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巴依舞

薩巴依舞

薩巴依舞是維吾爾族歌舞,勞動人民多在喜慶佳節的歡樂場合里,手持薩巴依(維吾爾族樂器)載歌載舞。

簡介

薩巴依舞一般用的是三步一抬、墊步、進退步或單腿跪蹲等步伐,在情緒高漲的場合里表演。節奏和動作都很快,因此要求動作乾淨利落,節奏準確。

內容

勞動人民多在喜慶佳節的歡樂場合里,手持薩巴依載歌載舞,尤其在群情激昂的高潮中,表演者在場中央以各種姿態搖動鐵環,打著不同的節奏歡快舞蹈,加之圍觀者高呼“凱那—— !”助興,使歡樂氣氛更加熱烈。?

舞步

薩巴依一般用的是“三步一抬”、墊步、進退步或“單腿跪蹲”等步伐,在情緒高漲的場合里表演。節奏和動作都很快,因此要求動作乾淨利落,節奏準確。

薩巴依

薩巴依 ,1616-1911出自清代。長57.8cm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黑色羊角製作,上置鐵環,現代則用硬木製作。演奏時,右手執其下端,上下、前後搖動或碰擊左手、雙肩等部位,使其發出聲響。用於維吾爾族歌舞表演。
製作
薩巴依形制結構舊時薩巴依多用山羊角製成,在羊角的中部綴著一個大鐵圈,並在大鐵圈上串以五六個小鐵圈。演奏時,右手執羊角下端,靠上下、前後搖動或拍肩,使鐵環撞擊羊角而發音。
現代薩巴依,多用檀木製作,將兩根長50厘米的檀木棒並排聯成一體,上面綴著兩個用鉛絲擰成的直徑11厘米的大鐵圈,在每個大鐵圈中還套著8~10個小鐵圈。在大鐵圈碰棒處鑲有鐵皮,以保護木棒,並且使音響清脆明亮。製作薩巴依,應選用乾燥、不糟朽和無蟲蛀的檀木,木棒外表應圓滑適度,塗漆光亮,色調濃重,鐵環擰合緊密,綴環牢固,發音以清脆響亮者為佳。?
演奏方法
薩巴依演奏方法演奏時,右手持木棒的下端搖震或碰擊左手、雙肩等部位,使大鐵圈撞擊木棒而發音,小鐵圈也隨之發出有節奏的音響。
手握木棍下部,用手腕與手臂的拋力,有節奏地搖動木柄,使鐵環碰擊木棍,發出金屬“撒撒”聲。《薩巴依舞》(漢族稱“鐵環舞”)就是舞者手持薩巴依表演的一種維吾爾族民間舞蹈。
演奏場合
薩巴依20世紀50年代後,用於民間歌舞伴奏。 在民間,薩巴依多數為演唱《麥昔列普》伴奏,增添熱烈氣氛。以往,有些在生活上遭受苦難的人或者是厭世不平者,披散鬚髮,手執薩巴依在墳園、荒地,悲憤歌唱,以抒發能痛苦之情。也有的乞討者,坐在路旁,手執薩巴依,唱著《麥昔列普》向人乞討。另外,它也是用作為病人“驅邪”治病的樂器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