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法維教團

薩法維教團是伊朗什葉派蘇菲派教團之一,成員以當地的土庫曼人為主,後發展很快,成員遍及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的安納托利亞及敘利亞的部分地區,受到伊兒汗統治者的支持和庇護,是維持當地穩定團結的力量之一。

教團簡介

薩法維教團(al—Tariqah al—Safawiyyah)
伊朗什葉派蘇菲派教團之一。伊兒汗王朝時期(1256~1353)由薩菲·丁(Safiyu’d-Din,1252~1334)創建於伊朗西北部的阿迪比勒(Ardibil)。

歷史發展

原為遜尼派教團,成員以當地的土庫曼人為主,後發展很快,成員遍及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的安納托利亞及敘利亞的部分地區,受到伊兒汗統治者的支持和庇護。1447年第四代長老祝奈德(?~1460)繼任後,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在其領導下,該教團以武力打敗周圍的基督教鄰國,於阿迪比勒建立政權,為土庫曼牡羊王朝(1378~1508)的藩屬國,教團變為政教合一組織。此後教團首領祝奈德被尊奉為“安拉在大地的代理人”,教義上轉向什葉派的“極端派”。1460年祝奈德在同高加索人的“聖戰”中陣亡,其子海達爾(Haydar,?~1488)繼承教權,後在同牡羊王朝軍作戰時陣亡。海達爾生前將教團轉變為軍事組織,成員頭戴十二角的紅帽,為什葉派十二伊瑪目支派的象徵,俗稱“紅頭軍”,教義上更加傾向什葉派。海達爾的次子曾被牡羊王朝流放於法爾斯,後在牡羊王朝崩潰時逃回阿迪比勒。長子阿里於1494年被殺害,次子伊斯瑪儀(1502~1524在位)繼位後,建立薩法維王朝(1502~1732)。為標榜政權的合法性,薩法維諸王后來割斷與蘇菲教團的聯繫,宣稱教團始祖薩菲丁系什葉派第七代伊瑪目穆薩·卡茲姆(?~799)的後裔,國王伊斯瑪儀為“隱遁”的伊瑪目的代理人,並立十二伊瑪目派教義為伊朗國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