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霜

薛玉霜,女,1963年生,河南省安陽市人,兩歲時被火車軋斷雙臂,6年中傷口不能癒合,8次截肢,失去了右臂和左臂下部。薛玉霜先後被省評為“自強模範”、“優秀殘疾人”、“新長征突擊手”、“希望工程”特殊貢獻先進個人,被喻為“中國的保爾”、“東方的維納斯”,1988年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薛玉霜曾在全國首屆殘疾人運動會上獨攬長跑和跳遠兩枚金牌,憑自己的嘴和腳,不僅學會了書法和縫補衣服,而且書法作品多次在全國、全省組織的青年書法比賽中榮獲大獎。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薛玉霜,女,1963年生,河南省安陽市人,兩歲時被火車軋斷雙臂,6年中傷口不能癒合,8次截肢,失去了右臂和左臂下部。薛玉霜曾在全國首屆殘疾人運動會上獨攬長跑和跳遠兩枚金牌,憑自己的嘴和腳,不僅學會了書法和縫補衣服,而且書法作品多次在全國、全省組織的青年書法比賽中榮獲大獎。薛玉霜身殘志堅,多年來,她不僅沒有讓社會救助,而且還無數次回報社會。13年中,她先後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資助了50多名貧困孤兒上學。先後被河南省評為“自強模範”、“優秀殘疾人”、“新長征突擊手”、“‘希望工程’特殊貢獻先進個人”,被喻為“東方的維納斯”。2009年7月,隨丈夫搬遷到臨沂,在河東區九曲街道安居小區定居。

人物經歷

1965年薛玉霜兩歲那年的一個早晨,在鄰居家姐姐的帶領下爬上鐵路玩耍,突然一輛火車飛馳而來,她被嚇得摔倒在鐵路旁,一雙小手緊緊地抓住鐵軌,剎那間,扒在鐵軌上的一雙小手被軋掉,血肉模糊。在隨後的6年中,由於傷口一直潰爛不能癒合,不得不進行8次截肢手術,右胳膊截到了肩膀,左胳膊截肢到肘部。

禍不單行,在她7歲時,最疼愛她的爸爸意外去世,撫養姊妹6個的擔子落在了她媽媽的身上。看到媽媽上班、忙家務的辛苦,薛玉霜背著媽媽用雙腳和嘴代替手的動作練習幹家務,她用一小段殘臂練習收拾房間,用腳指頭夾住掃帚練習掃地,練習提水,用腳洗衣服。之後,她用嘴和腳完成了國小到高中的學業。

薛玉霜高中畢業後,在安陽市有關部門安排下,到當地街道辦事處擔任文書工作。因為工作出色,她“無臂文書”的美名很快傳開。春節期間,聽說她字寫得很好的鄰居們拿著紅紙讓她寫春聯,從來沒寫過毛筆字的她被難為住了。為了寫好春聯,她買來字帖臨摹,冷了就在家跑幾圈。因為頭的不停晃動,她經常暈倒在地不省人事。但就這樣,她由寫春聯愛上了書法,架起了走向書法藝術的橋樑。1986年,薛玉霜被吸收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1984年6月,在酷暑中經過100多天的苦練後,薛玉霜參加了河南省傷殘人運動會1500米長跑和跳遠兩個項目的比賽,並取得了好成績。同年10月,在首屆全國傷殘人運動會上,她獲得了這兩個項目的金牌。

1995年春,薛玉霜從報紙和電視上看到一些貧困家庭的孩子因無力交學費而面臨失學,被深深地觸動了。當年,薛玉霜從微薄的工資中擠出一些錢來資助了7名面臨失學的兒童。薛玉霜先後資助50多名貧困學生完成了學業。

隨同丈夫徐以鋒搬遷到臨沂後,薛玉霜遊走於臨沂各箇中學和院校開展勵志教育,向學生們講述自己的經歷,用自己堅強樂觀的心態去感染別人。到目前為止,她先後在臨沂大學、臨沂六中等十二所院校開展了勵志成才報告會,深受同學們的歡迎。

捐資助學只是她部分愛心的閃光點,她還義務照顧兩位孤寡老人,為她們養老送終;她幫助幾十名殘疾人解決了就業問題;她常年義務到全國各地演講,客群達幾百萬人,其中有的成了科學家、企業家,有的重新樹起了生活的風帆……

薛玉霜先後被省評為“自強模範”、“優秀殘疾人”、“新長征突擊手”、“希望工程”特殊貢獻先進個人,被喻為“中國的保爾”、“東方的維納斯”,1988年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如今,在愛人的支持下,薛玉霜仍然堅持資助貧困學生,用殘臂托起了更多孩子的希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