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三昧

藝術三昧,是指“一有多種,二無兩般”。要統一,又要多樣;要規則,又要不規則;要不規則的規則,規則的不規則;要一中有多;多中有一。

簡介

“一有多種,二無兩般”。要統一,又要多樣;要規則,又要不規則;要不規則的規則,規則的不規則;要一中有多;多中有一。這是藝術的三昧境 ——豐子愷

主要內容

選自《豐子愷文集》
節選:
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藝術的三昧境。在一點裡可以窺見全體,而在全體中只見
一個個體。所謂“一有多種,二無兩般”(《碧岩錄》),就是這個意思吧!這道
理看似矛盾又玄妙,其實是藝術的一般的特色,美學上的所謂“多樣的統一”,很
可明摻地解釋。其意義:譬如有三隻蘋果,水果攤上的人把它們規則地並列起來,
就是“統一”。只有統一是板滯的,是死的。小孩子把它們觸亂,東西滾開,就是
“多樣”。只有多樣是散漫的,是亂的。最後來了一個畫家,要照著它們寫生,給
它們安排成一個可以入畫的美的位置——兩個靠攏在後方一邊,餘一個稍離開在前
方,——望去恰好的時候,就是所謂“多樣的統一”,是美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