85%的當代藝術品都是垃圾,但為什麼光2006年就有131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在拍賣會上屢創新記錄呢? 而未來又有哪些藝術家會有出人意外的驚奇表現? 中國藝術市場的發展又將如何令人期待? 從藝術家、畫商、交易員、收藏家到拍賣會,看門道,培養好眼光,學會藝術投資之道。
本書以引人入勝的文字,首度帶領讀者一窺現代藝術世界種種光怪陸離的瘋狂經濟現象,並揭發自安迪. 沃荷以來,赫斯特(Damien Hirst)、昆斯(Jeff Koons)及艾敏(Tracey Emin)等當代藝術家創下銷售天價的行銷策略。 作者唐. 湯普森走訪拍賣公司、畫商及收藏家,掀開藝術市場背後的心理面紗,顯示物慾及擁名畫自重的渴望如何導致買家脫軌演出。 文中更引證品牌在藝術界中所扮演的決定性角色,在許多方面與時尚精品界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者以迷人、慧黠的文筆與思路深入探討當今的文化現象。 在當代藝術界,你若不是名牌,就什麼都不是。
【藝術品成交紀錄一覽】
◎繪畫作品最高拍賣紀錄《拿菸斗的男孩》(Garcon a la pipe,1905),畢卡索(Pablo Picasso),1.04億美元,紐約蘇富比,2004
《朵拉與貓》(Dora Maar au chat,1941),畢卡索,9520萬美元,紐約蘇富比,2006
《嘉舍醫師的畫像》(Portrait of Dr Gachet,1890),梵谷(Vincent van Gogh),8250萬美元,紐約佳士得,1990(1997年8月透過蘇富比私下安排以9000萬美元轉售成交)
《艾蒂兒. 布洛赫─鮑爾畫像二號》(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 II,1907),克林姆(Gustav Klimt),8790萬美元,紐約佳士得,2006
◎戰後藝術品最高拍賣紀錄《白色中心(艷紅上的黃、粉紅與淡紫)》(White Center,1950),羅斯科(Mark Rothko),7280萬美元,紐約蘇富比,2007
《綠色車禍(燃燒的車一號)》(Green Car Crash,1964),沃荷(Andy Warhol),7170萬美元,紐約佳士得,2007
◎英國畫家最高拍賣紀錄《Giudecca, La Donna della Salute and San Giorgio》(1840),透納(JMW Turner) ,3580萬美元,紐約佳士得,2006
◎雕塑品最高拍賣紀錄《空中之鳥》(Bird in Space,1923),布朗庫西(Constantin Brancusi),2750萬美元,紐約佳士得,2005
《酷比二十八》(Cubi XXVIII,1965),史密斯(David Smith),2380萬美元,紐約蘇富比,2005
◎繪畫作品最高私人交易紀錄《一九四八年,第五號》(No. 5,1948),帕洛克(Jackson Pollock),1.4億美元,2006年售予墨西哥金融家大衛. 馬提涅茲(David Martinez)∕由紐約蘇富比代表議價《女人第三號》(Women III,1952-3),德. 庫寧(Willem do Kooning),1.375億美元, 2006年售予科恩《艾蒂兒. 布洛赫─鮑爾畫像一號》(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 I,1907),克林姆,1.35億美元,2006年售予紐約雅詩蘭黛繼承人朗恩. 蘭黛(Ron Lauder)的新畫廊(Neue Galerie)∕由紐約佳士得代表議價《錯誤的開始》(False Start,1959),瓊斯(Japer Johns),8000萬美元,2006年由大衛. 葛芬私下轉售給葛理芬夫婦(Anne and Kenneth Griffin)
《麥田背景前的農婦》(Peasant Woman Against a Backdrop of Wheat,1890),梵谷,8000萬美元,2005年由史帝夫. 文恩(Steve Wynn)出售《藍綠色夢露》(Turquoise Marilyn,1962),沃荷(Andy Warhol),8000萬美元,2007年由史蒂芬. 艾德立思(Stefan Edlis)私下售予科恩
【藝術家品牌】
Damien Hirst 達米安. 赫斯特──藝術史上最會賺錢的藝術家
成為名牌是生命中重要之事。 我們所存在的世界就是這么回事。
我喜歡用一個東西來傳達一種感覺。 鯊魚是很嚇人的,它的體型比你大,而且你對這個環境很陌生。 它似死亦生,似生亦死。
Profile
. 聲稱四十歲時身價為一億英鎊(約45億台幣)。 這個數字等於畢卡索、安迪. 沃荷加上達利同齡身價的總和──而這三位都是藝術史上最會賺錢的藝術家。
. 1965年7月7日生於布里斯托,長於里茲。 畢業於倫敦哥斯密學院(Goldsmiths College)。
. 就學期間曾在太平間打工,影響日後創作主題。
. 在學時於倫敦船塢區策劃「凍結」(Freeze)展覽,廣受好評,開啟日後藝術家職業生涯。
. 1990年,與友人策劃一場名為「賭徒」(Gambler)的倉庫藝展。 贊助人沙奇站在裝置作品《一千年》前目瞪口呆,稍後買下這件作品,並提供赫斯特未來創作的經費。
. 擅長畫題=話題的行銷策略,作品名稱是一個重要環節,會迫使觀者賦予它一個意義。 畫題所引起的討論和作品本身一樣熱烈。
News
. 1995年,30歲贏得英國一年一度的透納獎,得獎作品為《被分開的母與子》。
. 2003年5月,成為第一位作品登上太空的藝術家,點畫作品被選為英國「獵兔犬號」(British Beagle)登入小艇所使用的儀器校準表。
. 1997年與友人合開「藥房」時尚餐廳,因店名容易誤導引發皇家醫藥學會提告,登上新聞頭條。 2003年結束營業,餐廳里的150件物品搬上拍賣桌。 在蘇富比259年的歷史中,首度為在世藝術家舉行專場拍賣。 原估價300萬英鎊,最後拍出1110萬英鎊,淨利所得,勝過餐廳經營六年的利潤。
Record
. 2007年5月,一幅194*154cm的點畫在紐約蘇富比拍出150萬美元。
. 2007年6月,《搖籃曲之春》在倫敦蘇富比拍出1910萬美元(逾5億台幣),創下在世藝術家的最高拍賣紀錄。
. 《生者心目中無謂之死亡恐懼》,1200萬美元。
. 《看在上帝份上》問世一年前,即被一百種刊物所報導,成本1200萬英鎊,要價5000萬英鎊(約23億台幣)。
. 《上帝之怒》以400萬美元賣給韓國首爾的三星美術館。
(原書名:《身價四億的鯊魚:當代藝術打造的財富傳奇》)

