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縷

破舊的衣服。亦形容衣服破舊。

基本信息

作者介紹

鄭喬尹,浙江人,現居法國。已發表若干中文及法語文章,旨在尋求用文字表達美好的情感。浩瀚學海,不斷探求中。已出版長篇小說《翡冷翠》,《藍縷》。長篇古典小說姝媚雙心繫列之《鳳凰錦》開筆撰寫。

作者序

《藍縷》實體書《藍縷》實體書

序言《秋日。晴》

“說起這小說的部分靈感,倒也是來源於某個月黑風高的夜晚……

其實是黃昏。

離開巴黎有段時日了,住在幾十公里外的梅如鎮。小鎮從婦產科醫院到火葬場一應俱全。

開車駛出小鎮,就是遍地是麥田的鄉村,有片森林,一半蔥鬱,一半枯寂,沒有悲歡的姿勢,只有強烈的視覺衝擊。

森林旁是塊公墓,鄉村的公墓很少有人去,生滿銹漬的鐵門也沒上鎖,輕輕一推就是陰陽兩界。

我要經過這公墓是因為想去公墓對面的玉米地掰兩支玉米回家烤著吃。

小時候經常看見村子裡的某個老人死了,門板一拆,棉被一蓋,往堂屋一放,只露出穿著壽鞋的兩隻腳。大紅棺材就在旁邊擱著。

不怕死人,不怕墳,就怕有死者照片的公墓。

他很年輕,黑白照,非常英俊。

那身戎裝,應該是二戰時候的,或許更早。

月亮出來了。

乾淨的大理石基面上有束小菊花,沾了初秋細雨飄過的痕跡。

我忘了看墓碑上的字。

玉米沒有掰成,人哆哆嗦嗦地回來了。

後來再也找不到那條路,再也沒看見那片枯榮對立的森林。那塊鄉村公墓,像是一個謎,藏在面具下同我這個陌生人開了個旖旎的玩笑。

我想,下個故事,就讓它發生在這裡的城堡里吧……

誰知道呢?

風力無端,有意傷儂;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中秋又要來了。”

這是我寫於二零零九年九月十四日的日誌,剛從地中海回來,掙扎於靈感與題材之間的矛盾,還是動筆寫下這個似乎滿目傷感的故事,任性地,認真地,於是在二零一零年的萬聖節接近尾聲。

每個故事都有它的時間價值,時光與筆尖翩擦而過,因距離碰出火花,在茫茫夜空里綻放瞬間光華,它是滅了,還僅僅是從視線里淡去,對我來說,會一直保留著屬於這個故事的特殊芬芳。

言語觸撥暗香動,故事給予的,不僅僅是一雙情眼。

她叫秋晴。

有幸與大家分享這個故事,這份心情。

內容簡介

留學法國巴黎的中國女學生秋晴在房東詹妮的小閣樓里發現了一張幾十年前的死亡證明,死者是詹妮的哥哥,已故伯爵安東尼。而隨後意識帶她進入埋葬安東尼的墓地,墓碑照片上那張年輕的面容令她心思微漾,她對他死亡的原因產生了莫大的好奇。秋晴穿越到幾十年前的巴黎,當時巴黎正處二戰末期,解放前的巴黎異常黑暗,戰爭和孤獨迫使她不得不成熟,男主安東尼是法蘭西伯爵,未婚妻是猶太女子而慘遭德國人毒手,從此性格消沉……他於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五日離世,現在是一九四四年六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