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月亮[天體]

藍月亮[天體]

藍月亮指的是美國NASA、SETI協會和英國天文學界、生物學界的科學家們用計算機模擬出的一個可能在銀河系中存在,並可能孕育著生命的外星天體———在科學家的實驗中,他們先用可以預言地球氣候的超級計算機模擬了一顆圍繞紅矮星運轉的天外行星上的氣候。

概述

藍月亮 的模擬圖藍月亮 的模擬圖

藍月亮是科學家們用計算機模擬出的一個孕育著地外生命的星球。它圍繞著銀河系的某顆巨大行星運轉,該行星所處的恆星系有兩顆“太陽”。“藍月亮”自傳一周約為240小時,大氣層濃度是地球的三倍。擁有大面積的海洋 。

特點

藍月亮 類似地球藍月亮 類似地球

藍色月亮顯著特點是,星球表面覆蓋著濃密的大氣層,沒有極地冰覆蓋,氣溫穩定不變。引力小,苔蘚和藻類,甚至體積更大的生物均可以漂浮在藍月亮上空。藍月亮的質量與地球相近,但大氣壓是地球的三倍左右。
大氣中氧濃度極高(占30%),雷電風暴劇烈。二氧化碳含量是地球的三十倍,空氣濕冷溫和。像月球一樣,藍月亮總以同一面朝向它的行星。
藍月亮自轉一周大約需要十天的時間,所以藍月亮上有連續5日的白天和5日的黑夜。較長的晝夜時間使得這顆星球上產生了強大的跨半球季風

生物

藍月亮 (星球)生存的生物藍月亮 (星球)生存的生物

生物飛鯨(Skywhale):類似地球上的鯨魚,在空中飛翔,以漂浮的苔蘚和藻類為食

斗篷幽靈(Capedstalker):飛行的肉食生物,鷹般大的黃蜂狀生物,可以捕食飛鯨

風箏(Kite):食肉動物,能將地面上的生物消融在噴射出的酸液里

寶塔樹(Pagodatree):植物,頂部具有碗狀的凹口,用以收集雨水,可以長到210米左右

氣球株(Balloonplant):植物,形狀類似氣球,向大氣中釋放種子,並在種子裡填充氫氣,以便種子可以在大氣中漂浮

生存

黃蜂狀的生物黃蜂狀的生物

計算機模擬的“藍月亮”,則圍繞著一顆巨大的行星運轉,那顆行星所處的太陽系有兩顆太陽。“藍月亮”上一天有240小時,它的大氣層濃度是地球的三倍厚,像懸浮的海洋。由於大氣層密度高,地心引力輕,在“藍月亮”上飛翔將是輕而易舉的事。由於該星球上的二氧化碳比地球濃上30倍,因此巨大的平頂“寶塔樹”可以長到0.8公里高。“生物圈計畫”地球學家馬丁·希斯博士道:“我想有一天,我們一定會發現像藍月亮一樣的星體,這不再是科幻小說中的想像。”
“藍月亮”上長著茂密的“寶塔樹”森林,“寶塔樹”的頂部具有碗狀的凹口,用來收集雨水。為了能夠支持水的重量,“寶塔樹”下面會互相糾結,像建築結構一樣交疊在一起。

“藍月亮”上的食肉動物是一種類似風箏的動物,它們垂下的觸鬚如同“死亡陷阱”,能將地面上的生物消融在噴射出的酸液里。“藍月亮”上還有一種可以在天空中飛翔的“飛鯨”,它們很像地球上的鯨,惟一不同的是,它擁有33英尺長的翅膀,可以在“藍月亮”數千英尺高的天空中翱翔。如果它們飛得太低,將會遭到另一種黃蜂狀生物的攻擊,這種尺寸像鷹般大的黃蜂狀生物名叫“斗篷幽靈”,它們具有三隻360度視角的眼睛,鋒利的鳥喙可以撕裂“飛鯨”的堅肉 。

天文學名詞

概念

用藍色濾光器看到的“藍月亮”用藍色濾光器看到的“藍月亮”

藍月亮,並非指藍色的月亮,而是一種罕見天文現象,就是指如果在同一個月中有兩個滿月,那么第二個滿月就叫做藍月亮。

成因

根據曆法計算,滿月每隔29.5天出現一次,而目前採用的公曆曆法中每個月的時間大月為31天,小月為30天,這就出現了一個時間差,導致一個月可能同時出現兩個滿月。平均來說,每兩年半出現一次“藍月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