作者介紹

唐. 湯普森(Don Thompson)
. 經濟學家、商學教授,任教於倫敦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與多倫多約克大學書利克學院(Schulich School, York University)。 經常講述有關藝術課題,自著與合著九本探討行銷與經濟的書籍,部份已譯成六國語言。 現居倫敦與多倫多。
. 因2005年暢銷書《蘋果橘子經濟學》(Freakonomics),萌發撰寫此書的念頭,試著用經濟學來解釋當代藝術品動輒拍出百萬美元天價的背後原因。
. 寫作材料來自訪談及二手訊息,因為旨在寫作一場當代藝術市場的深度遊記,而非學術參考書,讀者應將本書提供材料視為範例樣本,或看成是貼近現實的傳奇故事。 過程中,有賴倫敦蘇富比前董事長、拍賣大師彼得. 威爾遜(Peter C. Wilson)先生指教,才得以領略藝術拍賣迷人而複雜的風貌。
. 此外幸得許多畫商、拍賣公司專員、藝術界人士以及各領域高層主管的熱心協助與鼓勵,成就本書的原創性。 但此原創性僅如美國教育家勞倫斯. 彼得(Laurence J. Peter)所說:是一門「記住你所聽到的,但忘記你是聽來的」藝術。
. 對當代藝術經濟現象有興趣的讀者,建議從三份雜誌讀起:《藝術與拍賣》(Art & Auction)、《藝術新聞》(ARTnews)與《藝術新聞報》(The Art Newspaper)。
譯者簡介
譚平
清華大學電機學士,紐約理工學院傳播藝術碩士,曾任廣告製片,現專事翻譯。 譯有《植物,也有情緒》(博大出版)。

作品目錄

名人推薦
◎石瑞仁、胡永芬、胡忠信、陸蓉之、陳鳳馨、楊照、趙少康、劉惠媛、蘭萱一致推薦
叢書系列: Plus-art
規格: 平裝/ 304頁/ 16*22.5cm /普級/部分彩頁/初版
出版地: 台灣
目錄
1.一件發青又泛皺的天價藝術品
2.有品牌、有安全感
3.名牌夜拍會
4.名牌畫商
Box-超級畫商一覽表
5.賣畫的藝術
6.藝術與藝術家
Box-前25大當代藝術家
Box-藝術品成交紀錄一覽
7.赫斯特跟他的鯊魚
8.安迪˙沃荷、昆斯與艾敏
9.沙奇:名牌收藏家
10.佳士得與蘇富比
11.挑選一支拍賣槌
12.拍賣心理學
13.拍賣界的秘密
14.培根的完美自畫像
15.拍賣公司與畫商之爭
16.藝術博覽會:最後疆界
17.藝術與金錢
18.為當代藝術定價
19.偽作
20.藝評人
21.美術館
22.比賽終了
23.投資當代藝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