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納巴特爾

薩納巴特爾

蒙古族人,1942年9月13日誕生於內蒙古哲盟科左中旗,1965年畢業於內蒙古師大美術系,國家一級美術師。農工黨錫林郭勒盟前進書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內蒙古美術家協會理事。代表作有作品有《祝福》、《保護黃羊資源》、《博克》、《掙縛》、《孟克高勒》、《牧機新花》、《種羊場》、《追月》、《馬桿子》、《敖特爾之路》等。他對傳統畫風和當代人物畫技法尤為傾心,工、寫兼善,並努力尋求具有現代審美意識的藝術個性。由於常年生活在大草原,他在審美趨勢向上,追求質樸、粗獷和純真的趣味。他的畫面貌獨特,線條勾勒準確嚴謹,整幅畫面形神兼備,真正的表達了一個草原人對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在苦與樂之間追尋著自己的生命價值。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薩納巴特爾,蒙古族,男,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1942年9月13日誕生於內蒙古哲盟科左中旗,1965年畢業於內蒙古師大美術系,國家一級美術師。農工黨錫林郭勒盟前進書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內蒙古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第三屆理事,內蒙古書法家協會會員,內蒙古政協書畫院院士,榮獲2001年中國美協、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授予的“民族傑出美術家”稱號。1982年曾獲內蒙古“薩日娜”榮譽獎。作品有《祝福》、《保護黃羊資源》、《博克》、《掙縛》、《孟克高勒》、《牧機新花》、《種羊場》、《追月》、《馬桿子》、《敖特爾之路》、《路遙》、《淘氣的夥伴》、《摔跤之歌》、《勸奶歌》、《祭》、《草原人生漫漫路》、《成吉思汗八駿圖》、《光明之路》、《綠色鑲嵌》、《草原的呼喚》、《野話》、《草原自由之神黃羊》等。 傳略輯入《中國現代書法界人名辭典》、《中國美術書法界名人名作博覽》、《中日現代美術通鑑》、《中華人物辭海·當代文化卷》、《世界文化名人辭海·華人卷》、《中國現代美術家人名大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

藝履、成就

薩納巴特爾,對傳統畫風和當代人物畫技法尤為傾心,工、寫兼善,並努力尋求具有現代審美意識的藝術個性。由於常年生活在大草原,他在審美趨勢向上,追求質樸、粗獷和純真的趣味。他又致力於工筆和工筆寫意相結合的繪畫形式的探求。他的畫面貌獨特,線條勾勒準確嚴謹,整幅畫面形神兼備,真正的表達了一個草原人對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在苦與樂之間追尋著自己的生命價值。薩納巴特爾,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第三屆理事,內蒙古政協書畫院院士。1977年工筆畫《牧機現場會》參加“自治區成立三十周年美展”、“全國雙慶美展”紀念畫集;1982年《祝福》參加“全國少數民族美展”獲金獎並由國家民族文化宮收藏;1985年工筆畫《博克》參展“全國第六屆美展”編入《全國第六屆美展目錄》、《民族畫冊》1985年第二期、《內蒙古四十周年畫集》等;1988年蒙文書法《蒙古高勒》獲“內蒙古首屆蒙文書畫展”一等獎;1991年10幅作品應“內蒙古美術家5人一行赴蒙古國美術聯展”參展,其中《草原自由之神黃羊》國家博物館收藏;1992年10幅精品參加“內蒙古名家10人赴香港美術展”,《黃羊》由香港漢榮書局出版《華夏千家書畫集》贈書海內外;《路遙》、《摔跤之歌》由香港著名收藏家、出版家石景宜先生收藏。2001年工筆畫《追月》參加“第五屆少數民族美展”獲銀獎,並獲中國美協、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授予的“民族傑出美術家”稱號;2007年出版《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家名片圖冊》獲國家智慧財產權保護,由中國名家書畫院等單位推薦,並經首屆中國文藝金鷹獎評審會審定,授予薩納巴特爾“首屆中國文藝金鷹獎”名家成就獎、“中國文藝成就藝術家”榮譽稱號。四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中多次獲全國性美展金、銀、銅獎和優秀獎;作品曾赴前蘇聯、蒙古、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展出並有作品被收藏,多幅書畫作品被日本、美國等收藏。尤其在香港、全國收藏甚多。薩納巴特爾出生在科爾沁草原,典型的蒙古漢子,他曾在內蒙古師範大學藝術系美術專業全面系統地學習中國畫,畢業後長期生活在錫林郭勒草原,作為一名蒙古族藝術工作者,草原的生活加深了對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慣、民族情感、文化傳承的理解。他熱愛自己的民族、崇尚天人合一的遊牧生活,他虔誠地用繪畫語言表達自己的民族情感和思想情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