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茲堡獨奏家樂團

薩爾茲堡獨奏家樂團

薩爾茲堡獨奏家樂團由來自薩爾茲堡的小提琴演奏家魯茲·萊斯科維茨創立於1979年,初衷是聚集有才華的年輕獨奏家和室內樂音樂家,共同創新和發展更有生命力的音樂和作品。 在魯茲·萊斯科維茨的努力下,樂團於1979年7月在德國哈茲伯格音樂節上,與鋼琴家傑瑞米·梅紐因一起舉辦了他們的首場音樂會。 樂團是莫扎特曾經演奏過的薩爾茨堡王宮音樂廳的駐廳樂團,該音樂廳在魯茲·萊斯科維茨的指導下,每年舉辦250餘場音樂會,是世界最大的音樂會系列。

薩爾茲堡獨奏家樂團

薩爾茲堡獨奏家樂團由來自薩爾茲堡的小提琴演奏家魯茲·萊斯科維茨創立於1979年,初衷是聚集有才華的年輕獨奏家和室內樂音樂家,共

同創新和發展更有生命力的音樂和作品。樂團的七位弦樂器演奏家(兩位小提琴家、兩位中提琴家、兩位大提琴家和一位雙低音提琴家)或在歐洲頂尖樂團擔任首席,或在知名音樂學院授課。在魯茲·萊斯科維茨的努力下,樂團於1979年7月在德國哈茲伯格音樂節上,與鋼琴家傑瑞米·梅紐因一起舉辦了他們的首場音樂會。
樂團的演奏風格獨樹一幟,每一位成員都能夠匹配薩爾茲堡獨奏家樂團這個名字,他們實力相當,合作默契,演奏曲目涉獵廣泛。無論演奏獨奏作品還是小型樂隊作品,共同的音樂追求引導著每位演奏家,每每演奏出堪稱完美的音樂對話。樂團常駐成員包括:魯茲·萊斯科維茨(第一小提琴兼藝術總監)、艾琳娜·伊薩恩科娃(小提琴和中提琴)、塔吉婭娜·伊薩恩科娃 (小提琴)、弗拉基米爾·孟德爾頌和艾琳娜·阿列克謝娃 (中提琴)、烏·赫斯-施密特和羅伯托·特拉尼尼 (大提琴) 以及梅特·漢斯科夫 (低音提琴)。世界巡演

世界巡演,為他們贏得了極高的聲譽,演出足跡遍及各大著名音樂廳,其中包括:倫敦威格莫爾音樂廳、維也納金色大廳、布魯塞爾、漢堡、柏林、巴黎嘉幅音樂廳、哥本哈根、索菲亞、博洛尼亞、日內瓦、巴塞羅納音樂廳、里斯本、羅馬、聖保羅、布達佩斯、東京、大阪、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等等。樂團是莫扎特曾經演奏過的薩爾茨堡王宮音樂廳的駐廳樂團,該音樂廳在魯茲·萊斯科維茨的指導下,每年舉辦250餘場音樂會,是世界最大的音樂會系列。樂團還經常在日本巡演,同時也是魯茲·萊斯科維茨所領導的一些藝術節的核心樂團。
樂團曾與眾多藝術家合作,包括鋼琴家約爾格·德慕斯、保羅·巴杜拉-斯科達、英格麗·海布勒、德特列夫·克勞斯、傑里米·梅紐因、阿布德爾·拉赫曼·艾爾-巴恰、瓦西里·洛巴諾夫、阿列克謝·柳比莫夫、皮特·羅塞爾、諾曼·肖特、馬蒂亞斯·科什內萊特;女歌唱家艾利·阿美玲、伊迪斯·溫斯;男高音齊格·范德斯丁;豎琴演奏家歐尚·愛麗絲、吉賽爾·赫伯特、尚塔爾·馬蒂厄、瑪利亞·格拉芙以及瑪麗·皮埃爾·朗拉美特;圓號手赫爾曼·鮑曼;小號手哈坎·哈登勃格和謝爾蓋·納卡里亞科夫;雙簧管演奏家漢斯約格·施林伯格和范·登·豪維;單簧管演奏家愛德華·布魯納和卡爾·萊斯特;長笛演奏家米凱拉·佩特里(豎笛)、莎朗·貝札莉、沃爾夫岡·舒爾茨以及 卡爾海因茨·佐勒;提琴家伊戈爾·奧伊斯特拉赫、瓦列里·奧伊斯特拉赫、諾波特·不來寧、姆斯季斯拉夫·羅斯特羅波維奇、大衛·戈林加斯、馬丁·洛維特、瑪利亞·克里格爾、朱利葉斯·伯格和皮特·維斯佩威;以及巴托克四重奏、Voces四重奏、雲雀四重奏、Kocian四重奏、雙子四重奏等等;他們還曾與荷蘭的阿瑪蒂樂團合作並錄製了唱片。
樂團在國內外都錄製過一些唱片和錄像。他們與美國口琴(glasharmonica)演奏家丹尼斯·詹姆斯一起為SYRINX唱片公司錄製了 黑膠唱片和CD;與比利時雙簧管演奏家范·登·豪維為SYRINX唱片公司錄製了CD;與鋼琴家阿布德爾·拉赫曼·艾爾-巴恰為MIRABELL唱片公司錄製了CD;為CETRA唱片公司錄製了《薩爾茲堡獨奏家樂團在烏迪內城堡》;與約爾格·德穆斯合作為索尼古典錄製了 《舒伯特》; 為ARTE NOVA唱片公司錄製了《兩首勃拉姆斯六重奏》;與葡萄牙鋼琴家瑪利亞-何塞·莫賴斯合作為EMI古典錄製了唱片,還為EMI《節日系列》錄製了勛伯格的《變形之夜》和由Luz Leskowitz擔任獨奏的孟德爾頌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與以色列長笛演奏家莎倫·貝札莉合作的莫扎特長笛四重奏,由瑞典的BIS公司錄製;為BRILLANT唱片公司錄製的由九位弦樂演奏家參與的莫扎特《大組曲》。

評論:

“薩爾茲堡獨奏家樂團證明了他們是最高雅的音樂家,他們的演奏始終充滿激情和魅力。在馬勒的《單樂章鋼琴四重奏》、青年時期精力充沛的《憂慮》、德沃夏克的《G大調弦樂五重奏》中,也同樣充滿能量。不是簡單的音樂震撼著我,而是音樂中注入的鮮活的生命力,使它連貫一致,令人心悅誠服。”
——倫敦時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